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锡卫专利>正文

一种多通道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架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9742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蓄电池储能系统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架构。采用突破业界习惯的顺着集装箱长度方向布置储能蓄电池安放支架的方式,采用创新的短距离横向布局安装蓄电池组串支架,在极大提高了安装的效率的同时,通过热温差控制模式及冷温差控制模式调控以及节能温度调节控制策略,以及合理设计安装的制冷、加热、排气扇、内循环风扇以及防砂换气窗;采用开启排气扇与防砂换气窗不在一个通道上,使得换气进气穿过电池支架后排出,不仅大大提高温度调节效率,有利于温湿度一致性调控,节省了储能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能耗;也有效保障了蓄电池的运行环境,有利于提高蓄电池的运行寿命和提高安全性。

An Architecture of Multi-Channel Container Energy Stor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架构
本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架构。
技术介绍
大规模储能系统正在广泛应用于调峰调频、削峰填谷、平抑新能源波动、电力应急、电网稳定调控等商业化场景,大规模的电化学储能应用的技术挑战也是明显的;特别是电池的安全性面临较大压力,大数量的蓄电池单体连接运行,特别是锂电池的特性证明其温湿度控制是影响蓄电池一致性和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规模储能系统为了安装方便、有效实现温湿度控制、以及有效防止温度不一致造成电池一致性变差的风险及提供更好的安全性,通常采用集装箱仓室进行系统集成。众所周知,储能常用的集装箱长度达12米是宽度的5倍多,长度的两边是对开的双门,蓄电池支架顺长度方向两边摆放,通过12米的单一通道进行蓄电池安装操作,不仅搬运安装十分不便,影响安装效率及增加劳动强度;而且,为了不影响电池的摆放,12米单一长度的通道通常是将温控设备放置在两侧,通过增加风道改善温控效果,不仅增加了一致性调控设计和运行管控的困难,还增加了投资和运行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通道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架构,包括:专用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通道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架构,包括:专用储能集装箱(10)、第1通道(11)、第2通道(12)、…第N通道(1N)、第1通道左门(111)、第1通道右门(112)、第2通道左门(121)、第2通道右门(122)、…第N通道左门(1N1)、第N通道右门(1N2)、第1侧门(21)、第2侧门(22)、第1电池支架(31)、第2电池支架(32)、…第N电池支架(3N)、设备间隔断(40)、储能直流汇流控制柜(50)、消防系统(60)、集装箱综合控制箱(70);其中:储能电池在专用储能集装箱(10)箱体内横向布局安装第1电池支架(31)、第2电池支架(32)、…第N电池支架(3N),并且两个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集装箱储能系统的架构,包括:专用储能集装箱(10)、第1通道(11)、第2通道(12)、…第N通道(1N)、第1通道左门(111)、第1通道右门(112)、第2通道左门(121)、第2通道右门(122)、…第N通道左门(1N1)、第N通道右门(1N2)、第1侧门(21)、第2侧门(22)、第1电池支架(31)、第2电池支架(32)、…第N电池支架(3N)、设备间隔断(40)、储能直流汇流控制柜(50)、消防系统(60)、集装箱综合控制箱(70);其中:储能电池在专用储能集装箱(10)箱体内横向布局安装第1电池支架(31)、第2电池支架(32)、…第N电池支架(3N),并且两个电池支架之间设置便于人工操作的通道第1通道(11)、第2通道(12)、…第N通道(1N),在通道两端设置独立开启的多功能门第1通道左门(111)、第1通道右门(112)、第2通道左门(121)、第2通道右门(122)、…第N通道左门(1N1)、第N通道右门(1N2)以及集装箱两侧的第1侧门(21)、第2侧门(22),形成了安装和运维的操作空间;储能电池在专用储能集装箱(10)中各通道相应的第1通道左门(111)、第2通道左门(121)、…第N通道左门(1N1)的上方安装具有制冷功能的空调机而其下方设置防砂换气窗,在对面的各通道相应的第1通道右门(112)、第2通道右门(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卫
申请(专利权)人:周锡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