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04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属于石油化工领域。该装置包括:短节,下端与目标抽油杆井口内的油管悬挂器连接;闸阀,下端与所述短节的上端密封连接;控污套筒,下端与所述闸阀的上端密封连接;排污管件,一端与所述控污套筒的侧壁连接并导通;内置有过滤器的存液槽,所述排污管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过滤器内。控污套筒、排污管件以及存液槽配合构成封闭的排液通道,以定向收集污染源,防止被抽油杆带出造成污染及安全隐患。不压井起抽油杆时,即使突发闪喷,也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

A sucker rod wellhead pro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行业,利用抽油泵采油是常见的机械采油方式,抽油泵包括管式抽油泵、杆式抽油泵、螺杆抽油泵等,它们均需要采用抽油杆。为了安全生产,通常需要修井检泵,而在修井检泵的过程中,抽油杆须进行起下作业。抽油杆起下作业时,会存在以下问题:无论是抽油杆杆体上附带的油污,还是抽油杆下杆时挤出的泵内液体,两者都会被带出并自由落地,形成污染;不压井起抽油杆时,可能会突发闪喷,对工作人员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对于提高环境安全及人员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短节,下端与目标抽油杆井口内的油管悬挂器连接;闸阀,下端与所述短节的上端密封连接;控污套筒,下端与所述闸阀的上端密封连接;排污管件,一端与所述控污套筒的侧壁连接并导通;内置有过滤器的存液槽,所述排污管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过滤器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短节与所述闸阀通过第一卡箍件进行密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闸阀与所述控污套筒通过第二卡箍件进行密封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污套筒包括:筒本体,底部与所述闸阀的上端密封连接;盖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本体的顶部;刮削件,位于所述筒本体内部,且中部具有使抽油杆穿过的过杆孔,用于刮削所述抽油杆表面的污染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刮削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筒本体内壁上的环形托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环形托架上的弹性刮板;所述弹性刮板的中部设置有所述过杆孔,所述弹性刮板上还设置有多个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缓冲裂隙。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筒本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喷枪卡口;所述喷枪卡口上具有可拆卸的堵头。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污管件包括:横管,一端与所述控污套筒的侧壁连通;变向管,一端与所述横管的另一端连通;排污软管,一端与所述变向管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过滤器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过滤器内部设置有多级滤网。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抽油杆挂件,所述抽油杆挂件可与井口抽油杆连接后进入所述闸阀内,并悬挂于所述短节顶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抽油杆挂件包括:挂件本体,用于与所述抽油杆连接;设置于所述挂件本体外壁上的悬挂凸台,以座于所述短节的顶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应用时,无论是抽油杆杆体上附带的油污,还是抽油杆下杆时挤出的泵内液体均通过短节依次进入闸阀、控污套筒、排污管件,直至排出存液槽内。进入存液槽内的污染源首先经过滤器进行过滤,截留固体污染源,液体污染源存入存液槽内。可见,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可对抽油杆起下作业时带出的污染源进行收集,避免了被带出落地而造成污染。并且,不压井起抽油杆时,即使突发闪喷,也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其中,在预见到井喷事件可能会发生时,通过闸阀可以快速关闭排液通道,以防止井喷。控污套筒、排污管件以及存液槽配合构成封闭的排液通道,以定向收集污染源,防止被抽油杆带出造成污染及安全隐患。