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后护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护理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手术后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护理外科手术后的病人是一项十分麻烦的工作,而骨折又是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膝关节、踝关节的骨折以及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除了需要手术治疗外,还需要长期的卧床休养才能完全康复,在卧床休息的时候还需要将伤患处抬高,以便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预防静脉血栓等的形成。而现有的护理架如公开号为CN202933148U的骨科术后护理架,包括固定夹、定位轴和支杆,在支杆前端设有伸缩杆,伸缩杆前端设有肢体托。在给病人进行骨折手术护理时,将固定夹夹持在床板上固定,患肢搭在肢体托上,调节伸缩杆即可。但是这种护理架只能进行高度调节,而且也只能对一个患肢进行护理,如果是两条腿都受伤就无法同时进行护理,必须要两个这样的装置配合使用才行。因此现有技术需要一种可以同时对两个患肢进行护理的护理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手术后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护理架只能对一个患肢进行护理的问题。本技术的方案为:一种手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夹、支杆和肢体托,所述支杆为转动连接在固定夹上的竖管,所述支杆内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夹、支杆和肢体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为转动连接在固定夹上的竖管,所述支杆内设有两个竖向排列的滑动腔,两个所述滑动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均设有向外凸出的按压块,所述滑动腔上贯穿有若干个与按压块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竖直分布在滑动腔上;所述肢体托有两个,肢体托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动杆的上部且与滑动杆连接,肢体托朝向远离滑管的方向延伸,所述肢体托纵截面为贴合患肢的U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后护理装置,包括固定夹、支杆和肢体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为转动连接在固定夹上的竖管,所述支杆内设有两个竖向排列的滑动腔,两个所述滑动腔内分别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均设有向外凸出的按压块,所述滑动腔上贯穿有若干个与按压块配合使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竖直分布在滑动腔上;所述肢体托有两个,肢体托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滑动杆的上部且与滑动杆连接,肢体托朝向远离滑管的方向延伸,所述肢体托纵截面为贴合患肢的U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上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云兰,王国湘,龙智,
申请(专利权)人:施秉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