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355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53
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带有封闭上壳和与封闭上壳连接的环形侧壁,包括:设置在封闭上壳上表面的若干个带有坡度的溢液导入面,设置于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出火孔,以及若干个排液通道,排液通道为连接封闭上壳和环形侧壁的没有出火孔处的通道,排液通道包括与封闭上壳连接的排液进口和与环形侧壁没有出火孔处连接的排液出口。通过溢液导入面的设置,确保由锅底流出的全部溢液能够顺利地经溢液导入面导流后,再通过连接封闭上壳和环形侧壁没有出火孔处的排液通道,将溢液及时地从中心火盖上排出,排液通道的排液出口处没有开设出火孔,溢液从排液出口排出时,就不会影响出火孔的出火量。

A central cover of gas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燃烧器上端的中心火盖。
技术介绍
火盖,也称为分火器,使火焰均匀分布于锅底,是燃气灶的燃烧器中上端温度最高的部分,为了保证对锅体不同部位的均匀加热,燃气灶的火盖一般分为内火盖和外火盖。现有燃气灶的内火盖一般为圆盘式结构或圆盘式环状结构,为了增大出火口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内火盖出火孔处的火焰充分燃烧,内火盖的出火孔一般设置在上壁上,或者上壁与侧壁连接的过渡斜面上。这种设置虽然能够使燃气燃烧的更加充分,但是,一旦发生溢锅时,溢液会沿着锅体的下壁流至锅底,从锅底流到内火盖上,消耗内火盖处的热量,还会使溢液流入内火盖的出火孔,造成出火孔的堵塞,上述两种出火孔位置的设置,均会造成溢液使出火孔出火量减小的现象,延长用户对锅体加热的时间,或者对内火盖上的溢液进行清理,无论哪一种处理方式,都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在发生溢锅时,中心火盖出火孔的出火量不受影响,锅体的加热也就不受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带有封闭上壳和与封闭上壳连接的环形侧壁,包括:设置在封闭上壳上表面的若干个带有坡度的溢液导入面,设置于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出火孔,以及若干个排液通道,排液通道为连接封闭上壳和环形侧壁的没有出火孔处的通道,排液通道包括与封闭上壳连接的排液进口和与环形侧壁没有出火孔处连接的排液出口。进一步,出火孔位于排液通道的排液出口的上方。进一步,封闭上壳上表面设置一个上端面带有倒圆锥体凹陷的的溢液导入面,排液通道的排液进口经过倒圆锥体的顶点。进一步,封闭上壳上表面设置两个由顶端向封闭上壳上表面上同一直线倾斜延伸的溢液导入面。进一步,封闭上壳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溢液排流面,溢液排流面经过溢液导入面下边线,排液通道与溢液排流面连接。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溢液排流面为平面或者为从封闭上壳的中心到封闭上壳的边缘坡度逐渐下降的曲面。进一步,溢液排流面为圆形平面,溢液导入面的下边线与溢液排流面的边界重合。进一步,排液通道设置于相邻的溢液导入面之间,并与溢液导入面的数量一致。进一步,相邻溢液导入面与排液通道的连接处,形成“V”形结构。进一步,封闭上壳的上表面设置一个球形曲面的溢液导入面,溢液排流面为沿溢液导入面的圆周设置的环形平面,溢液排流面的外圆周有竖直向上设置的外壁,排液通道贯通外壁与溢液排流面连接。本技术通过在中心火盖的封闭上壳设置的溢液导入面,确保由锅底流出的全部溢液能够顺利地经溢液导入面导流后,再通过连接封闭上壳和环形侧壁没有出火孔处的排液通道,将溢液及时地从中心火盖上排出,同时,排液通道的排液进口与封闭上壳连接,能够防止溢液残留在封闭上壳,防止溢液消耗中心火盖处的热量,排液通道的排液出口处没有开设出火孔,溢液从排液出口排出时,就不会影响出火孔的出火量。在锅体的加热过程中,不影响锅体的加热时间,也不需要对中心火盖进行人为清洁。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出火孔位于排液通道的排液出口的上方,能够避免溢液直接流入出火孔,并且,进一步避免了从排液出口排出的溢液对出火孔出火量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相邻溢液导入面与排液通道的连接处,形成“V”形结构,空气流可通过排液通道流向与排液通道连接的溢液导入面,“V”形结构将中心火盖的出火孔分段,每段出火孔的火焰分别燃烧,空气通过相邻出火孔的分段处就会对临近分段处的出火孔的火焰进行空气补充,使中心火盖出火孔的火焰燃烧更充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心火盖半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心火盖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心火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心火盖俯视图;图5为图3的左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心火盖半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技术燃气灶中心火盖的第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燃气灶中心火盖,带有封闭上壳和与封闭上壳连接的环形侧壁,包括:设置在封闭上壳上表面的一个上端面带有倒圆锥体凹陷的的溢液导入面1,设置于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出火孔2,以及若干个排液通道3,排液通道3为连接封闭上壳和环形侧壁的没有出火孔处的通道,排液通道3包括与封闭上壳连接的排液进口和与所述环形侧壁没有出火孔处连接的排液出口;排液通道3的排液进口经过倒圆锥体的顶点。