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向、显示面板母板及其测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883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母板及其测试方法,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第一电路区,还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位于第一电路区的多个显示信号输入端子和多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延伸至显示面板的切割线位置;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数据线电连接;连接端子与显示信号输入端子通过连接跨桥电连接;连接端子与部分测试信号输入端子电连接,用于将数据测试信号传输至数据线。通过连接端子实现测试信号输入端子和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面积;同时,连接端子与显示信号输入端通过连接跨桥电连接,保证静电和其他侵蚀不会传输至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保证显示面板可以正常显示。

Display panel and its fabrication direction, display panel motherboard and its test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向、显示面板母板及其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母板及其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过程中,当包括多个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母板制备完毕后需要对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测试。在现有显示面板设计中,为便于测试和良品筛选,一般会在每个显示面板下边框位置设置多个测试信号输入元件,通过测试信号输入元件输入测试信号来对显示面板进行显示测试。但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下边框位置除了会设置测试信号输入元件,还会设置有多个其他元件,例如与驱动IC绑定的显示信号输入元件,静电防护元件以及大量扇出走线,导致显示面板的下边框较宽,与现有显示板的窄边框或者无边框发展趋势不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母板及其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边框位置因设置大量元件导致边框较宽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第一电路区,所述第一电路区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区的多个显示信号输入端子和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连接端子位于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切割线位置;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且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跨桥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用于与部分测试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应且电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部分测试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的数据测试信号传输至所述数据线。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母板,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区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的第二电路区,所述第一电路区和所述第二电路区之间的交线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切割线;所述显示面板母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电路区的多个测试信号输入端子,所述测试信号输入端子包括第一类测试信号输入端子和第二类测试信号输入端子,所述第二类测试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连接端子一一对应且电连接。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母板的测试方法,用于对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母板进行测试,包括:所述第一类测试信号输入端子输入扫描测试信号,所述第二类测试信号输入端子输入数据测试信号;根据所述像素单元的发光情况对所述显示面板母板进行显示测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制备第二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母板;沿所述切割线对所述显示面板母板进行切割,得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母板及其测试方法,在显示面板的边框位置不设置测试信号输入端子,通过连接端子实现测试信号输入端子和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之间的电连接,保证实现显示测试的同时可以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面积,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设计;同时,设置连接端子与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跨桥电连接,连接端子与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不是一体连通设计,可以保证显示面板在切割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不会传输至显示信号输入端子,进而不会传输至显示区域,保证显示区域免受静电影响;同时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制备过程中一些化学清洗试剂对显示信号输入端子的侵蚀,保证显示面板可以正常显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与测试信号输入端子的连接示例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与测试信号输入端子的连接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0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0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0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0提供的显示面板沿剖面线D-D’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母板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完整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边框位置设置有测试信号输入元件1和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测试信号输入元件1位于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靠近显示面板侧边框的位置两侧,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与测试信号输入元件1通过导线3电连接。如图1所示,虽然测试信号输入元件1与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在显示面板的边框位置处沿第一方向(如图中所示的X方向)排列,但是由于测试信号输入元件1位于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靠近显示面板侧边框的位置两侧,因此为了给测试信号输入元件1预留出设计空间,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需要向着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设计,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与显示面板的侧边框之间的距离较大。由于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与位于显示区的数据线一一对应电连接,因此当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与显示面板的侧边框之间的距离较大时,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和与其对应的数据线在第一方向上的错位程度较大,连接数据线与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的扇出走线4在第一方向上就会有较长的延伸长度,多条扇出走线4在第二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上排列,在第二方向上会占用较大空间,如图中d1所示,造成显示面板边框较宽。同时,由于测试信号输入元件1与显示信号输入元件2通过导线3连接,导线3也会在第二方向(如图中所示的Y方向)上会占部分空间,造成显示面板边框较宽,不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窄边框设计。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第一电路区,所述第一电路区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位于第一电路区的多个显示信号输入端子和多个连接端子,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位于靠近显示区的一侧,连接端子位于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延伸至显示面板的切割线位置;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数据线一一对应且电连接;连接端子与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第一电路区,所述第一电路区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区的多个显示信号输入端子和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连接端子位于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切割线位置;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且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跨桥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用于与部分测试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应且电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部分测试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的数据测试信号传输至所述数据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第一电路区,所述第一电路区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所述扫描线和多条所述数据线绝缘交叉限定出多个像素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区的多个显示信号输入端子和多个连接端子,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位于靠近所述显示区的一侧,所述连接端子位于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显示面板的切割线位置;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一一对应且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应且通过连接跨桥电连接;所述连接端子用于与部分测试信号输入端子一一对应且电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部分测试信号输入端子输入的数据测试信号传输至所述数据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不交叠;所述连接跨桥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区,所述连接跨桥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和所述连接端子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垂直投影分别存在交叠区域;所述连接跨桥与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通过第一过孔电连接;所述连接跨桥与所述连接端子通过第二过孔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设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单元显示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跨桥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有源层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有源层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设置有金属氧化物电极;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跨桥与所述金属氧化物电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金属氧化物电极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金属氧化物电极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设置有触控电极和触控电极走线;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跨桥与所述触控电极走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触控电极走线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跨桥与所述扫描线同层设置;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扫描线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数据线所在膜层和所述扫描线所在膜层之间的膜层。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还设置有多个用于驱动所述像素单元显示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显示信号输入端子与所述数据线同层设置,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扫描线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许喜爱吴晓晓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