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射流自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吸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射流自吸装置。
技术介绍
离心泵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利机械,在化工运输、抗洪救灾、农业灌溉、南水北调等众多大型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离心泵在每次启动前,都需要向泵腔内进行灌水,确保泵内达到一定的水量,不仅能够使得离心泵进行正常运转,同时避免对离心泵的密封部件造成损坏。若人工进行灌水,操作复杂,效率低,并且,每次启动前都进行灌水,显著增大了工人的工作量,降低了泵运行启动效率。与此同时,传统自吸装置无法根据启动过程中压力和含气率,调整气液分离速率以及气液两相流流量,整个启动过程中自吸机理单一,自吸形式较为固定,灵活度较低。若想实现自吸过程各阶段的气液分离速率调节,则需要人工在各阶段进行手动操作,实施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射流自吸装置,不仅可以降低启动过程中操作程序,并且能够根据启动过程中的压力和含气率,调整气液分离速率以及气液两相流流量,实现启动过程中各阶段采用相应调节方式的模式,提高自吸效率,有效排出泵内气体,降低自吸过程消耗的能量。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射流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泵进口管(26)上,包括:气水分离室(18);U形管,倾斜设置于所述气水分离室(18)的上方,所述U形管的U形管进口(17)与所述气水分离室(18)连通;射流进口管(1),所述射流进口管(1)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的U形管弯口(2)连通;密闭腔体,位于所述气水分离室(18)的下方;文丘室喷嘴(25),竖直设置于所述密闭腔体的下方,所述文丘室喷嘴(25)的顶端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底端与泵进口管(26)连通;辅助排气管(8),位于所述密闭腔体的外侧,所述辅助排气管(8)的顶端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底端与所述文丘室喷嘴(25)连通,所述密闭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射流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于泵进口管(26)上,包括:气水分离室(18);U形管,倾斜设置于所述气水分离室(18)的上方,所述U形管的U形管进口(17)与所述气水分离室(18)连通;射流进口管(1),所述射流进口管(1)的一端与所述U形管的U形管弯口(2)连通;密闭腔体,位于所述气水分离室(18)的下方;文丘室喷嘴(25),竖直设置于所述密闭腔体的下方,所述文丘室喷嘴(25)的顶端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底端与泵进口管(26)连通;辅助排气管(8),位于所述密闭腔体的外侧,所述辅助排气管(8)的顶端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底端与所述文丘室喷嘴(25)连通,所述密闭腔体靠近顶部的侧壁上设有内腔排气孔(5),所述内腔排气孔(5)连通所述辅助排气管(8)与所述密闭腔体;其中,所述密闭腔体内设有上启闭圆盘(20)、下启闭圆盘(13)、上弹簧(10)、下弹簧(11)、弹性止推装置和半球塞(24),所述上启闭圆盘(20)和所述下启闭圆盘(13)相互平行,且能够沿所述密闭腔体的内壁滑动,并将所述密闭腔体分隔为内腔上室(6)、内腔中室(21)和内腔上室(6),所述上弹簧(10)的顶端与所述上启闭圆盘(20)连接,所述上弹簧(10)的底端与所述下弹簧(11)的顶端连接,所述下弹簧(11)的底端与所述下启闭圆盘(13)连接,所述上启闭圆盘(20)上设有上启闭圆盘泄露孔(9),所述下启闭圆盘(13)上设有下启闭圆盘泄露孔(22),所述上启闭圆盘泄露孔(9)和下启闭圆盘泄露孔(22)的轴线均与所述密闭腔体的轴线倾斜,且倾斜方向相反;所述弹性止推装置位于所述上启闭圆盘(20)的上表面,所述半球塞(24)位于所述下启闭圆盘(13)的下表面,初始状态时,所述上弹簧(10)和所述下弹簧(11)均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半球塞(24)位于所述文丘室喷嘴(25)内,且所述半球塞(24)的外表面能够与所述文丘式喷嘴(25)内表面贴合,阻断所述文丘式喷嘴(25)与所述密闭腔体以及所述辅助排气管(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射流自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腔体内还设有上支撑环面(7)和下支撑环面(23),所述上支撑环面(7)和所述下支撑环面(23)均为弧形套筒,且截面为半圆环形,所述上支撑环面(7)包裹所述上启闭圆盘(20)的边缘,所述下支撑环面(23)包裹所述下启闭圆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浩,施卫东,李伟,王川,杨勇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