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榆林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自吸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5131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06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泵,包括储液室、磁式回流阀、进水法兰管、泵体、出水法兰管、气水分离室、蜗室、叶轮、机械密封和主轴,还包括射流自吸装置,射流自吸装置包括轴流式叶轮、射流轴套、二级轴和射流外壳,轴流式叶轮和射流轴套设置在二级轴上,二级轴与主轴连接,射流外壳与泵体连接;二级轴与主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离合机构上设置流速感应装置。在泵体泵腔内设置有射流自吸装置,自吸装置内装有轴流式叶轮,自吸装置的动力轴与泵主轴连接,为轴流式叶轮提供动力源,简化了内部结构,同样也减小了泵体的外形结构,可以在短时间内让自吸泵完成自吸,且该自吸装置所占空间小,易安装,易维修。

A Self-priming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lf-priming pump,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storage chamber, a magnetic return valve, an intake flange pipe, a pump body, an outlet flange pipe, an air-water separation chamber, a worm chamber, an impeller, a mechanical seal and a spindle, and also includes a jet self-prim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axial impeller, a jet shaft sleeve, a secondary axis and a jet casing, and an axial impeller and a jet shaft sleeve are arranged on a secondary axis. The secondary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haft, the jet ca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mp body, the clutch mechanism is set between the secondary shaft and the main shaft, and the velocity sensing device is set on the clutch mechanism. The self-priming device is equipped with a jet self-priming device in the pump chamber, and an axial impeller is installed in the self-priming device. The power shaft of the self-prim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haft of the pump, which provides a power source for the axial impeller, simplifie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also reduces the external structure of the pump body. The self-priming device can complete self-priming in a short time, and it occupies a small space, is easy to install and easy to maint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泵
本技术属于流体机械领域,涉及一种自吸泵。
技术介绍
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自吸泵启动前不用灌水,经段时间运转,靠泵自身的作用,即可把水吸上来,投入正常运行,而自吸泵的自吸装置是自吸泵中十分重要的组件,是保证自吸泵完成自吸,使泵正常运行的最为关键的组件。传统的自吸泵由于自吸结构的存在,泵内部结构复杂,导致整个泵体结构变大,安装面积变大。第一次需要充水起动,操作复杂,不便于自动化,径向载荷对轴承的可靠性要求高,且启动时自吸装置产生的流量小,导致传统的自吸泵效率较低,达不到理想的自吸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吸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自吸泵,包括储液室、磁式回流阀、进水法兰管、泵体、出水法兰管、气水分离室、蜗室、叶轮、机械密封和主轴;磁式回流阀设置在泵体一侧下端;泵体上设置磁式回流阀的这一侧的上端连接进水法兰管;泵体顶部连接出水法兰管;储液室设置在泵体泵腔底部,储液室顶部依次连接蜗室和气水分离室,储液室、蜗室和气水分离室均与叶轮出口连通;叶轮与主轴连接,主轴通过机械密封安装在泵体后盖板上;泵体泵腔内还设置用于给叶轮进口提供高速流体的射流自吸装置;射流自吸装置一端与主轴连接,另一端与泵体内壁连接。