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10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上具有手柄,手柄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上盖,底座和上盖共同围成空腔,空腔内设有发光体,发光体上具有导光罩,上盖的对应导光罩的位置开设有可供导光罩穿出的通孔,导光罩与通孔之间过盈配合,从而提高了导光罩的稳定性。

Cooking pots and p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锅具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锅具。
技术介绍
烹饪锅具是厨房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人们常用其来煮饭、炒菜、烧水等。现有技术的烹饪锅具主要包括:锅体和盖设在锅体上的锅盖,锅盖上具有手柄。手柄具体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上盖,底座和上盖共同围成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发光体,通过发光体进行照明指示或者功能指示等。为了使发光体发出的光线效果更加明显,现有技术通过在发光体上设置导光罩,通过导光罩进行导光,且在上盖开设可供导光罩穿过的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导光罩的外轮廓尺寸。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上盖的可供导光罩穿过的通孔的尺寸大于导光罩的外轮廓尺寸,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或者移动锅盖时,导光罩容易在通孔中晃动,甚至掉落,影响导光效果,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烹调锅具,能够提高导光罩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上具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上盖,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共同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上具有导光罩,所述上盖的对应所述导光罩的位置开设有可供所述导光罩穿出的通孔,所述导光罩与所述通孔之间过盈配合。本技术的烹饪锅具,通过将导光罩与通孔过盈配合,使得导光罩不会在通孔中晃动,提高了导光罩的稳定性,保证了导光效果,而且,无需其他零部件或者介质即可实现导光罩与通孔的紧配,减小了安装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另外,导光罩与通孔之间紧配,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汽、灰尘等从导光罩与通孔之间进入至手柄中,避免手柄中的发光体等器件受潮或受脏污影响而损坏等情况发生。可选的,所述导光罩包括第一导光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光段顶部的第二导光段,所述第二导光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光段的外径;所述通孔包括第一孔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孔段顶部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孔径,以使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形成支撑台阶;所述导光罩在所述上盖上安装到位后,所述第一导光段的部分穿设在所述第一孔段中,所述第二导光段穿设在所述第二孔段中,所述第二导光段的底面支撑在所述支撑台阶上。这样可通过通孔内壁上的支撑台阶对导光罩进行支撑,提高了装配的方便性和导光罩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光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过盈配合。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光段包括第二导向段和第二紧配段,所述第二导向段连接在所述第二紧配段的顶端和/或底端;所述第二紧配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这样不仅能够方便地导光罩伸入至通孔中,且可保证导光罩与通孔的紧配。可选的,所述第二紧配段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紧配段的横截面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二紧配段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均为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孔段的中轴线的方向上的横截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可选的,所述第二紧配段和所述第二导向段之间平滑过渡。这样提高了导光罩的外观美感。可选的,所述导光罩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导光段顶部的第三导光段,所述第三导光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导光段的外径,所述第三导光段显露在所述通孔外。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导光效果。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光段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过盈配合。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光段包括第一导向段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向段顶部的第一紧配段;所述第一紧配段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外径。可选的,所述第一紧配段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一紧配段的横截面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紧配段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均为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孔段的中轴线的方向上的横截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段与所述第一紧配段之间平滑过渡。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光段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过盈配合,且所述第二导光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间隙配合;或者,所述第一导光段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过盈配合,且所述第二导光段与所述第二孔段之间间隙配合。可选的,所述上盖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凹槽,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上覆盖有硅胶件,所述硅胶件的底面开设有可供所述导光罩伸入的第二凹槽;所述导光罩包括第三导光段时,所述第三导光段伸入至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三导光段与所述第二凹槽过盈配合;所述第三导光段的高度不小于2mm。通过设置硅胶件,在保证透光效果的基础上,对导光罩进行有效保护,且提高了锅盖的外观美感;通过使导光罩伸入第二凹槽中,进一步提高了导光罩的稳定性。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锅盖的爆炸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导光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导光罩的侧视结构图一;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导光罩的侧视结构图二;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上盖的俯视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上盖中安装有导光罩时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图7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导光罩的仰视图;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底座的俯视结构图;图12为图11中A-A向的结构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上盖和底座之间的硅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上盖的俯视结构图;图1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覆盖在上盖上的硅胶件的仰视结构图;图1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上盖安装有导光罩时的俯视结构图;图1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上盖、导光罩和硅胶件的结构爆炸图;图1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手柄的上盖和导光罩安装在一起时的俯视结构图;图1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覆盖在上盖上的硅胶件的仰视结构图;图2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饪锅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烹调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手柄;11—上盖;110—第一凹槽;111—通孔;112—第一螺孔;113—第一孔段;114—第二孔段;115—支撑台阶;12—底座;121—支撑台阶;122—第二螺孔;2—发光体;3—硅胶件;30—凸起;31—第二凹槽;311—槽底;4—导光罩;41—第一导光段;41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100),所述锅盖(100)上具有手柄(1),所述手柄(1)包括底座(12)和连接在所述底座(12)上的上盖(11),所述底座(12)和所述上盖(11)共同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发光体(2),所述发光体(2)上具有导光罩(4),所述上盖(11)的对应所述导光罩(4)的位置开设有可供所述导光罩(4)穿出的通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罩(4)与所述通孔(111)之间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5.14 CN 20182071297081.一种烹饪锅具,包括锅体和锅盖(100),所述锅盖(100)上具有手柄(1),所述手柄(1)包括底座(12)和连接在所述底座(12)上的上盖(11),所述底座(12)和所述上盖(11)共同围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发光体(2),所述发光体(2)上具有导光罩(4),所述上盖(11)的对应所述导光罩(4)的位置开设有可供所述导光罩(4)穿出的通孔(11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罩(4)与所述通孔(111)之间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罩(4)包括第一导光段(41)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导光段(41)顶部的第二导光段(42),所述第二导光段(4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光段(41)的外径;所述通孔(111)包括第一孔段(113)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孔段(113)顶部的第二孔段(114),所述第二孔段(114)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113)的孔径,以使所述通孔(111)的孔壁上形成支撑台阶(115);所述导光罩(4)在所述上盖(11)上安装到位后,所述第一导光段(41)的部分穿设在所述第一孔段(113)中,所述第二导光段(42)穿设在所述第二孔段(114)中,所述第二导光段(42)的底面支撑在所述支撑台阶(11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段(42)与所述第二孔段(114)之间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光段(42)包括第二导向段(422)和第二紧配段(421),所述第二导向段(422)连接在所述第二紧配段(421)的顶端和/或底端;所述第二紧配段(421)与所述第二孔段(114)之间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导向段(422)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114)的孔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配段(421)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段(114)的横截面的第一方向上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紧配段(421)的横截面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孔段(114)的横截面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二紧配段(421)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孔段(114)的横截面均为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孔段(114)的中轴线的方向上的横截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勇金振卫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