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构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39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平模台表面和模板表面,将模板拼接固定在模台上,在模台上表面贴附一层脱模膜,再将每块模板的内侧贴附一层脱模膜;步骤二、在模台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在模板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缓凝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堆积,并且抹除或吸附多余脱模剂和缓凝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模板和模台上贴附脱模膜,并在膜上涂刷隔离剂,在拆模和脱模时利于构件与模具整体分离,并且不会损坏模具,降低了拆模难度,提高了预制构件的加工效率。

PC Compon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构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为提高建筑物的平面刚度、抗震性能以及抗渗漏性能,现有建筑物的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但是这种采用整体现浇的方式不能杜绝钢筋混凝土板、梁或柱上出现裂缝,虽然这些裂缝不完全影响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对消费者会造成担心开裂处安全性的负面影响,同时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需要从下一楼层开始搭建大量支架、铺设浇筑模具,费时费力,因此业内目前的趋势是使用预制构件代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来克服前述不足。预制构件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生产的建筑用板,预制板与其上现浇混凝土层结合为一个整体预制构件,预制板的主筋即是预制构件的主筋,上部现浇混凝土层仅配置负弯矩钢筋和构造钢筋,预制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不必为现浇混凝土层支撑模板,预制板底面光滑平整,下层楼的顶棚(即预制构件的底面)可以不再粉刷抹灰;这种预制构件具有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整体性,同时其具有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缩短整个工程的工期等优点。但是现有预制构件在生产时直接在模台表面涂刷隔离剂,安装模板后,再直接进行浇筑,预制构件在脱模时容易损坏底面,并且拆模时容易损坏模具,后续生产须对模板和模台进行彻底清理,需要打磨去除模具表面铁锈、水泥残渣、污渍等,不仅影响后续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且容易损坏模板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降低预制构件拆模和脱模的难度,提高预制构件脱模效率和脱模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平模台表面和模板表面,将模板拼接固定在模台上,在模台上表面贴附一层脱模膜,再将每块模板的内侧贴附一层脱模膜;步骤二、在模台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在模板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缓凝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堆积,并且抹除或吸附多余脱模剂和缓凝剂;步骤三、核对钢筋下料尺寸,将钢筋纵横交错搭接在模板上形成钢筋网,除钢筋网边缘两排钢筋外采用梅花状绑扎,在钢筋网上摆放钢筋桁架,按梅花状布置好垫块,纵横向间距小于0.8m,并完成绑扎;步骤四、根据构件加工图,依次确定各类预埋件位置并划线定位,再将预埋件安装、固定牢固;步骤五、将模台移至振动台上,采用混凝土输送机将混凝土运输至螺旋式布料机进行浇筑,浇筑后开启振动台,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并且无明显气泡溢出为止;步骤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两次抹平,压平高出模具上沿部分,并抹除毛边,待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时进行表面拉毛;步骤七、将浇筑完成的预制构件移送至蒸养室进行蒸汽养护;步骤八、将养护后的预制构件移出拆模,先按顺序拆除模板,再撕下构件侧边脱模膜,最后采用吊装脱模,并撕下构件底面的脱模膜。进一步地,所述脱模膜包括一层易撕纸层和一层塑料膜层,塑料膜层表面与易撕纸层之间涂设有胶水层。进一步地,所述脱模剂和缓凝剂涂刷厚度不小于2mm,且需涂刷两次,两次涂刷时间间隔不少于20min。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中钢筋网钢筋的型号、数量、间距、尺寸、搭接长度及外露长度须符合施工图纸要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混凝土浇筑前须检查所有预埋件的固定工装不可有损坏、变形,浇筑时须避开预埋件和固定工装。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蒸汽养护的预养时间为1-3h,升温速率为10℃-20℃/h,降温速率不大于10℃/h,养护最高温度为60℃,持续养护时间4-8h,必须保证回弹仪检测混凝士抗压强度不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模板和模台上贴附脱模膜,并在膜上涂刷隔离剂,在拆模和脱模时利于构件与模具整体分离,并且不会损坏模具,降低了拆模难度,提高了预制构件的加工效率。