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871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由调节池出水口至清水池进水口依次串联的混凝系统、精滤系统以及氧化系统。该系统对污水中的悬浮物采用混凝、过滤两道处理工艺,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改变水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具有杀菌消毒、脱色除臭,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和安全性,并且在臭氧反应区中添加活性炭填料,在水相中会引发链反应,并加速臭氧转化为羟基自由基,与单独的臭氧作用相比,臭氧/活性炭技术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更快,对与臭氧反应速率越小的有机物其作用越显著。关于反冲洗部分,该系统通过反冲洗,去除各设备内的污染物或附着物,保证各部件的工作效率。

Advanced treatment system for domestic sew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及二级处理后进入该深度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是我国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既能减小潜在的二次污染,又能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发展生态文明行之有效的途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是进一步去除常规二级处理所不能完全去除的这些物质,目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方式几乎都是采用以混凝、沉淀、过滤为基础的基本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再配以特殊的技术单元。然而,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技术对二次出水中存在地色度、臭味以及残留有机物等没有去除效果,使用活性炭、膜分离为主的组合工艺时成本太高,且活性炭再生复杂、膜易污染。并且,在处理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各设备得不到有效的清洗,附着的污垢较多,影响对污水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活污水处理质量的一种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调节池出水口至清水池进水口依次串联的混凝系统、精滤系统以及氧化系统;所述混凝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混凝池和沉淀池,所述混凝池连接有用于向其内部投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所述沉淀池连接有排泥系统;所述精滤系统包括砂滤池;所述氧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臭氧反应区、臭氧缓冲区和接触氧化区,所述臭氧反应区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反应区和臭氧缓冲区内均填充有活性炭填料;该深度处理系统还包括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进水管和反冲洗排水管;所述反冲洗进水管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连接清水池,其出水端并联于臭氧缓冲区的出水端、臭氧反应区的出水端以及砂滤池的出水端,所述反冲洗排水管的出水端连接调节水池,其进水端并联于臭氧缓冲区的进水端、臭氧反应区的进水端以及砂滤池的进水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接触氧化区包括为生物膜提供载体的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外接有气泵。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泵还连接有臭氧反应区和臭氧缓冲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还与清水池连接,其连接管线上设有控制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调节池与混凝池之间的管线上以及沉淀池与砂滤池之间的管线上均设有自吸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深度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悬浮物采用混凝、过滤两道处理工艺,砂滤池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并对水中的胶体、铁、有机物、农药、锰、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并具有过滤速度快、过滤精度高、截污容量大等优点。在该深度处理系统中采用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改变水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不仅能去除部分难降解的微量有机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优先控制物,还具有杀菌消毒、脱色除臭,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和安全性,并且臭氧氧化出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能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有机物、氨氮的去除率和降低SDI指数,并且在臭氧反应区中添加活性炭填料,在水相中会引发链反应,并加速臭氧转化为羟基自由基,与单独的臭氧作用相比,臭氧/活性炭技术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更快,对与臭氧反应速率越小的有机物其作用越显著。关于反冲洗部分,该系统砂虑、臭氧氧化均具有反冲洗功能,通过反冲洗,去除各设备内的污染物或附着物,保证各部件的工作效率以及保证对各处理设备的有效清洗,使水处理效果保持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包括由调节池101出水口至清水池进水口依次串联的混凝系统、精滤系统以及氧化系统。