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965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包括电加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循环泵、余热排出冷却器和冷却水箱,电加热装置的顶部出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入口连通,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出口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电加热装置的底部入口连通;蒸器发生器的二次侧蒸汽出口与余热排出冷却器的管程入口连通,余热排出冷却器的管程出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凝水入口连通;所述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壳程入口与冷却水箱的底部连通,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壳程出口与冷却水箱的上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针对三个回路的自然循环特性开展试验,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运行过程,对系统设计更具有指导意义。

A Multi-loop Coupled Test Device for Passive Waste Heat Remova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核动力装置(包括船用核动力装置及海上核动力浮动平台等)专设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针对基于一回路、二回路、三回路自然循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现有的试验装置可用于针对二回路自然循环特性或者二三回路耦合的自然循环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和验证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局部运行特性。但是,由于缺少一回路自然循环,不能反映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实际运行特性,对于系统设计和优化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开展三个回路自然循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模拟基于一回路、二回路、三回路自然循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实际启动和运行过程,以研究和验证三个自然循环回路耦合运行状态下系统的启动和运行特性,发现系统设计薄弱环节,指导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三个回路自然循环耦合进行试验、以模拟系统的实际启动和运行过程并研究和验证启动和运行特性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回路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循环泵、余热排出冷却器和冷却水箱,所述电加热装置的顶部出口通过热水管路与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入口连通,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出口通过冷水管路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电加热装置的底部入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路与余热排出冷却器的管程入口连通,余热排出冷却器的管程出口通过凝水管路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凝水入口连通;所述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壳程入口通过冷却水入口管路与冷却水箱的底部连通,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壳程出口通过冷却水出口管路与冷却水箱的上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装置、蒸汽发生器、循环泵、余热排出冷却器和冷却水箱,所述电加热装置的顶部出口通过热水管路与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入口连通,蒸汽发生器的一次侧出口通过冷水管路与循环泵的入口连通,循环泵的出口与电加热装置的底部入口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路与余热排出冷却器的管程入口连通,余热排出冷却器的管程出口通过凝水管路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凝水入口连通;所述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壳程入口通过冷却水入口管路与冷却水箱的底部连通,余热排出冷却器的壳程出口通过冷却水出口管路与冷却水箱的上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稳压器,稳压器安设于波动管路上,波动管路的入口与热水管路连通,波动管路的出口安设有稳压器安全阀。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器内设有回路压力传感器和稳压器液位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耦合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管路上设有与一回路补水管路连通的补水接口;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二兵孙露王畅郝锐陈万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