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頔专利>正文

一种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224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37
一种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它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骼手术用装置。解决了现有用于开放式楔形截骨的截骨导板自身定位困难、导向精度不高、稳定性不高、干扰手术操作、尺寸过大、结构复杂等问题。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内表面与手术区域骨骼表面相吻合,设有定位边缘、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外表面设有克氏针导套、角度标记孔和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对自身准确定位,且定位方法不增加手术创伤,易于术者操作。实现导向时在方向、深度、角度方面均具有良好精度;保证良好的稳固性,不至因手术操作时的受力造成变形或位移,影响定位精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遮挡手术视野,体积小,能够放置在较小的切口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骨骼手术用装置。
技术介绍
开放式楔形截骨术是一种校正关节内外翻的手术方法,核心思想是通过截骨、撑开,在骨骼中形成楔形开口,改变骨骼角度,以纠正畸形。截骨可能为单平面或双平面,且截骨时并不将骨骼截断,而是保留一层骨骼在后续撑开过程中作为旋转轴(又称合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确定位截骨平面位置,截骨深度和两个旋向的撑开角度,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截骨导板绝大部分是为专门手术设计,不适用于开放式楔形截骨,而现有用于开放式楔形截骨的截骨导板设计都不尽如人意,例如:缺陷1、自身定位困难:一种截骨手术器械(CN107753088Λ)中只提及“确保有足够面积贴附骨头表面”,为利用导板表面与骨骼表面贴合实现定位。但由于不可能将骨骼表面附着的软组织完全剔除,无法准确贴合,且开放式楔形截骨术所在部位骨骼通常较为平滑,不同位置差异较小,找到准确的配合位置非常困难,导致其使用上面临很大不便。而为提高定位精度,实施时只能增大导板面积,必然增大手术创伤。一种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辅助工具(CN107320153Λ)中除使用贴合法定位外,还使用定位爪定位,但该文献提及的定位基准在手术时均不暴露,隔着软组织定位精度低,且定位爪伸出手术切口外较远,需要牵拉切口,同样增加手术创伤,且易造成感染等其他问题。用于计划和执行截骨术的方法和系统(CN104869918B)中无法独立完成自身定位,需要整套导航系统支持,使用不便,成本也非常高。缺陷2、导向精度不高:一种截骨手术器械(CN107753088A)中通过导向槽完成导向,并通过观察锯片刻度或标记与槽壁外表面平齐确定深度,若是肥胖患者,手术切口较深,则存在观察不便、难以精确定位的问题。一种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辅助工具(CN107320153A)中未提及深度如何确定,完全需依靠术者的经验;且撑开时不能区分两轴旋转,容易造成撑开不准。一种能够准确定位胫骨高位截骨的导航装置及其制备方法(CN105877807Λ)和组合式截骨手术导板(CN104490451B)则同样在使用时不能约束手术深度和撑开角度,无法达到准确导向的目的。缺陷3、稳定性不高:一种截骨手术器械(CN107753088A)中导板在截骨操作时分为两块,此时单块与骨骼的接触面积减小,稳定性下降,容易在手术操作中受力发生位移,影响精度。缺陷4、干扰手术操作:一种截骨手术器械(CN107753088A)中导板上延伸出两个臂连接两个对位穿孔,而一种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辅助工具(CN107320153A)也要有多个定位爪伸出。因此在手术操作时,均容易遮挡术者视线,干涉器械,降低了工具的实用性。此外,由于导板上需要空间安置此类附属物,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导板的尺寸,使得导板置入切口困难。缺陷5、尺寸过大:用于为开放楔形截骨术中在骨头中形成楔形开口的装置(CN101155559B)其体积明显过大,需要大切口方能置入,使其实用性显著降低。缺陷6、结构复杂:用于为开放楔形截骨术中在骨头中形成楔形开口的装置(CN101155559B)结构极其复杂,由多个专用零部件组合,在手术中容易操作失误,而且降低手术效率,增加患者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用于开放式楔形截骨的截骨导板自身定位困难、导向精度不高、稳定性不高、干扰手术操作、尺寸过大、结构复杂等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本技术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内表面与手术区域骨骼表面相吻合,该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设有定位边缘(2)、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外表面设有克氏针导套、角度标记孔(5)和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克氏针导套的数量≥3个,其中至少2个克氏针导套为引导孔(3-1),引导孔(3-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且均与虚拟轴线垂直;其中至少1个克氏针导套为定位孔(3-2),定位孔(3-2)不在引导孔(3-1)的连线上;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分别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的连线与引导孔(3-1)的连线垂直;角度标记孔(5)的数量≥3个,且不共线,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本技术通过多种导向和定位方式的巧妙组合,以及传统功能结构的多功能化,弥补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了一体化小体积、结构简单无附属物、高精度、全功能的截骨导板。可完成简单有效的自身定位和稳定紧固,并实现对截骨位置、方向、深度及两个方向旋转角度精确控制。