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示例性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示例性控污套筒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短节,2-闸阀,3-控污套筒,301-筒本体,302-盖体,303-刮削件,3031-环形托架,3032-弹性刮板,3033-缓冲裂隙,304-喷枪卡口,4-排污管件,401-横管,402-变向管,403-排污软管,5-过滤器,6-存液槽,7-第一卡箍件,8-第二卡箍件,9-抽油杆挂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短节1,下端与目标抽油杆井口内的油管悬挂器连接;闸阀2,下端与短节1的上端密封连接;控污套筒3,下端与闸阀2的上端密封连接;排污管件4,一端与控污套筒3的侧壁连接并导通;内置有过滤器5的存液槽6,排污管件4的另一端伸入至过滤器5内。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应用时,无论是抽油杆杆体上附带的油污,还是抽油杆下杆时挤出的泵内液体均通过短节1依次进入闸阀2、控污套筒3、排污管件4,直至排出存液槽6内。进入存液槽6内的污染源首先经过滤器5进行过滤,截留固体污染源,液体污染源存入存液槽6内。可见,利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可对抽油杆起下作业时带出的污染源进行收集,避免了被带出落地而造成污染。并且,不压井起抽油杆时,即使突发闪喷,也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其中,在预见到井喷事件可能会发生时,通过闸阀2可以快速关闭排液通道,以防止井喷。控污套筒3、排污管件4以及存液槽6配合构成封闭的排液通道,以定向收集污染源,防止被抽油杆带出造成污染及安全隐患。上述提及,闸阀2的下端与短节1的上端密封连接,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1所示,短节1与闸阀2通过第一卡箍件7进行密封连接。其中,考虑到闸阀2的下端一般设置有卡箍接头,该第一卡箍件7可包括:与短节1连接,例如丝扣连接的第一卡箍接头,其用来与闸阀2下端的卡箍接头对接。进一步地,第一卡箍接头的对接端上具有容纳于凹槽中的密封圈,例如密封钢圈,以实现与闸阀2的密封对接。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卡箍接头之间的连接紧固性,第一卡箍件7还包括:第一卡箍套,其同时套装在第一卡箍头与闸阀2的卡箍头外部,使两者可拆卸连接,同时确保了连接时的紧固性。第一卡箍件7可以包括两瓣弧形的卡箍和用于紧固的两根螺栓,如此不仅连接紧固,且取材经济方便。同样地,对于控污套筒3的下端与闸阀2的上端密封连接,如附图1所示,可以使闸阀2与控污套筒3通过第二卡箍件8进行密封连接。该第二卡箍件8可包括:与控污套筒3连接,例如丝扣连接的第二卡箍接头,其用来与闸阀2上端的卡箍接头对接。进一步地,第二卡箍接头的对接端上具有容纳于凹槽中的密封圈,例如密封钢圈,以实现与闸阀2的密封对接。进一步地,第二卡箍件8还包括:第二卡箍套,其同时套装在第二卡箍头与闸阀2的卡箍头外部,使两者可拆卸连接,同时确保连接时的紧固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利用控污套筒3来直接收集抽油杆起下过程中带出的污染源。其中,通过使排污管件4与控污套筒3的侧壁连接并导通,来将污染源定向引入存液槽6内。为了使控污套筒3内的污染源被充分排出,可以使排污管件4至少与控污套筒3的侧壁下部连接。示例地,可以在控污套筒3的侧壁中部至底部的位置开设一排污口,使该排污口与排污管件4连接,如此不仅能使污染源充分排出,且能够提高排污速度。作为一种示例,如附图1所示,控污套筒3包括:筒本体301,底部与闸阀2的上端密封连接;盖体302,可拆卸地安装于筒本体301的顶部;刮削件303,位于筒本体301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短节,下端与目标抽油杆井口内的油管悬挂器连接;闸阀,下端与所述短节的上端密封连接;控污套筒,下端与所述闸阀的上端密封连接;排污管件,一端与所述控污套筒的侧壁连接并导通;内置有过滤器的存液槽,所述排污管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过滤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短节,下端与目标抽油杆井口内的油管悬挂器连接;闸阀,下端与所述短节的上端密封连接;控污套筒,下端与所述闸阀的上端密封连接;排污管件,一端与所述控污套筒的侧壁连接并导通;内置有过滤器的存液槽,所述排污管件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过滤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节与所述闸阀通过第一卡箍件进行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与所述控污套筒通过第二卡箍件进行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污套筒包括:筒本体,底部与所述闸阀的上端密封连接;盖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本体的顶部;刮削件,位于所述筒本体内部,且中部具有使抽油杆穿过的过杆孔,用于刮削所述抽油杆表面的污染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抽油杆井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削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筒本体内壁上的环形托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环形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会刘德强付俊红孙骥苏国庆宋志刚姜新红张远弟霍洪涛匡凯张文超罗春红王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