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射流自吸装置包括轴流式叶轮、射流轴套、二级轴和射流外壳,轴流式叶轮和射流轴套设置在二级轴上,二级轴与主轴连接,射流外壳与泵体连接。射流自吸装置的最小过流面积为叶轮进口过流面积的0.15倍。二级轴与主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离合机构上设置流速感应装置。当所述流速感应装置处的水流流速低于0.05倍自吸泵的设计流量对应的流速时,离合机构开始工作;当所述流速感应装置处的水流流速高于0.05倍自吸泵的设计流量对应的流速时,离合机构停止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泵体泵腔内设置射流自吸装置,射流自吸装置内装有轴流式叶轮,通过轴流式叶轮的射流作用,给叶轮进口提供高速流体,进而在短时间内让自吸泵完成自吸;自吸装置的动力轴与泵主轴连接,为轴流式叶轮提供动力源,简化了内部结构,同样也减小了泵体的外形结构,且该射流自吸装置所占空间小,易安装,易维修。进一步的,在二级轴与主轴之间设置离合机构,自吸泵正常工作时,离合机构处于分离状态,主轴不会为二级轴提供动力;节省多余的能源损耗,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储液室;2-磁式回流阀;3-射流自吸装置;4-进水法兰管;5-泵体;6-出水法兰管;7-气水分离室;8-蜗室;9-叶轮;10-机械密封;11-离合机构;12-主轴;31-轴流式叶轮;32-射流轴套;33-二级轴;34-射流外壳;111-流速感应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自吸泵,包括储液室1、磁式回流阀2、进水法兰管4、泵体5、出水法兰管6、气水分离室7、蜗室8、叶轮9、机械密封10和主轴12;磁式回流阀2设置在泵体5一侧下端,泵体5上设置磁式回流阀2的这一侧的上端连接进水法兰管4;泵体5顶部连接出水法兰管6;储液室1设置在泵体5泵腔底部,储液室1顶部依次连接蜗室8和气水分离室7,储液室1、蜗室8和气水分离室7均与叶轮9出口连通;叶轮9与主轴12连接,主轴12通过机械密封10安装在泵体5后盖板上;泵体5泵腔内还设置用于给叶轮9进口提供高速流体的射流自吸装置3;射流自吸装置3一端与主轴12连接,另一端与泵体5内壁连接。射流自吸装置3包括轴流式叶轮31、射流轴套32、二级轴33和射流外壳34,轴流式叶轮31和射流轴套32设置在二级轴33上,二级轴33与主轴12连接,射流外壳34与泵体5内壁螺栓连接。二级轴33与主轴12之间设置离合机构11,离合机构11上设置流速感应装置111。具体工作过程:自吸泵启动时,主轴12带动二级轴33从而带动轴流式叶轮31运转,使射流自吸装置3射流,当叶轮9内充满流体,自吸泵正常工况运行时,离合机构11停止工作,二级轴33停止工作。其中,设计时保证射流自吸装置3的最小过流面积为叶轮9进口过流面积的0.15倍;流速感应装置111处的水流流速低于0.05倍的额定流量自吸泵的设计流量对应的额定流速时,离合机构11工作,主轴12转动带动二级轴33转动,当流速感应装置111处的水流流速高于0.05倍的额定流速时,离合机构11停止工作。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室(1)、磁式回流阀(2)、进水法兰管(4)、泵体(5)、出水法兰管(6)、气水分离室(7)、蜗室(8)、叶轮(9)、机械密封(10)和主轴(12);磁式回流阀(2)设置在泵体(5)一侧下端;泵体(5)上设置磁式回流阀(2)的这一侧的上端连接进水法兰管(4);泵体(5)顶部连接出水法兰管(6);储液室(1)设置在泵体(5)泵腔底部,储液室(1)顶部依次连接蜗室(8)和气水分离室(7),储液室(1)、蜗室(8)和气水分离室(7)均与叶轮(9)出口连通;叶轮(9)与主轴(12)连接,主轴(12)通过机械密封(10)安装在泵体(5)后盖板上;泵体(5)泵腔内还设置用于给叶轮(9)进口提供高速流体的射流自吸装置(3);射流自吸装置(3)一端与主轴(12)连接,另一端与泵体(5)内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室(1)、磁式回流阀(2)、进水法兰管(4)、泵体(5)、出水法兰管(6)、气水分离室(7)、蜗室(8)、叶轮(9)、机械密封(10)和主轴(12);磁式回流阀(2)设置在泵体(5)一侧下端;泵体(5)上设置磁式回流阀(2)的这一侧的上端连接进水法兰管(4);泵体(5)顶部连接出水法兰管(6);储液室(1)设置在泵体(5)泵腔底部,储液室(1)顶部依次连接蜗室(8)和气水分离室(7),储液室(1)、蜗室(8)和气水分离室(7)均与叶轮(9)出口连通;叶轮(9)与主轴(12)连接,主轴(12)通过机械密封(10)安装在泵体(5)后盖板上;泵体(5)泵腔内还设置用于给叶轮(9)进口提供高速流体的射流自吸装置(3);射流自吸装置(3)一端与主轴(12)连接,另一端与泵体(5)内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自吸装置(3)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智高曹保卫罗凯凯贾冰石念军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