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锡卫专利>正文

一种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974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是将极多的单体电池串联成多个组串与PCS和BMS组成储能单元系统,多个储能单元系统构成一个储能电站系统。在一条高压输电线路通达的区域中分散安装多个储能电站系统,形成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并且每个储能电站系统均配置独立运行的站级EMS系统,同时通过电信网络链接网域储能管控平台系统和电网调度系统,采用优先级控制,依次实施系统报警及故障和设备人工操作的响应、执行电网调度系统的调控、执行响应受控于网域储能管控平台系统、执行本系统自治运行控制的分级控制策略,实现快速响应调控指令和自治运行智能优化控制,使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整体受控、高效、稳定运行。

A Large Scale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Network Dom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化学储能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具有快速和双向电力调节作用,是电网稳定运行和增加电网电力灵活性调节能力的有效设施和关键方式之一,特别是对高渗透率的风电、光电新能源电力的大量发电并网以及高压输电通道的送端与受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对电力的平滑支撑及扩宽输电通道利用率具有重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大规模电化学储能系统都是由数量极多的小电量单体电池串并联与PCS和BMS组成储能单元系统,并且多以安装在专用集装箱仓室的形式集成及应用。对于现有技术,每一个储能单元系统一般为1MWH至4MWH,由上万个单体电池组成,一个百兆瓦级的大规模储能系统由数十个储能单元系统含有上百万个单体电池、上百个集装箱,由于受到电网电力线路接入功率的限制,往往需要在一个高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分多个接入点和分多个由多个储能单元系统构成的储能电站接入电网,构成一个基于一条高压输电线路通达的电网区域中多个储能电站系统分散布局安装、集中调控的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由于这种储能应用方式没有参照的实例和相应的公开可借鉴系统控制技术与方法。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包括:电网(1)、高压输电线路(2)、网域储能管控平台系统(3)、电信网络(4)、电网调度系统(5)、第1A储能电站通信链路(6)、第2A储能电站通信链路(7)、第MA储能电站通信链路(8)、第1升压站(01)、第2升压站(02)、第M升压站(0M)、第1A储能电站系统(10)、第1A储能电站配电柜(11)、第1A储能电站EMS系统(12)、第1A储能电站管控通信线路(13)、第1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14)、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11)、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12)、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PCS(1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包括:电网(1)、高压输电线路(2)、网域储能管控平台系统(3)、电信网络(4)、电网调度系统(5)、第1A储能电站通信链路(6)、第2A储能电站通信链路(7)、第MA储能电站通信链路(8)、第1升压站(01)、第2升压站(02)、第M升压站(0M)、第1A储能电站系统(10)、第1A储能电站配电柜(11)、第1A储能电站EMS系统(12)、第1A储能电站管控通信线路(13)、第1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14)、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11)、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12)、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PCS(113)、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14)、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15)、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116)、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17)、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21)、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22)、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PCS(123)、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24)、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25)、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126)、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27)、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n1)、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n2)、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PCS(1n3)、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n4)、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n5)、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BMS(1n6)、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n7)、第2A储能电站系统(20)、第2A储能电站配电柜(21)、第2A储能电站EMS系统(22)、第2A储能电站管控通信线路(23)、第2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24)、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211)、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212)、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PCS(213)、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214)、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215)、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216)、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217)、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221)、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222)、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PCS(223)、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224)、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225)、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226)、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227)、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2i1)、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2i2)、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PCS(2i3)、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2i4)、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2i5)、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BMS(2i6)、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2i7)、第MA储能电站系统(M0)、第MA储能电站配电柜(m1)、第MA储能电站EMS系统(m2)、第MA储能电站管控通信线路(m3)、第M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m4)、第M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m01)、第M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m02)、第M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PCS(m03)、第M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m04)、第M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m05)、第M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m06)、第M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m07)、第M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m21)、第M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m22)、第M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PCS(m23)、第M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m24)、第M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m25)、第M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m26)、第M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m27)、第MA储能电站第k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mk1)、第MA储能电站第k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mk2)、第MA储能电站第k储能单元系统PCS(mk3)、第MA储能电站第k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mk4)、第MA储能电站第k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mk5)、第MA储能电站第k储能单元系统BMS(mk6)、第MA储能电站第k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mk7),其中:第1A储能电站系统(10)的第1A储能电站配电柜(11)通过第1升压站(01)接入电网(1)的高压输电线路(2),同时≥2个的储能电站系统分布在不同区域并由第2A储能电站系统(20)的第2A储能电站配电柜(21)通过第2升压站(02)以及第MA储能电站系统(M0)的第MA储能电站配电柜(m1)通过第M升压站(0M)接入电网(1)的高压输电线路(2),构成基于同一高压输电线路(2)的网域大规模储能系统;并且:第1A储能电站系统(10)主要包括:第1A储能电站配电柜(11)、第1A储能电站EMS系统(12)、第1A储能电站管控通信线路(13)、第1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14)、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11)、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12)、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PCS(113)、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14)、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15)、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116)、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17)、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21)、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22)、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PCS(123)、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24)、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25)、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126)、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27)、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n1)、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n2)、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PCS(1n3)、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n4)、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n5)、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BMS(1n6)、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n7),并由通过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17)连接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116)的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15)接入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14),再由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14)顺次通过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PCS(113)、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12)、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11)连接第1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14),构成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同时通过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27)连接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126)的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25)接入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24),再由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24)顺次通过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PCS(123)、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22)、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21)连接第1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14),构成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以及通过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1n7)连接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BMS(1n6)的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1n5)接入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n4),再由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1n4)顺次通过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PCS(1n3)、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1n2)、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1n1)连接第1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14),构成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再由第1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第1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第1A储能电站第n储能单元系统分别通过第1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14)连接第1A储能电站配电柜(11),构成第1A储能电站系统(10);第2A储能电站系统(20)主要包括:第2A储能电站配电柜(21)、第2A储能电站EMS系统(22)、第2A储能电站管控通信线路(23)、第2A储能电站中高压电力线(24)、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211)、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212)、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PCS(213)、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214)、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215)、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216)、第2A储能电站第1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217)、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221)、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222)、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PCS(223)、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224)、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225)、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226)、第2A储能电站第2储能单元系统BMS线束(227)、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升压变压器(2i1)、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交流通断控制模块(2i2)、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PCS(2i3)、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直流柜(2i4)、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蓄电池组串(2i5)、第2A储能电站第i储能单元系统BM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锡卫
申请(专利权)人:周锡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