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志鹏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13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涉及重工业金属冶炼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回收利用率不高以及烟气中的金屑和CO会排入空中的问题。该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包括防滑地脚、承重托架、控制器、冶金炉腔、排烟机构、进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改进后可实现烟气的回流以便进行废物回收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离心除尘装置产生的离心力可将随烟气飘散的金屑分离出来并使其落回冶金炉腔,以保证转底炉的冶金率,然后配合板翅式隔板的多层过滤设计可达到烟气环保排放,有利于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A Flue Gas Heat Exchanger for Metallurgical Bottom Furnace with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
,特别的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转底炉运用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重工业的金属冶炼中,其内部温度可高达千度以上,且冶炼过程中会产生烟气,烟气的温度达1000多度,在排出时需进行混冷风换热处理。虽然冶金用转底炉技术日臻完善,但仍有以下不足亟待解决:1、转底炉运作时耗能特别大,而排出的烟气含有大量的热能,只是换热处理仍会浪费大部分热能,且排出的烟气温度仍然很高,加重工作人员的生理负担,不利于工作人员作业。2、转底炉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特别是金屑和CO,金屑会随着烟气排出,导致冶金率降低,且冶金用转底炉排出的烟气中CO含量很高,尽管转底炉自身的过滤系统能过滤一部分,但仍有少量CO排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并增加工作人员CO中毒率,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回收利用率不高以及烟气中的金屑和CO会排入空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包括防滑地脚、承重托架、控制器、冶金炉腔、排烟机构、进料口、警报器、观察口、防护门、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托架底部四角处分别设有“T”型防滑地脚,且两者嵌合连接,所述冶金炉腔通过电弧焊的方式卡合安装于承重托架上端内部,所述控制器左端焊接安设于承重托架上端,并位于冶金炉腔右端,所述排烟机构共设有两个,且下端通过贯穿的方式安装于冶金炉腔上端内部,所述进料口焊接安装于冶金炉腔前端表面,所述警报器下端通过电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冶金炉腔左端,所述观察口镶嵌安装于冶金炉腔前端,并位于进料口下端,所述防护门活动安装于冶金炉腔前端表面,所述动力装置扣合安装于承重托架内部下端,且上端与冶金炉腔下端嵌合连接;所述排烟机构包括以下结构:排烟上腔、离心除尘装置、加热装置、排烟下腔、回流腔、烟气进出口,所述排烟上腔下端与离心除尘装置上端卡合连接,所述排烟下腔位于离心除尘装置下端,所述加热装置内嵌安设于排烟下腔内部,所述回流腔扣合安装于排烟下腔下端,所述烟气进出口与回流腔边缘镶嵌连接。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烟上腔包括排烟管口、冷风进口、反弹挡盖、板翅式隔板,所述排烟管口内设有多个板翅式隔板,且板翅式隔板两两贴合,所述冷风进口和反弹挡盖均设于多个板翅式隔板两两相贴形成的缝隙中。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板翅式隔板包括吸附网、植物精油块、主心板、复合活性炭过滤网、生石灰干燥层,所述主心板上下两端均嵌合安装有植物精油块,所述复合活性炭过滤网与植物精油块嵌合连接,所述吸附网与复合活性炭过滤网卡合连接,所述生石灰干燥层与吸附网嵌合连接。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离心除尘装置包括静电集尘网、旋转风叶、除尘腔、楠木压板,所述静电集尘网与旋转风叶上端卡合连接,且两者均位于除尘腔内部,所述楠木压板嵌合安装于除尘腔内部底端。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撑板、通气孔、密封橡胶垫、发热管、安装传热管,所述支撑板嵌合安装于楠木压板下端,所述通气孔内嵌安设于支撑板左右两端内部,所述安装传热管扣合安装于支撑板下端,所述密封橡胶垫内嵌安装于支撑板内部,所述发热管位于密封橡胶垫下端,且上端与安装传热管内部上端嵌合连接。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冷风进口为贯通结构,而反弹挡盖为封死结构,冷风从冷风进口进入到排烟机构内部实现烟气换热处理,而烟气流向反弹挡盖受阻后回流到冶金炉腔内部。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楠木压板为镂空抛光面设计,且镂空孔设有多个并镶嵌安装于楠木压板表面。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静电集尘网、旋转风叶以及支撑板均与转底炉电连接。作为本实施案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通气孔为上下两端宽中间窄结构。(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该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利用排烟上腔半通风半封闭式设计,可实现烟气从烟气进出口进入流到排烟上腔受阻后回流,并与冷风混合一同经过加热装置然后吹向含金球团,以实现物料的循环干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有效降低转底炉的耗能量。