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564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包括镜筒,所述镜筒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通过移动固定装置分别安装有目镜和物镜,所述移动固定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夹块,所述夹块的一端设置有缺口,所述夹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镜筒的外部卡连接有焦距调节筒,所述镜筒的底部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套有固定环,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通光孔,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光学原理对标本进行放大成像的同时,大大缩小显微观察装置的体积,有助于研究人员随时携带,方便研究人员的调查,而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

A portable microscopic structure for Biotechnology Resear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
本技术涉及生物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
技术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传统的显微镜由目镜,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压片夹,通光孔等一系列的配件组成,能够精准的将实物放大成像,但是传统的显微镜仪器精准,容易损坏失灵,体积过大不易随时携带,因此需要一种既能精准成像,又能随身携带的便携式显微观察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传统显微镜体积过大,不易携带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不仅缩小了显微镜本身的体积,而且更改了一些配件的组合方式,达到既能既能精准成像,又能随身携带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包括镜筒,所述镜筒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导向槽通过移动固定装置分别安装有目镜和物镜,所述移动固定装置包括上下两个夹块,所述夹块的一端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正好将所述目镜和所述物镜卡住,所述夹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件能够将两个所述夹块卡在所述固定槽中,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夹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镜筒的外部卡连接有焦距调节筒,所述焦距调节筒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镜筒的底部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套有固定环,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通光孔。采用上述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在使用时,将需要观察的样本切成薄片,并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夹在一起,然后将载玻片和盖玻片一同从所述放置口放入到所述承载板上,通过旋转所述固定环,使得所述固定环向下移动,并夹紧所述盖玻片和载玻片,然后将所述通光孔对准光源,从观察口观看样本的同时旋转所述焦距调节筒,使所述目镜和所述物镜同时向相向或是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此方式来调节焦距,增强成像的清晰度。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八分之一的圆环结构,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四螺纹。作为优选,所述目镜处的第一螺纹的方向与所述物镜处的第一螺纹的方向相反。作为优选,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放置口。作为优选,所述镜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观察口。作为优选,所述焦距调节筒的外侧、所述固定环的下表面和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层。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夹块之间通过螺纹钉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光学原理对标本进行放大成像的同时,大大缩小显微观察装置的体积,有助于研究人员随时携带,方便研究人员的调查,而且构造简单,成本较低,能够降低科研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件与固定环的组合方式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1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镜筒;101、导向槽;2、目镜;3、移动固定装置;301、夹块;302、固定件;303、第一螺纹;304、螺纹钉;4、焦距调节筒;401、第二螺纹;5、连接件;501、第三螺纹;6、固定环;601、第四螺纹;7、承载板;701、通光孔;8、观察口;9、物镜;10、放置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包括镜筒1,镜筒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01,导向槽101的设置是为了放置移动固定装置3,导向槽101通过移动固定装置3分别安装有目镜2和物镜9,移动固定装置3的设置能够使目镜2和物镜9沿着导向槽101做直线运动,有助于调节焦距,使成像更加清晰,移动固定装置3包括上下两个夹块301,夹块301的一端设置有缺口,夹块301和缺口的设置能够将目镜2和物镜9卡在移动固定装置3上,夹块30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302,固定件302上开设有固定槽,固定件302能够将两个夹块301卡在固定槽中,固定件302远离夹块3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303,镜筒1的外部卡连接有焦距调节筒4,焦距调节筒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401,焦距调节筒4和固定件302之间通过螺纹旋转配合的方式,使得在转动焦距调节筒4的同时,固定件302能够带动目镜2和物镜9沿着导向槽101移动,镜筒1的底部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接件5,连接件5的外侧套有固定环6,固定环6的设置是为将放在承载板7上的样品进行固定,连接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承载板7上开设有通光孔701,通光孔701的设置有助于采光。作为诸多实施方案的优选案例,连接件5为八分之一的圆环结构,连接件5的外侧设置有第三螺纹501,固定环6的内侧设置有第四螺纹601,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第三螺纹501和第四螺纹601的配合使固定环6沿着连接件5上下移动,有助于对样本的固定。目镜2处的第一螺纹303的方向与物镜9处的第一螺纹303的方向相反,这样的设置使得在转动焦距调节筒4的同时,移动固定装置3能够带动目镜2和物镜9往相向或是相反的方向移动,有助于对焦距的调节;两个连接件5之间形成放置口10,放置口10的设置是为了放置观察样本;镜筒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观察口8,观察口8的设置有助于研究人员对生物样本进行观察。焦距调节筒4的外侧、固定环6的下表面和承载板7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橡胶层,焦距调节筒4上橡胶层的设置是为了增加操作人员手心与焦距调节筒4之间的摩擦系数,不仅有助于对焦距的调节,而且能够防止操作人员手滑使装置掉落,固定环6和承载板7上橡胶层的设置是为了保护载玻片和盖玻片,防止固定环6对其挤压过强,使载玻片和盖玻片受损;两个夹块301之间通过螺纹钉304固定连接,这样的设置便于固定和更换目镜2和物镜9。采用上述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在使用时,将需要观察的样本切成薄片,并用载玻片和盖玻片夹在一起,然后将载玻片和盖玻片一同从放置口10放入到承载板7上,通过旋转固定环6,使得固定环6向下移动,并夹紧盖玻片和载玻片,然后将通光孔701对准光源,从观察口8观看样本的同时旋转焦距调节筒4,使目镜2和物镜9同时向相向或是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此方式来调节焦距,增强成像的清晰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所述镜筒(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01),所述导向槽(101)通过移动固定装置(3)分别安装有目镜(2)和物镜(9),所述移动固定装置(3)包括上下两个夹块(301),所述夹块(301)的一端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正好将所述目镜(2)和所述物镜(9)卡住,所述夹块(30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固定槽(302),所述固定件能够将两个所述夹块(301)卡在所述固定槽(302)中,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夹块(3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303),所述镜筒(1)的外部卡连接有焦距调节筒(4),所述焦距调节筒(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401),所述镜筒(1)的底部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外侧套有固定环(6),所述连接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上开设有通光孔(7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显微观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1),所述镜筒(1)的两侧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01),所述导向槽(101)通过移动固定装置(3)分别安装有目镜(2)和物镜(9),所述移动固定装置(3)包括上下两个夹块(301),所述夹块(301)的一端设置有缺口,两个所述缺口正好将所述目镜(2)和所述物镜(9)卡住,所述夹块(301)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固定槽(302),所述固定件能够将两个所述夹块(301)卡在所述固定槽(302)中,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夹块(30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纹(303),所述镜筒(1)的外部卡连接有焦距调节筒(4),所述焦距调节筒(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螺纹(401),所述镜筒(1)的底部螺栓连接有两个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的外侧套有固定环(6),所述连接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上开设有通光孔(7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物技术研究用便于携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复鑫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