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60362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9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底座,以及调中盘,其通过调中盘压盖固定在连接底座上;调中盘上设有封井机构,调中盘与光杆之间设有封井密封件;以及主盘根筒,连接在调中盘上端,在其底部设有第一主盘根密封件;以及主盘根压套,连接在主盘根筒上端,其顶部设有第二主盘根密封件;在主盘根压套上部设有浇注口,在浇注口上设有丝堵;主盘根压套与光杆之间、以及主盘根筒与光杆之间设有相通的主盘根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通过旋拧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驱动套装在蜗轮内的螺旋压套上下移动,来压紧或放松封井密封件,需要封井时,驱动螺旋压套下移,压紧封井密封件,使封井密封件抱死光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油田井用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井井口密封装置大多以光杆整体密封器为主,安装、拆卸以及维护都非常不便,密封常采油工字型结构,用顶杆螺丝侧向顶紧盘根,由于抽油机与井口很难完全同心,安装对正比较困难,使用时还容易产生盘根偏磨,造成渗油,污染环境。密封部件损坏,会造成整体设备均无法继续使用,那么,为了防止渗油,则需定期的更换盘根和光杆,由于更换盘根和光杆都得需要停井,对密封装置进行拆卸,费时费力,造成采油中断,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光杆被顶出或断裂后,光杆脱离本装置,造成油液迅速上升,形成井喷,不仅浪费原油,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创造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包括:连接底座,其下端与油田井口装置连接;套装在光杆上的调中盘,其通过调中盘压盖固定在所述连接底座上;所述调中盘上设有封井机构,调中盘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封井密封件;套装在光杆上的主盘根筒,连接在所述调中盘上端,在其底部设有第一主盘根密封件;套装在光杆上的主盘根压套,连接在所述主盘根筒上端,其顶部设有第二主盘根密封件;在所述主盘根压套上部设有浇注口,在浇注口上设有丝堵;所述主盘根压套与所述光杆之间、以及所述主盘根筒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相通的主盘根腔体;套装在光杆上的副盘根底座,连接在主盘根压套上端,其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副盘根,且其上部设有通过副盘根压盖压装的副盘根密封件。进一步,所述封井机构包括:蜗轮,其设置在所述调中盘内;蜗杆,与所述蜗轮匹配,用于驱动蜗轮转动;螺旋压套,套装在所述蜗轮内,用于压紧或放松所述封井密封件,通过所述蜗轮的转动来驱动其上下移动。进一步,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防喷球,在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防喷球容纳腔,该防喷球容纳腔横截面呈圆弧状,其上端设有引导斜面。进一步,所述主盘根筒与主盘根压套螺纹连接,二者之间设有密封圈。进一步,所述调中盘与所述连接底座之间设有调中盘密封垫。进一步,所述主盘根压套、调中盘压盖、以及副盘根压盖的外圆周上均设有数个盲孔。进一步,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调整间隙。进一步,所述调中盘压盖上设有用于压紧所述调中盘的凸台。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创造具有以下优势:1)本井口密封装置设有封井机构,通过旋拧封井机构中的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进而驱动套装在蜗轮内的螺旋压套上下移动,来压紧或放松封井密封件。因此,只需摇动握杆,便可实现封井和解除封井。2)本专利技术创造相比现有的井口密封装置,简化了结构,并且上述主盘根压套、调中盘压盖、以及副盘根压盖的外圆周上均设有数个作为安装孔的盲孔。可以利用加力杆或专用扳手插入盲孔内,进行转动,装配省时省力。3)主盘根筒、主盘根压套与光杆之间形成主盘根容纳腔,在需要的时候,不停井,即可加入盘根,始终能够保证密封的可靠,节约人力和工作时间,避免了盘根加入或跟换时需要停井,并整体拆除密封装置的弊端,将盘根的加入和更换时间减少至几乎为零。另外,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加注盘根,仅需调整主、副盘根所在的压盖,缩小相应的盘根所在的空间,即可重新包装盘根的紧固,恢复正常工作状态。