溢液导入面1用于将从锅体底面流下的溢液沿溢液导入面1导流后,通过与溢液导入面1连接的排液通道3将溢液排出中心火盖;排液进口经过溢液导入面1倒圆锥体的顶点,使导流部的溢液均可由排液通道及时排出,防止溢液累积在导流部消耗中心火盖的热量。本实施例中的排液通道设置的位置也可以不是镜像对称的,排液通道设置的个数也可以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选择。实施例2如图2示出了本技术燃气灶中心火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燃气灶中心火盖,带有封闭上壳和与封闭上壳连接的环形侧壁,包括:设置在封闭上壳上表面的两个镜像对称的由顶端向封闭上壳上表面上直径倾斜延伸的溢液导入面1;设置于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出火孔2;以及两个排液通道3,排液通道3为连接封闭上壳和环形侧壁的没有出火孔处的通道,排液通道3对称设置在封闭上壳上两个溢液导入面1相交的两端,排液通道3包括与封闭上壳连接的排液进口和与环形侧壁没有出火孔处连接的排液出口;出火孔2位于排液出口的上方。溢液导入面1用于将从锅体底面流下的溢液沿溢液导入面1导流后,通过与溢液导入面1连接的两个排液通道3将溢液排出中心火盖;出火孔2位于排液出口的上方,能够避免溢液流入出火孔2,并且避免了从排液出口排出的溢液对出火孔2出火量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的溢液导入面1是向上凸出的曲面,溢液导入面1也可以是向内凹的曲面,由于溢液导入面1是由顶部倾斜向下设置的,所以其他曲面也可以实现导流的效果。实施例3如图3-5示出了本技术燃气灶中心火盖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燃气灶中心火盖,带有封闭上壳和与封闭上壳连接的环形侧壁,包括:设置在封闭上壳上表面的4个由顶端向封闭上壳上表面上直径倾斜延伸的溢液导入面1,4个溢液导流面呈圆周对称,封闭上壳上表面还设置有圆形的,溢液排流面4,溢液导入面1的下边线与溢液排流面4的边界重合;该中心火盖还包括设置于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出火孔2;以及4个排液通道3,排液通道3为连接封闭上壳和环形侧壁的没有出火孔处的通道,4个排液通道3呈圆周对称,排液通道3设置于相邻溢液导入面1之间,排液通道3包括与封闭上壳连接的排液进口和与环形侧壁没有出火孔处连接的排液出口;出火孔2位于排液出口的上方。溢液导入面1用于将从锅体底面流下的溢液沿溢液导入面1导流后,通过与溢液导入面1连接的排液通道3将溢液排出中心火盖;出火孔2位于排液出口的上方,能够避免溢液流入出火孔2,并且避免了从排液出口排出的溢液对出火孔2出火量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溢液导入面1与排液通道3的连接处,形成1个“V”形结构5,图3-5的结构共形成4个“V”形结构5,该结构在燃气灶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使空气流沿着排液通道3流向与其相邻的溢液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带有封闭上壳和与封闭上壳连接的环形侧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封闭上壳上表面的若干个带有坡度的溢液导入面,设置于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出火孔,以及若干个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为连接所述封闭上壳和所述环形侧壁的没有所述出火孔处的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包括与所述封闭上壳连接的排液进口和与所述环形侧壁没有所述出火孔处连接的排液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中心火盖,带有封闭上壳和与封闭上壳连接的环形侧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封闭上壳上表面的若干个带有坡度的溢液导入面,设置于环形侧壁上的若干个出火孔,以及若干个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为连接所述封闭上壳和所述环形侧壁的没有所述出火孔处的通道,所述排液通道包括与所述封闭上壳连接的排液进口和与所述环形侧壁没有所述出火孔处连接的排液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位于所述排液通道的所述排液出口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上壳上表面设置一个上端面带有倒圆锥体凹陷的溢液导入面,所述排液通道的所述排液进口经过倒圆锥体的顶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上壳上表面设置两个由顶端向封闭上壳上表面上同一直线倾斜延伸的溢液导入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灶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上壳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溢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任有忠吴伟良胡松方班永孟德奇曾庆中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