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5036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23
一种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发光单元、DMD单元、与主板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以及对光源散热的光源散热器,所述DMD单元包括DMD芯片以及对DMD芯片散热的DMD散热器,所述主板单元包括主板以及对主板散热的散热结构,所述光源、DMD芯片、与主板位于壳体的不同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的发光单元、DMD单元、主板单元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三个不同侧面上,通过合理的总体布局实现各个单元的完美配合,实现小体积、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性能。

A Projector for 3D Pr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是涉及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运用加热或光固化的方式将材料逐层成型的新兴制造技术。现有3D打印技术主要分为SLA、DLP、FDM、SLS、DED、LOM等,其中DLP较其它类型的3D打印技术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在医疗、建筑、运输、航天、考古、教育、工业制造、珠宝首饰、玩具等领域都有应用。DLP是“DigitalLightProcession”的缩写,即为数字光处理,其首先把影像信号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通过投影光机把光投影出来。所述投影光机通常是用紫外LED照明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s)芯片,以DMD芯片作为数字掩膜,将DMD芯片的图像经过投影物镜放大而投影出来。由于投影光机使用紫外LED作为光源,其工作波长在350nm~420nm,不仅存在发热问题,还会引起塑胶器件发黄变黑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散热好、性能佳的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一种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发光单元、DMD单元、与主板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以及对光源散热的光源散热器,所述DMD单元包括DMD芯片以及对DMD芯片散热的DMD散热器,所述主板单元包括主板以及对主板散热的散热结构,所述光源、DMD芯片、与主板位于壳体的不同侧面。较佳地,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有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光源的光路上,所述透镜组包括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一复眼透镜、第二复眼透镜、以及中继透镜。较佳地,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聚光透镜。较佳地,所述第一复眼透镜、第二复眼透镜结构相同且反向设置。较佳地,所述第一复眼透镜、第二复眼透镜均为一组2片式单面透镜阵列+平面的结构,第一复眼透镜的单面透镜阵列朝向第二聚光透镜,第二复眼透镜的单面透镜阵列朝向中继透镜。较佳地,所述中继透镜反向设置,其外凸的表面朝向第二复眼透镜。较佳地,所述光源为单颗紫外LED,所述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一复眼透镜、第二复眼透镜、以及中继透镜的材质为玻璃。较佳地,所述光源散热器包括底座以及由底座延伸的若干散热片,所述底座呈L形,由壳体设有光源的一侧90度折弯延伸至壳体没有DMD单元与主板单元的另外一侧。较佳地,所述DMD散热器包括底座以及由底座延伸的若干散热片。较佳地,所述主板散热结构包括主板散热器以及风扇,所述主板散热器包括底座以及由底座延伸的若干散热片,所述风扇正对散热片上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的发光单元、DMD单元、主板单元分别设置于壳体的三个不同侧面上,通过合理的总体布局实现各个单元的完美配合,实现小体积、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投影光机的另一角度视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图1所示投影光机的光学单元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图1-4所示为专利技术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的一具体实施例,包括壳体10、以及固定在壳体10上的发光单元20、DMD单元30与主板单元40。所述发光单元20包括光源22、与光源22连电性连接的电路板24、与光源22相配合的透镜组26、以及对光源22散热的光源散热器28。所述电路板24固定连接于壳体10的外侧面上,以图2所示方向看为壳体10的前侧板的外侧面。所述光源22为单颗紫外LED,其通过电路板24与主板单元40连接,通电时产生波长为350nm~420nm的紫外光。本实施例中,光源22固定在电路板24上并朝向壳体10内设置,所述前侧板上形成有对应的穿孔12。请同时参阅图5-6,所述透镜组26设置于壳体10内并位于光源22的光路上,包括顺序并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聚光透镜261、第二聚光透镜263、第一复眼透镜265、第二复眼透镜267、以及中继透镜269。所述第一聚光透镜261、第二聚光透镜263、第一复眼透镜265、第二复眼透镜267、以及中继透镜269均为紫外波段高透过率的玻璃材质,不会因为光源22的紫外光变黄、发黑,保证其性能以及寿命。所述第一聚光透镜261、第二聚光透镜263用于汇聚光源22所产生的光线,其中第二聚光透镜263相对于第一聚光透镜261具有更大的径向尺寸。光源22所产生的光线以不同角度射入第一聚光透镜261,经过第一、第二聚光透镜261、263作用后,形成平行、均匀的光束射向第一复眼透镜265。所述第一、第二复眼透镜265、267作为匀光整形器件,两者结构相同但呈反向设置。相对来说复眼透镜265、267具有更高的透光率以及更小的轴向尺寸,可以有效减小透镜组26整体的轴向尺寸,给其它器件留出更大的空间。为降低工艺难度和成本,所述第一、第二复眼透镜265、267均采用一组2片式单面透镜阵列+平面的结构类型,其中第一复眼透镜265的单面透镜阵列朝向第二聚光透镜263,第二复眼透镜267的单面透镜阵列朝向中继透镜269。所述中继透镜269反向放置,其外凸的表面朝向第二复眼透镜267,可以进一步缩小透镜组26整体的轴向尺寸。所述光源散热器28贴设于电路板上并位于壳体10外,包括底座281以及由底座281向外延伸的若干散热片283,其中底座281与电路板紧密连接,两者之间可以填充导热胶等,加强光源22与光源散热器28之间的热传递;所述散热片283可以有效增加光源散热器28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面积,将光源22所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散发出去。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散热器28整体呈L形,其一部分位于光源22所在的侧面,即壳体10的前侧板处,另一部分90度折弯延伸至壳体10的另一侧,图示为壳体10的左侧,如此可以利用壳体10左侧的空间,有效增加光源散热器28的尺寸,加强散热效果。所述DMD单元30包括DMD驱动板32、连接在DMD驱动板32上的DMD芯片、以及DMD散热器36。以图2所示方向,所述DMD驱动板32固定在壳体10的顶板上,所述DMD散热器36通过螺钉定紧密地固定在DMD驱动板32上,所述DMD散热器36包括底座361以及形成于底座361上的若干散热片363,所述底座361与DMD驱动板32之间可以填充导热胶等,加强两者之间的热传导,尽快地将DMD芯片以及DMD驱动板32所产生的热量转移,并最终由散热片363散发至外界。较佳地,所述DMD驱动板32与转接板之间通过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38连线,可以根据具体的空间尺寸设计FPC38的转弯和长度,保证FPC38的阻抗在正常范围内,FPC38的转弯半径在合理范围内。所述主板单元40包括主板42、连接于主板42上的多个电子元器件、以及散热结构44。以图2所示方向,所述主板42固定在壳体10的右侧板的外侧面上,所述散热结构44包括主板散热器46以及风扇48。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发光单元、DMD单元、与主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以及对光源散热的光源散热器,所述DMD单元包括DMD芯片以及对DMD芯片散热的DMD散热器,所述主板单元包括主板以及对主板散热的散热结构,所述光源、DMD芯片、与主板位于壳体的不同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发光单元、DMD单元、与主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光源以及对光源散热的光源散热器,所述DMD单元包括DMD芯片以及对DMD芯片散热的DMD散热器,所述主板单元包括主板以及对主板散热的散热结构,所述光源、DMD芯片、与主板位于壳体的不同侧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有透镜组,所述透镜组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光源的光路上,所述透镜组包括顺序间隔设置的第一聚光透镜、第二聚光透镜、第一复眼透镜、第二复眼透镜、以及中继透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一聚光透镜。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眼透镜、第二复眼透镜结构相同且反向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机的投影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眼透镜、第二复眼透镜均为一组2片式单面透镜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晟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