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平模台表面和模板表面,确保无杂物和大颗粒物即可,将模板拼接固定在模台上,模板与模台间的定位销、磁盒等固定结构应固定牢固,接缝紧密,附带的埋件或工装定位准确、安装牢固,防止混凝土振捣成型时造成模具偏移或漏浆,在模台上表面贴附一层脱模膜,再将每块模板的内侧贴附一层脱模膜,脱模膜包括一层易撕纸层和一层塑料膜层,塑料膜层表面与易撕纸层之间涂设有胶水层,贴附脱模膜前可根据模台和模具尺寸裁剪好,贴附保证无明显缝隙即可;步骤二、在模台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在模板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缓凝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堆积,并且用抹布抹除或用海绵吸附多余脱模剂和缓凝剂,脱模剂和缓凝剂涂刷厚度不小于2mm,且需涂刷两次,两次涂刷时间间隔不少于20min;步骤三、核对钢筋下料尺寸,钢筋网钢筋的型号、数量、间距、尺寸、搭接长度及外露长度须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将钢筋纵横交错搭接在模板上形成钢筋网,除钢筋网边缘两排钢筋外采用梅花状绑扎,在钢筋网上摆放钢筋桁架,按梅花状布置好垫块,纵横向间距小于0.8m,并完成绑扎;步骤四、根据构件加工图,依次确定各类预埋件位置并划线定位,再将预埋件安装、固定牢固,浇筑前须检查所有预埋件的固定工装不可有损坏、变形,浇筑时须避开预埋件和固定工装;步骤五、将模台移至振动台上,采用混凝土输送机将混凝土运输至螺旋式布料机进行浇筑,浇筑后开启振动台,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并且无明显气泡溢出为止;步骤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两次抹平,压平高出模具上沿部分,并抹除毛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控制在3mm以内,待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时进行表面拉毛,拉毛要求平直、均匀、深度一致,保证在2mm左右;步骤七、将浇筑完成的预制构件构件移送至蒸养室进行蒸汽养护,预养时间为3h,升温速率为15℃/h,降温速率不大于10℃/h,养护温度为45℃,持续养护时间5h,必须保证回弹仪检测混凝士抗压强度不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步骤八、将养护后的预制构件构件移出拆模,构件出窑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超过25℃,先按顺序拆除模板,再撕下构件侧边脱模膜,最后采用吊装脱模,并撕下构件底面的脱模膜,若脱模膜有残留可打磨去除。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平模台表面和模板表面,确保无杂物和大颗粒物即可,将模板拼接固定在模台上,模板与模台间的定位销、磁盒等固定结构应固定牢固,接缝紧密,附带的埋件或工装定位准确、安装牢固,防止混凝土振捣成型时造成模具偏移或漏浆,在模台上表面贴附一层脱模膜,再将每块模板的内侧贴附一层脱模膜,脱模膜包括一层易撕纸层和一层塑料膜层,塑料膜层表面与易撕纸层之间涂设有胶水层,贴附脱模膜前可根据模台和模具尺寸裁剪好,贴附保证无明显缝隙即可;步骤二、在模台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在模板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缓凝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堆积,并且用抹布抹除或用海绵吸附多余脱模剂和缓凝剂,脱模剂和缓凝剂涂刷厚度不小于2mm,且需涂刷两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平模台表面和模板表面,将模板拼接固定在模台上,在模台上表面贴附一层脱模膜,再将每块模板的内侧贴附一层脱模膜;步骤二、在模台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在模板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缓凝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堆积,并且抹除或吸附多余脱模剂和缓凝剂;步骤三、核对钢筋下料尺寸,将钢筋纵横交错搭接在模板上形成钢筋网,除钢筋网边缘两排钢筋外采用梅花状绑扎,在钢筋网上摆放钢筋桁架,按梅花状布置好垫块,纵横向间距小于0.8m,并完成绑扎;步骤四、根据构件加工图,依次确定各类预埋件位置并划线定位,再将预埋件安装、固定牢固;步骤五、将模台移至振动台上,采用混凝土输送机将混凝土运输至螺旋式布料机进行浇筑,浇筑后开启振动台,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并且无明显气泡溢出为止;步骤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两次抹平,压平高出模具上沿部分,并抹除毛边,待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时进行表面拉毛;步骤七、将浇筑完成的预制构件移送至蒸养室进行蒸汽养护;步骤八、将养护后的预制构件移出拆模,先按顺序拆除模板,再撕下构件侧边脱模膜,最后采用吊装脱模,并撕下构件底面的脱模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构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清理水平模台表面和模板表面,将模板拼接固定在模台上,在模台上表面贴附一层脱模膜,再将每块模板的内侧贴附一层脱模膜;步骤二、在模台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脱模剂,在模板的脱模膜表面涂刷一层缓凝剂,涂刷均匀、无漏刷、无堆积,并且抹除或吸附多余脱模剂和缓凝剂;步骤三、核对钢筋下料尺寸,将钢筋纵横交错搭接在模板上形成钢筋网,除钢筋网边缘两排钢筋外采用梅花状绑扎,在钢筋网上摆放钢筋桁架,按梅花状布置好垫块,纵横向间距小于0.8m,并完成绑扎;步骤四、根据构件加工图,依次确定各类预埋件位置并划线定位,再将预埋件安装、固定牢固;步骤五、将模台移至振动台上,采用混凝土输送机将混凝土运输至螺旋式布料机进行浇筑,浇筑后开启振动台,振捣至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并且无明显气泡溢出为止;步骤六、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两次抹平,压平高出模具上沿部分,并抹除毛边,待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时进行表面拉毛;步骤七、将浇筑完成的预制构件移送至蒸养室进行蒸汽养护;步骤八、将养护后的预制构件移出拆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裕华谢玉林席亚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现代建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