4)各结构件间连接可靠,密封性好,加工以及装配难度低,一旦需要更换相应密封件时,也是仅需拆卸相应部位的结构件,即可直接更换,无需整体拆卸本密封装置,减少了以往更换密封件造成的时间和人力的浪费,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底座;2-光杆;3-调中盘;4-调中盘压盖;5-封井密封件;6-主盘根筒;7-第一主盘根密封件;8-主盘根压套;9-第二主盘根密封件;10-浇注口;11-丝堵;12-主盘根腔体;13-副盘根底座;14-蜗轮;15-蜗杆;16-螺旋压套;17-防喷球;18-防喷球容纳腔;19-引导斜面;20-调中盘密封垫;21-盲孔;22-凸台。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连接底座1,其下端与油田井口装置连接;套装在光杆2上的调中盘3,其通过调中盘压盖4固定在所述连接底座1上;所述调中盘3上设有封井机构,调中盘3与所述光杆2之间设有封井密封件5;套装在光杆2上的主盘根筒6,连接在所述调中盘3上端,在其底部设有第一主盘根密封件7;套装在光杆2上的主盘根压套8,连接在所述主盘根筒6上端,其顶部设有第二主盘根密封件9;在所述主盘根压套8上部设有浇注口10,通常状态下,在浇注口10上设有丝堵11,需要加注粒料盘根时,取下丝堵,在浇注口上安装注料枪即可;所述主盘根压套8与所述光杆2之间、以及所述主盘根筒6与所述光杆2之间设有相通的主盘根腔体12;在装配完成后,利用注料枪,将橡胶颗粒和石墨钙基润滑脂调和而成的粒料盘根,注入到该主盘根腔体中,形成可靠的密封。套装在光杆2上的副盘根底座13,连接在主盘根压套8上端,其与所述光杆2之间设有副盘根,且其上部设有通过副盘根压盖压装的副盘根密封件。需要说明的是,副盘根可以是提前注入在主盘根压套8、主盘根筒顶部与光杆之间的橡胶颗粒和石墨钙基润滑脂调和而成的粒料盘根,也可以在主盘根压套8上开设注料开口,在装配完成本密封装置后,用注料枪注入。当副盘根磨损后,可以补充注入,当然,由于副盘根磨损相对较少,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副盘根压盖,使副盘根压盖旋紧,减小副盘根所在空间,使其重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本密封装置所采用的主盘根和副盘根,优选采用的是橡胶颗粒和石墨钙基润滑脂调和而成的粒料盘根,其耐油性、耐酸碱好,强度高,弹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底座,其下端与油田井口装置连接;套装在光杆上的调中盘,其通过调中盘压盖固定在所述连接底座上;所述调中盘上设有封井机构,调中盘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封井密封件;套装在光杆上的主盘根筒,连接在所述调中盘上端,在其底部设有第一主盘根密封件;套装在光杆上的主盘根压套,连接在所述主盘根筒上端,其顶部设有第二主盘根密封件;在所述主盘根压套上部设有浇注口,在浇注口上设有丝堵;所述主盘根压套与所述光杆之间、以及所述主盘根筒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相通的主盘根腔体;套装在光杆上的副盘根底座,连接在主盘根压套上端,其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副盘根,且其上部设有通过副盘根压盖压装的副盘根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底座,其下端与油田井口装置连接;套装在光杆上的调中盘,其通过调中盘压盖固定在所述连接底座上;所述调中盘上设有封井机构,调中盘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封井密封件;套装在光杆上的主盘根筒,连接在所述调中盘上端,在其底部设有第一主盘根密封件;套装在光杆上的主盘根压套,连接在所述主盘根筒上端,其顶部设有第二主盘根密封件;在所述主盘根压套上部设有浇注口,在浇注口上设有丝堵;所述主盘根压套与所述光杆之间、以及所述主盘根筒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相通的主盘根腔体;套装在光杆上的副盘根底座,连接在主盘根压套上端,其与所述光杆之间设有副盘根,且其上部设有通过副盘根压盖压装的副盘根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泵井井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井机构包括:蜗轮,其设置在所述调中盘内;蜗杆,与所述蜗轮匹配,用于驱动蜗轮转动;螺旋压套,套装在所述蜗轮内,用于压紧或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忠宝崔忠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宝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