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9268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6:36
处置器具(1)具有外壳(3)。在安装于外壳(3)的轴(2)的顶端设有末端执行器(5)。手术操作者将外壳(3)的把手(22)夹在右手(H0)的手掌(H1)和拇指(F1)之间来握持,并将中指(F3)、无名指(F4)及小指(F5)勾挂于手柄(27)。能够通过转动手柄(27)来开闭末端执行器(5)的把持片(12、13)。食指(F2)的指尖抵接于在外壳(3)的第1外表面(31A)形成的隆起部(45A)。通过这样做,能够防止由食指(F2)错误地按压安装在第1外表面(31A)的第1侧部按钮(41A)。在用拇指(F1)按压在外壳(3)的第2外表面(31B)安装的第2侧部按钮(41B)时,处置器具(1)以第1工作模式进行工作。在用食指(F2)按压在外壳(3)的顶端外表面(33)安装的正面按钮(43)时,处置器具(1)以第2工作模式进行工作。

Disposa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处置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有能够保持的外壳且手柄能够相对于外壳的把手移动的处置器具。
技术介绍
在US2015/0282874A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能够保持的外壳的处置器具。在该处置器具中,轴从顶端侧安装于外壳,外壳包括沿着轴的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的外壳主体和从外壳向与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此外,在外壳安装有手柄,手柄位于比把手靠顶端侧的位置。通过使手柄相对于把手向顶端侧移动或者向基端侧移动,从而手柄相对于把手张开或者闭合。由此,例如在设于轴的顶端部的末端执行器中,一对把持片之间张开或者闭合,能够在把持片之间把持处置对象。在利用US2015/0282874A1这样的处置器具进行处置的情况下,使右手或左手的手掌从基端侧抵接于把手。而且,在外壳的宽度方向上将把手夹在手掌和拇指之间,保持外壳。此外,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的至少1根手指勾挂于手柄。而且,与来自勾挂的手指的操作力相对应,手柄相对于把手向基端侧移动或者向顶端侧移动,手柄相对于把手闭合或者张开。此时,寻求稳定地保持外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柄位于比外壳的把手靠顶端侧的位置、能稳定地保持外壳的处置器具。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包括:轴,其具有基端和顶端,该轴从所述基端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到所述顶端;外壳,其供所述轴安装,该外壳包括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的外壳主体和从所述外壳主体向与所述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所述外壳具有第1外表面和朝向与所述第1外表面相反的那一侧的第2外表面;手柄,其设在比所述把手靠顶端侧的部位,该手柄能够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之间的虚拟平面即运动面相对于所述把手向基端侧移动或者向所述顶端侧移动;以及隆起部,其在所述第1外表面向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方向隆起,并位于比所述把手靠所述顶端侧的位置且位于所述长度轴线和所述手柄之间,该隆起部距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的距离小于该隆起部距所述外壳主体的基端的距离,该隆起部距所述手柄的距离小于该隆起部距所述长度轴线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的处置器具包括:轴,其具有基端和顶端,该轴从所述基端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到所述顶端;外壳,其供所述轴安装,该外壳包括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的外壳主体和从所述外壳主体向与所述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并且所述外壳具有第1外表面和朝向与所述第1外表面相反的那一侧的第2外表面,用户的手掌以从基端侧抵接于所述把手的状态保持该外壳;手柄,其设在比所述把手靠顶端侧的部位,供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中的至少1根手指勾挂,该手柄与来自勾挂的所述手指的操作力相对应地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之间的虚拟平面即运动面相对于所述把手向所述基端侧移动或者向所述顶端侧移动;以及隆起部,其在所述第1外表面向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方向隆起,设在所述食指和所述中指中的至少一根手指能够抵接的位置,该隆起部能够利用所述食指或者所述中指向从所述长度轴线朝向所述手柄的一侧施加按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从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观看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概略图。图2是从相对于长度轴线而言与把手所处的一侧相反的那一侧观看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概略图。图3是以在外壳的宽度方向上从与图1相反的那一侧观看的状态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外壳及其附近的结构的概略图。图4是以从顶端侧观看的状态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外壳及其附近的结构的概略图。图5是以从基端侧观看的状态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外壳及其附近的结构的概略图。图6是表示用一只手保持着第1实施方式的外壳的状态的概略图。图7是表示利用保持着第1实施方式的外壳的手进行在弯曲拨盘的操作的状态的概略图。图8是从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观看第1变形例的外壳的概略图。图9是从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观看第2变形例的外壳的概略图。图10是从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观看第3变形例的处置器具的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图1和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1的图。如图1所示,处置器具1具备轴(护套)2,轴2作为中心轴线而具有长度轴线C。在此,将沿着长度轴线C的方向的一侧设为顶端侧(箭头C1侧),将与顶端侧相反的那一侧设为基端侧(箭头C2侧)。轴2具有基端和顶端,其从基端沿着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到顶端。处置器具1具备能够保持的外壳3。轴2从顶端侧安装于外壳3。此外,在轴2的顶端部设有末端执行器5。