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无人车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853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28
一种园区无人车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无人车首先通过卫星导航方式在工业园区、校园、旅游景点、港口码头等固定场所采集路径位置信息,由控制器建立规划主线路与建立路径跟踪算法,从而控制无人车沿之前规划路径运行,并实时通过TOF三维相机获取周边环境信息,用于检测行进过程中障碍物,以进行规避重新规划线路,有效提高无人车运行的稳定性。

A Path Planning and Control Method for Unmanned Vehicles in Pa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区无人车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移动
,尤其涉及一种园区无人车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无人车是一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移动车辆,也可成为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技术的发展,无人车研究也获得快速发展,国外谷歌、国内百度等科技企业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都在进行紧张的测试中,但都难以获得大范围实质性的使用。主要是由于道路环境比较复杂多变,而现有无人驾驶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达到稳定安全地在道路上运行。因此针对特定区域范围内开展无人车的设计研发,技术难度低,运行更加稳定可靠,能够更加快捷实现应用。在工业园区、校园、旅游景点、港口码头等场所人员、货物流动比较频繁,传统的方式一般采用有人驾驶燃油车辆或者电动车辆进行转运,存在效率低,人力资源消耗大等,无人车的使用完美解决这些缺陷。当前无人车主要依靠人工智能、视觉传感器、雷达测距、监控装置和卫星定位系统等协同合作,由计算机整合规划无人车的运行路径及控制无人车运行,该方式存在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复杂,运算量大,实现难度大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区无人车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无人车上安装有用于采集周边环境信息的TOF三维传感器、控制器及用于采集路径位置信息的卫星导航接收机,且TOF三维传感器、卫星导航接收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无人车的具体工作性质及工作需求,控制器将其规划线路划分为多个直线段LN,并采集上述各直线段端点的精确位置信息Sn(Xn,Yn),Xn为经度值,Yn为纬度值,直线段LN用首尾端点表示(Sn,Sn+1),无人车规划路径主线路则为直线段Ln的集合;3)建立无人车运动模型,通过卫星导航接收机获取前转向轮轴中心A1(XA1,YA1)、后轮轴中心A3(XA3,YA3)的坐标,且卫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区无人车路径规划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无人车上安装有用于采集周边环境信息的TOF三维传感器、控制器及用于采集路径位置信息的卫星导航接收机,且TOF三维传感器、卫星导航接收机分别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无人车的具体工作性质及工作需求,控制器将其规划线路划分为多个直线段LN,并采集上述各直线段端点的精确位置信息Sn(Xn,Yn),Xn为经度值,Yn为纬度值,直线段LN用首尾端点表示(Sn,Sn+1),无人车规划路径主线路则为直线段Ln的集合;3)建立无人车运动模型,通过卫星导航接收机获取前转向轮轴中心A1(XA1,YA1)、后轮轴中心A3(XA3,YA3)的坐标,且卫星导航接收机同时能够提供表示A3指向A1角度的无人车航向角度4)控制器控制无人车沿规划线路运行,实时获得无人车与规划线路距离偏差及角度偏差,d1为无人车前轮轴中心A1与线段Ln的垂直距离偏差,d3为无人车后轮轴中心A3与线段Ln的垂直距离偏差,β为无人车前轮轴中心A1与线段Ln的角度偏差,θ为控制无人车前轮转向的角度,公式为:θ=a*β+b*d1+c*d3(1)公式(1)中,a、b、c为系数,通过实验获得,角度偏差β为无人车航向角与线段Ln对应角度γ的差值;5)控制无人车前轮转向角度θ与无人车当前速度有关,无人车当前速度越大,前轮转向角度θ越小,最终控制转向角度θ′公式为:θ′=e*v2*θ+f(2)其中e、f为系数,通过实验获得,v为无人车当前速度;6)无人车根据公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勇郑友胜陈寿辉齐洪豪谢训鹏邹霞陈林杰钟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