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35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它包括机架,机架上部设表层岩溶带入渗箱,机架侧边设压力监测设备,表层岩溶带入渗箱顶部为敞口结构并放置降雨模拟器,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底部一侧连接大裂隙板,另一侧连接三块小裂隙板,小裂隙板底端与大裂隙板侧边连接并呈V型结构,大裂隙板和小裂隙板内部设大裂缝和小裂缝,在大裂隙板、小裂隙板侧边和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底部均设若干测压管接头,测压管接头通过软管与压力监测设备连通。本装置结构完整,空间布局合理,与实际的含水结构特征高度相似,可操作性强,影响因素可控,适用于对岩溶裂隙‑管道水运移及溶质运移规律的探究。

A Test Equipment for Simulating Rules of Karst Fracture-Pipeline Flow and Solute Trans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属于水文地质学及地下水研究

技术介绍
由于岩溶发育的特殊时空变化使岩溶含水介质存在很强的各项异性和非均质性,岩溶区发育的裂隙、管道使岩溶水存在区别于均质孔隙介质中地下水的特征:层流与紊流共生、有压与无压共存、水流运动方向局部与整体不一致、缺乏统一的区域地下水位、分布不均匀等。岩溶区常存在工程性缺水干旱;在各大矿渣、赤泥和粉煤灰堆场,由于岩溶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堆场荷载增大常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岩溶含水结构无限破坏和持续渗漏污染等;岩溶孔洞的存在常引发岩溶塌陷;岩溶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和采矿过程也常遭遇突水、突泥等问题。岩溶含水介质以及其水动力特征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治理岩溶地下水工程环境问题的难度。传统的水文地质手段对岩溶含水层的结构、水流特性和溶质运移规律的研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岩溶区水文循环过程相当复杂,如何综合考虑大气降雨补给、落水洞集中入渗及表层岩溶带的分散入渗、深层裂隙带和管道网络的径流排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岩溶地下水运移及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它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为固定连接的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1)的上部设有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在机架(11)的侧边设有压力监测设备(6),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为方形箱体结构,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放置有降雨模拟器(2),在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大裂隙板(9),另一侧连接三块小裂隙板(7),小裂隙板(7)的底端与大裂隙板(9)侧边连接并呈V型结构,在大裂隙板(9)和小裂隙板(7)的内部分别设有大裂缝(17)和小裂缝(15),在大裂隙板(9)、小裂隙板(7)的侧边和表层岩溶带入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它包括机架(11),所述机架(11)为固定连接的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1)的上部设有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在机架(11)的侧边设有压力监测设备(6),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为方形箱体结构,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放置有降雨模拟器(2),在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底部一侧连接有大裂隙板(9),另一侧连接三块小裂隙板(7),小裂隙板(7)的底端与大裂隙板(9)侧边连接并呈V型结构,在大裂隙板(9)和小裂隙板(7)的内部分别设有大裂缝(17)和小裂缝(15),在大裂隙板(9)、小裂隙板(7)的侧边和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底部均设若干测压管接头(8),测压管接头(8)通过软管(14)与压力监测设备(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的下方还设有管网系统(13),所述管网系统(13)为三层台阶式结构,在管网系统(13)的底端出口、高端中端进口均设有阀门(4),管网系统(13)的底端出口通过阀门(4)与排水系统连通,管网系统(13)的进口分别通过阀门(4)及管道(10)与大裂隙板(9)的底端连通,管网系统(13)的进口分别通过阀门(4)及进口管一(5)和进口管二(1)与表层岩溶带入渗箱(3)的底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四个万向脚轮(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模拟器(2)包括相互连通的方形管道(21)、布雨管(23)和调节阀(22),在方形管道(21)的中间连接若干根平行的布雨管(23),在布雨管(23)上设有若干雨水孔,方形管道(21)通过调节阀(22)和流量计与供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学伟张雪梅李云昊丁坚平褚双燕吕子明令狐燕艳张彦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