在轴2中,朝向外壳3的一侧成为基端侧,朝向末端执行器5的一侧成为顶端侧。轴2能够绕长度轴线C相对于外壳3旋转。末端执行器5能够与轴2一起绕长度轴线C相对于外壳3旋转。通过末端执行器5绕长度轴线C旋转,从而末端执行器5绕长度轴线C的角度位置发生变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末端执行器5能够相对于轴2(长度轴线C)弯曲。末端执行器5的弯曲方向(箭头B1和箭头B2所示的方向)与长度轴线C交叉(大致垂直)。末端执行器5包括中继构件11、第1把持片12及第2把持片13。中继构件11以能够相对于轴2弯曲的方式安装在轴2的顶端。因此,在轴2和中继构件11之间形成有弯曲关节15。此外,在末端执行器5中,一对把持片12、13之间能够开闭。把持片12、13的开闭方向(箭头X1和箭头X2所示的方向)与长度轴线C交叉(大致垂直),而且与末端执行器5的弯曲方向交叉(大致垂直)。在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持片12、13中的一个把持片与中继构件11一体或者固定于中继构件11,另一个把持片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中继构件11。此外,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把持片12、13这两者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中继构件11。并且,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从中继构件11的内部朝向顶端侧延伸设置杆构件(未图示),由杆构件中的、从中继构件11向顶端侧突出的突出部分形成把持片12、13中的一个把持片。而且,把持片12、13中的另一个把持片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中继构件11。外壳3具备沿着轴2的长度轴线C延伸设置的外壳主体21。外壳主体21具有基端E1和顶端E2。外壳主体21以其中心轴线与长度轴线C同轴或者大致同轴的状态从基端E1延伸设置到顶端E2。此外,外壳3具备从外壳主体21向与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固定手柄)22。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手22与外壳主体21一体地形成。在外壳3连接线缆23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把手22中的、相对于外壳主体21(长度轴线C)而言的远端侧的端部连接线缆23的一端。线缆23的另一端连接于能量控制装置(未图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主体21的顶端侧安装作为旋转操作构件的旋转旋钮25。轴2从顶端侧插入到旋转旋钮25的内部和外壳主体21的内部,并从顶端侧安装于外壳3。旋转旋钮25相对于轴2固定,其能够与轴2和末端执行器5一起绕长度轴线C相对于外壳3旋转。在作为旋转操作构件的旋转旋钮25能够输入使轴2和末端执行器5绕长度轴线C进行旋转动作的操作。即,在施加使旋转旋钮25绕长度轴线C旋转的操作力时,轴2和末端执行器5绕长度轴线C相对于外壳3进行旋转动作。图3~图5是表示外壳3和外壳3附近的结构的图。在此,将与长度轴线C交叉(大致垂直)且与把手22的延伸设置方向(箭头Y1和箭头Y2所示的方向)交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处置器具,其中,该处置器具包括:轴,其具有基端和顶端,该轴从所述基端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到所述顶端;外壳,其供所述轴安装,该外壳包括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的外壳主体和从所述外壳主体向与所述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所述外壳具有第1外表面和朝向与所述第1外表面相反的那一侧的第2外表面;手柄,其设在比所述把手靠顶端侧的部位,该手柄能够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之间的虚拟平面即运动面相对于所述把手向基端侧移动或者向所述顶端侧移动;以及隆起部,其在所述第1外表面向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方向隆起,位于比所述把手靠所述顶端侧的位置且位于所述长度轴线和所述手柄之间,该隆起部距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的距离小于该隆起部距所述外壳主体的基端的距离,该隆起部距所述手柄的距离小于该隆起部距所述长度轴线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处置器具,其中,该处置器具包括:轴,其具有基端和顶端,该轴从所述基端沿着长度轴线延伸设置到所述顶端;外壳,其供所述轴安装,该外壳包括沿着所述长度轴线延伸设置的外壳主体和从所述外壳主体向与所述长度轴线交叉的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所述外壳具有第1外表面和朝向与所述第1外表面相反的那一侧的第2外表面;手柄,其设在比所述把手靠顶端侧的部位,该手柄能够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之间的虚拟平面即运动面相对于所述把手向基端侧移动或者向所述顶端侧移动;以及隆起部,其在所述第1外表面向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方向隆起,位于比所述把手靠所述顶端侧的位置且位于所述长度轴线和所述手柄之间,该隆起部距所述外壳主体的顶端的距离小于该隆起部距所述外壳主体的基端的距离,该隆起部距所述手柄的距离小于该隆起部距所述长度轴线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置器具,其中,该处置器具还包括第1侧部按钮,该第1侧部按钮在所述第1外表面设在比所述隆起部靠所述基端侧且比所述把手靠所述顶端侧的部位,能够输入用于使所述处置器具进行工作的操作,该第1侧部按钮距所述手柄的距离小于该第1侧部按钮距所述长度轴线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置器具,其中,所述隆起部中的、在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所述方向上距所述运动面的距离最大的第1位置位于比所述第1侧部按钮中的、在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所述方向上距所述运动面的距离最大的第2位置靠接近所述长度轴线的一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置器具,其中,所述隆起部具有第1倾斜面,该第1倾斜面相对于所述运动面倾斜为随着向接近所述手柄的一侧延伸设置而在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所述方向上向外侧延伸设置的状态,所述第1侧部按钮具有第2倾斜面,该第2倾斜面相对于所述运动面倾斜为随着向接近所述手柄的一侧延伸设置而在与所述运动面交叉的所述方向上向外侧延伸设置的状态,作为所述第1倾斜面相对于所述运动面的倾斜角度的第1锐角大于作为所述第2倾斜面相对于所述运动面的倾斜角度的第2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置器具,其中,在所述第1侧部按钮中,通过所述第2倾斜面向朝向所述手柄的一侧按压而输入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田礼佑
申请(专利权)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