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61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21
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包括:釜体、搅拌装置、恒压漏斗加料机构、投料口、小投料口、真空口、底阀、循环导热油系统和温度控制器,搅拌装置与釜体中间连接,恒压漏斗加料机构和投料口与釜体上端左侧连接,小投料口和真空口与釜体上端右侧连接,底阀与釜体底部连接,循环导热油系统与釜体连接,温度控制器与循环导热油系统连接。其中,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搅拌圆盘、挡板、电机、转速控制器和温度数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圆盘锯齿形搅拌机构,将搅拌桨设计成圆盘结构,在上下表面安装等距等大小的挡板,实现了在搅拌工作中干扰流体的惯性运动,加强了搅拌强度。

A Sawtooth Mix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搅拌
,具体涉及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癸氟奋乃静的酯化反应,在滴加完癸酰氯后,溶液呈现果冻状,由于反应釜搅拌桨较小,不能很好地将溶液搅动起来,容易造成反应不完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搅拌装置、恒压漏斗加料机构、投料口、小投料口、真空口、底阀、循环导热油系统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搅拌装置与釜体中间连接,所述恒压漏斗加料机构和投料口与釜体上端左侧连接,所述小投料口和真空口与釜体上端右侧连接,所述底阀与釜体底部连接,所述循环导热油系统与釜体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与循环导热油系统连接;其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搅拌圆盘、挡板、电机、转速控制器和温度数显器,所述搅拌杆与釜体中间连接,所述搅拌圆盘与搅拌杆下端连接,所述挡板与搅拌圆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所述电机与搅拌杆顶部连接,所述转速控制器与电机连接,所述温度数显器与转速控制器连接。进一步,所述恒压漏斗加料机构包括:恒压漏斗和恒压漏斗加料口,所述恒压漏斗加料口与釜体连接,所述恒压漏斗与恒压漏斗加料口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圆盘锯齿形搅拌机构,将搅拌桨设计成圆盘结构,在上下表面安装等距等大小的挡板,实现了在搅拌工作中干扰流体的惯性运动,加强了搅拌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釜体100、搅拌装置200、搅拌杆210、搅拌圆盘220、挡板230、电机240、转速控制器250和温度数显器260。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恒压漏斗310、恒压漏斗加料口320、投料口400、小投料口500、真空口600、底阀700、循环导热油系统800和温度控制器9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搅拌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包括:釜体100、搅拌装置200、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投料口400、小投料口500、真空口600、底阀700、循环导热油系统800和温度控制器900,搅拌装置200与釜体100中间连接,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和投料口400与釜体100上端左侧连接,小投料口500和真空口600与釜体上端右侧连接,底阀700与釜体100底部连接,循环导热油系统800与釜体100连接,温度控制器900与循环导热油系统800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搅拌装置200包括:搅拌杆210、搅拌圆盘220、挡板230、电机240、转速控制器250和温度数显器260,搅拌杆210与釜体100中间连接,搅拌圆盘220与搅拌杆210下端连接,挡板230与搅拌圆盘2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电机240与搅拌杆210顶部连接,转速控制器250与电机240连接,温度数显器260与转速控制器250连接。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包括:恒压漏斗310和恒压漏斗加料口320,恒压漏斗加料口320与釜体100连接,恒压漏斗310与恒压漏斗加料口320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釜体100的中部安装搅拌装置200,搅拌装置200的搅拌杆210上端连接电机240和转速控制器250,对搅拌杆210的工作进行控制,在转速控制器250上侧安装温度数显器260,釜体100的上部左侧安装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和投料口400,右侧安装小投料口500和真空口600,釜体100底部安装底阀700,外部安装循环导热油系统800,循环导热油系统800由温度控制器900进行监控管理。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增设圆盘锯齿形搅拌机构,将搅拌桨设计成圆盘结构,在上下表面安装等距等大小的挡板,实现了在搅拌工作中干扰流体的惯性运动,加强了搅拌强度。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00)、搅拌装置(200)、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投料口(400)、小投料口(500)、真空口(600)、底阀(700)、循环导热油系统(800)和温度控制器(900),所述搅拌装置(200)与釜体(100)中间连接,所述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和投料口(400)与釜体(100)上端左侧连接,所述小投料口(500)和真空口(600)与釜体上端右侧连接,所述底阀(700)与釜体(100)底部连接,所述循环导热油系统(800)与釜体(100)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900)与循环导热油系统(800)连接;其中,所述搅拌装置(200)包括:搅拌杆(210)、搅拌圆盘(220)、挡板(230)、电机(240)、转速控制器(250)和温度数显器(260),所述搅拌杆(210)与釜体(100)中间连接,所述搅拌圆盘(220)与搅拌杆(210)下端连接,所述挡板(230)与搅拌圆盘(2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接,所述电机(240)与搅拌杆(210)顶部连接,所述转速控制器(250)与电机(240)连接,所述温度数显器(260)与转速控制器(25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锯齿形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00)、搅拌装置(200)、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投料口(400)、小投料口(500)、真空口(600)、底阀(700)、循环导热油系统(800)和温度控制器(900),所述搅拌装置(200)与釜体(100)中间连接,所述恒压漏斗加料机构(300)和投料口(400)与釜体(100)上端左侧连接,所述小投料口(500)和真空口(600)与釜体上端右侧连接,所述底阀(700)与釜体(100)底部连接,所述循环导热油系统(800)与釜体(100)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900)与循环导热油系统(800)连接;其中,所述搅拌装置(200)包括:搅拌杆(210)、搅拌圆盘(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炎徐俊富根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