混凝系统主要对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进行絮凝、沉淀处理。具体的,混凝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混凝池11和沉淀池12,所述混凝池11连接有用于向其内部投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111,絮凝剂可采用铝盐、铁盐等,当采用聚合氯化铝时,其用量为5~15mg/L,可去除10~30%化学需氧量CODCr80%以上悬浮物SS和70%以上总磷TP等,混凝池11内具有搅拌装置,使得絮凝剂与污水均匀混合,提高絮凝效果。所述沉淀池12连接有排泥系统13,污水在沉淀池12内进行沉淀,杂质下沉后有下方的排污口进入排泥系统13,其上方的上清液则有排水口进入下道工序中。精滤系统包括砂滤池21,具体的,接触氧化区33包括为生物膜提供载体的填料、布水装置和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外接有气泵。砂滤池21的滤料采用石英砂作为填料,有利于去除水中的杂质。其还有过滤阻力小,比表面积大,耐酸碱性强,抗污染性好等优点,并且滤料对原水浓度、操作条件、预处置工艺等具有很强的自适应性,即在过滤时滤床自动形成上疏下密状态,有利于在各种运行条件下保证出水水质,反洗时滤料充分散开,清洗效果好。该深度处理系统对污水中的悬浮物采用混凝、过滤两道处理工艺,砂滤池21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并对水中的胶体、铁、有机物、农药、锰、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有明显的去除作用,并具有过滤速度快、过滤精度高、截污容量大等优点。氧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臭氧反应区31、臭氧缓冲区32和接触氧化区33。所述臭氧反应区31连接有臭氧发生器311,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改变水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不仅能去除部分难降解的微量有机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和优先控制物,还具有杀菌消毒、脱色除臭,提高污水中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和安全性,并且臭氧氧化出水进行生物氧化处理,能以较低的成本提高有机物、氨氮的去除率和降低SDI指数。并且在臭氧反应区31内均填充有活性炭填料,在水相中会引发链反应,并加速臭氧转化为羟基自由基,与单独的臭氧作用相比,臭氧/活性炭技术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更快,对与臭氧反应速率越小的有机物其作用越显著。在臭氧缓冲区32内均填充有活性炭填料,用于吸附臭氧。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氧化反应,来降解臭氧氧化中间产物、残余的氨氮和降低污泥指数SDI,增加生物稳定性;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采用活性炭、陶粒、直径为2mm以上的粗石英砂等生物填料,空床停留时间HRT为10~20min,最后得到进行深度处理、可以回用的水。该深度处理系统还包括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进水管42和反冲洗排水管41;所述反冲洗进水管42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连接清水池102,其出水端并联于臭氧缓冲区32的出水端、臭氧反应区31的出水端以及砂滤池的出水端,所述反冲洗排水管41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调节池(101)出水口至清水池进水口依次串联的混凝系统、精滤系统以及氧化系统;所述混凝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混凝池(11)和沉淀池(12),所述混凝池(11)连接有用于向其内部投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111),所述沉淀池(12)连接有排泥系统(13);所述精滤系统包括砂滤池(21);所述氧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臭氧反应区(31)、臭氧缓冲区(32)和接触氧化区(33),所述臭氧反应区(31)连接有臭氧发生器(311),所述臭氧反应区(31)和臭氧缓冲区(32)内均填充有活性炭填料;该深度处理系统还包括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进水管(42)和反冲洗排水管(41);所述反冲洗进水管(42)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连接清水池(102),其出水端并联于臭氧缓冲区(32)的出水端、臭氧反应区(31)的出水端以及砂滤池的出水端,所述反冲洗排水管(41)的出水端连接调节池(101),其进水端并联于臭氧缓冲区(32)的进水端、臭氧反应区(31)的进水端以及砂滤池的进水端。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调节池(101)出水口至清水池进水口依次串联的混凝系统、精滤系统以及氧化系统;所述混凝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混凝池(11)和沉淀池(12),所述混凝池(11)连接有用于向其内部投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111),所述沉淀池(12)连接有排泥系统(13);所述精滤系统包括砂滤池(21);所述氧化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串联的臭氧反应区(31)、臭氧缓冲区(32)和接触氧化区(33),所述臭氧反应区(31)连接有臭氧发生器(311),所述臭氧反应区(31)和臭氧缓冲区(32)内均填充有活性炭填料;该深度处理系统还包括反冲洗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反冲洗进水管(42)和反冲洗排水管(41);所述反冲洗进水管(42)的进水端通过抽水泵连接清水池(102),其出水端并联于臭氧缓冲区(32)的出水端、臭氧反应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华杨建虎林子厚张越杨兵强司新朝周柳焦艳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先河正合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