本技术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对自身准确定位,且定位方法不增加手术创伤,易于术者操作。实现导向时在方向、深度、角度方面均具有良好精度。实现导向时保证良好的稳固性,不至因手术操作时的受力造成变形或位移,影响定位精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遮挡手术视野,不与手术器械干涉,对手术操作不形成干扰,避免增加术者负担。体积小,能够放置在较小的切口中。远端截骨术中的相关术语:水平截骨面:将骨骼断开为上下两部分的截骨面,实际截骨时不将骨骼彻底截断,保留一层骨骼作为合页。上升截骨面:只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出现,将骨骼断开为左右两部分的截骨面,根据手术学原理,与水平截骨面间夹角为110°左右(如图1所示)。虚拟轴线为水平截骨后,骨骼保留部分与截断部分的边缘线。根据手术学原理,虚拟轴线应为一条直线,在撑开时,截骨切口两侧应以虚拟轴线为轴张开成楔形。撑开角度:撑开至达到预定校正效果时,截骨切口上下两面的夹角。达到适当撑开角度,是手术的目标。撑开距离:达到预定撑开角度时,楔形开口指定位置的宽度。可通过测量撑开距离计算得出撑开角度,撑开距离与测量位置有关(如图2所示)。截骨深度:截骨时,摆锯沿与虚拟轴线垂直的方向插入骨骼,至抵达虚拟轴线所前进的距离。撑开位置:撑开水平截骨面的施力位置,撑开位置施力截骨面受力均匀,只以虚拟轴线为轴张开,不会产生其他方向上的转动。以上线、面的位置和角度值均基于三维断层扫描恢复的骨骼三维模型,根据医学理论指导术前规划计算得出。撑开位置可根据合页形状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计算得出。附图说明图1为远端截骨术水平截骨面与上升截骨面位置示意图;图2为远端截骨术撑开角度与撑开距离位置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3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内表面与手术区域骨骼表面相吻合,该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设有定位边缘2、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外表面设有克氏针导套、角度标记孔5和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克氏针导套的数量≥3个,其中至少2个克氏针导套为引导孔3-1,引导孔3-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且均与虚拟轴线垂直;其中至少1个克氏针导套为定位孔3-2,定位孔3-2不在引导孔3-1的连线上;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分别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的连线与引导孔3-1的连线垂直;角度标记孔5的数量≥3个,且不共线,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本实施方式克氏针导套的导向孔为圆形或棱形,克氏针导套长度为10~70mm,克氏针导套的壁厚不小于2mm。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之间的间距为5~35mm;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中心的连线称为撑开线。本实施方式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材质为尼龙、PEEK、PMMΛ、光敏树脂、不锈钢或钛合金,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该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内表面与手术区域骨骼表面相吻合,其特征在于该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设有定位边缘(2)、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外表面设有克氏针导套、角度标记孔(5)和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克氏针导套的数量≥3个,其中至少2个克氏针导套为引导孔(3‑1),引导孔(3‑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且均与虚拟轴线垂直;其中至少1个克氏针导套为定位孔(3‑2),定位孔(3‑2)不在引导孔(3‑1)的连线上;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分别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的连线与引导孔(3‑1)的连线垂直;角度标记孔(5)的数量≥3个,且不共线,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该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内表面与手术区域骨骼表面相吻合,其特征在于该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设有定位边缘(2)、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外表面设有克氏针导套、角度标记孔(5)和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克氏针导套的数量≥3个,其中至少2个克氏针导套为引导孔(3-1),引导孔(3-1)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且均与虚拟轴线垂直;其中至少1个克氏针导套为定位孔(3-2),定位孔(3-2)不在引导孔(3-1)的连线上;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分别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两个撑开位置标记孔(6)的连线与引导孔(3-1)的连线垂直;角度标记孔(5)的数量≥3个,且不共线,位于引导孔(3-1)连线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放式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頔陈广俊耿硕王大为王烜王跃华潘熙文郭瑞
申请(专利权)人:吴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