2、本专利技术中,该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利用板翅式隔板正反面均设有吸附网、植物精油块、复合活性炭过滤网以及生石灰干燥层,生石灰干燥层可吸收烟气中的水蒸气,吸附网可吸附粉尘颗粒,复合活性炭过滤网可吸附住CO分子,有效除去烟气中的CO,且也可除色去味,更有利于环保,而植物精油块受热熔化后散发的气味可清新烟气,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3、本专利技术中,该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通过离心除尘装置产生的离心力以分离出随烟气流动的金屑,防止金屑被烟气带出转底炉外,有效保证了转底炉的冶金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排烟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排烟上腔的俯视结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板翅式隔板的局部侧视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离心除尘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防滑地脚1、承重托架2、控制器3、冶金炉腔4、排烟机构5、排烟上腔51、排烟管口511、冷风进口512、反弹挡盖513、板翅式隔板514、吸附网5141、植物精油块5142、主心板5143、复合活性炭过滤网5144、生石灰干燥层5145、离心除尘装置52、静电集尘网521、旋转风叶522、除尘腔523、楠木压板524、加热装置53、支撑板531、通气孔532、密封橡胶垫533、发热管534、安装传热管535、排烟下腔54、回流腔55、烟气进出口56、进料口6、警报器7、观察口8、防护门9、动力装置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防滑地脚1、承重托架2、控制器3、冶金炉腔4、排烟机构5、进料口6、警报器7、观察口8、防护门9、动力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托架2底部四角处分别设有“T”型防滑地脚1,且两者嵌合连接,所述冶金炉腔4通过电弧焊的方式卡合安装于承重托架2上端内部,所述控制器3左端焊接安设于承重托架2上端,并位于冶金炉腔4右端,所述排烟机构5共设有两个,且下端通过贯穿的方式安装于冶金炉腔4上端内部,所述进料口6焊接安装于冶金炉腔4前端表面,所述警报器7下端通过电连接的方式安装于冶金炉腔4左端,所述观察口8镶嵌安装于冶金炉腔4前端,并位于进料口6下端,所述防护门9活动安装于冶金炉腔4前端表面,所述动力装置10扣合安装于承重托架2内部下端,且上端与冶金炉腔4下端嵌合连接;所述排烟机构5包括以下结构:排烟上腔51、离心除尘装置52、加热装置53、排烟下腔54、回流腔55、烟气进出口56,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包括防滑地脚(1)、承重托架(2)、控制器(3)、冶金炉腔(4)、排烟机构(5)、进料口(6)、警报器(7)、观察口(8)、防护门(9)、动力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托架(2)坐落于防滑地脚(1)上端,所述冶金炉腔(4)位于承重托架(2)上端内部,所述控制器(3)安设于承重托架(2)上端,所述排烟机构(5)安装于冶金炉腔(4)上端,所述进料口(6)位于冶金炉腔(4)前端表面,所述警报器(7)安装于冶金炉腔(4)左端,所述观察口(8)安设于冶金炉腔(4)前端,并位于进料口(6)下端,所述防护门(9)安装于冶金炉腔(4)前端表面,所述动力装置(10)位于承重托架(2)内部下端,并安装于冶金炉腔(4)下端;所述排烟机构(5)包括以下结构:排烟上腔(51)、离心除尘装置(52)、加热装置(53)、排烟下腔(54)、回流腔(55)、烟气进出口(56),所述排烟上腔(51)下端与离心除尘装置(52)相连接,所述排烟下腔(54)位于离心除尘装置(52)下端,所述加热装置(53)安设于排烟下腔(54)内部,所述回流腔(55)安装于排烟下腔(54)下端,所述烟气进出口(56)与回流腔(55)边缘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包括防滑地脚(1)、承重托架(2)、控制器(3)、冶金炉腔(4)、排烟机构(5)、进料口(6)、警报器(7)、观察口(8)、防护门(9)、动力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托架(2)坐落于防滑地脚(1)上端,所述冶金炉腔(4)位于承重托架(2)上端内部,所述控制器(3)安设于承重托架(2)上端,所述排烟机构(5)安装于冶金炉腔(4)上端,所述进料口(6)位于冶金炉腔(4)前端表面,所述警报器(7)安装于冶金炉腔(4)左端,所述观察口(8)安设于冶金炉腔(4)前端,并位于进料口(6)下端,所述防护门(9)安装于冶金炉腔(4)前端表面,所述动力装置(10)位于承重托架(2)内部下端,并安装于冶金炉腔(4)下端;所述排烟机构(5)包括以下结构:排烟上腔(51)、离心除尘装置(52)、加热装置(53)、排烟下腔(54)、回流腔(55)、烟气进出口(56),所述排烟上腔(51)下端与离心除尘装置(52)相连接,所述排烟下腔(54)位于离心除尘装置(52)下端,所述加热装置(53)安设于排烟下腔(54)内部,所述回流腔(55)安装于排烟下腔(54)下端,所述烟气进出口(56)与回流腔(55)边缘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的冶金用转底炉烟气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上腔(51)包括排烟管口(511)、冷风进口(512)、反弹挡盖(513)、板翅式隔板(514),所述排烟管口(511)内设有多个板翅式隔板(514),所述冷风进口(512)和反弹挡盖(5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陈志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