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09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和静脉针,所述的瓶塞穿刺器、滴斗和静脉针依次经导管相连接,所述的滴斗为轴线水平设置的柱形空腔结构,滴斗上有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匹配的可转动的扇形盘,所述扇形盘的圆心角朝下且大于度,扇形盘的外缘面与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所述扇形盘的重心靠近其自身的任一侧面,扇形盘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转动使所述与重心对应的任一侧面向下偏转,则另一侧面随即向上偏转并高于扇形盘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人为操作即可完成自动断流以实现防回血功能,换药后自动开启出液口而继续输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特别是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
技术介绍
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品,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液体高度产生的压力将药液压入静脉,实现静脉输液,在各种疾病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输液器均是不可缺少的必备耗材。然而,现有的输液器虽可满足基本输液需求,但由于依赖于液体压力,当药液输尽而不能及时拔针或更换药液时,液位高度下降导致压力降低将会发生回血现象;尽管回血本身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却会严重影响患者情绪,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导致自身血压进一步升高而加剧回血情况,并由此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此外,当药液将尽导致压力不足时,还会出现滴斗下方输液管中进入空气的情况,当更换药液继续输液后,输液管中的空气难以完全排出,也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及焦虑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以解决现有输液器液位高度下降后导致的回血问题,并避免滴斗下方的输液管中进入空气,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护理体验。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瓶塞穿刺器、滴斗和静脉针,所述的瓶塞穿刺器、滴斗和静脉针依次经导管相连接,所述的滴斗为轴线水平设置的柱形空腔结构,滴斗上有置于其上部的进液口和置于其下部的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导管,所述的滴斗上有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匹配的可沿滴斗的轴线转动的扇形盘,所述扇形盘的圆心角朝下且大于度,扇形盘的外缘面与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所述扇形盘的重心靠近其自身的任一侧面,扇形盘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转动使所述与重心对应的任一侧面向下偏转,则另一侧面随即向上偏转并高于扇形盘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从而保证在扇形盘将滴斗下部的出液口阻挡的情况下使液体流向扇形盘的一侧,当滴斗内经其上部进液口滴入液体时,液体滴于所述另一侧面上并沿该侧面滑落至空腔内,所述任一侧面受到液体逐渐增大的压力使扇形盘产生偏转而逐渐将滴斗下部的出液口开启,液体经出液口流出而进入静脉针。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无需人为操作即可完成自动断流以实现防回血功能,换药后自动开启出液口而继续输液,同时,扇形盘关闭出液口时,静脉压力对扇形盘产生的径向压力无法使扇形盘转动,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稳定可靠的防回血效果,患者看不到回血现象,可大大减轻其内心的恐慌感和焦虑感,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有利于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治疗和康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作输液时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瓶塞穿刺器1、滴斗2和静脉针3,所述的瓶塞穿刺器1、滴斗2和静脉针3依次经导管4相连接,所述的滴斗2为轴线水平设置的柱形空腔结构,滴斗2上有置于其上部的进液口和置于其下部的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连接导管4,所述的滴斗2上有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匹配的可沿滴斗2的轴线转动的扇形盘5,所述扇形盘5的圆心角朝下且大于90度,扇形盘5的外缘面与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所述扇形盘5的重心靠近其自身的任一侧面,扇形盘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转动使所述与重心对应的任一侧面向下偏转,则另一侧面随即向上偏转并高于扇形盘5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从而保证在扇形盘5将滴斗2下部的出液口阻挡的情况下使液体流向扇形盘5的一侧,当滴斗2内经其上部进液口滴入液体时,液体滴于所述另一侧面上并沿该侧面滑落至空腔内,所述任一侧面受到液体逐渐增大的压力使扇形盘5产生偏转而逐渐将滴斗2下部的出液口开启,液体经出液口流出而进入静脉针3。作为优选,所述的滴斗2上有通气孔6,当滴斗2内液位高度高于通气孔6时,液体的压力作用使扇形盘5产生偏转;通气孔6的排气效果利于滴斗2的前期储液;当液位高于通气孔6时,滴斗2内外维持稳定压力差使滴斗2内的液体流出速度与滴入速度相一致,避免液体不断快速进入滴斗导致输液速度过快;同时,当滴斗2上部不再滴入液体时,由于通气孔6与外部大气连通,因此不会阻碍滴斗2内的液体在自身重力下继续向下流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扇形盘5的材质为医疗级尼龙,由于尼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因此可使扇形盘5与空腔之间兼备优异的密封性和滑动性,从而实现扇形盘5的外缘面与空腔内壁间的滑动密封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扇形盘5上有配重块7,配重块7用于改变扇形盘5的重心位置,且可避免扇形盘5的重量较轻而可能导致的扇形盘5的复位转动不及时或失效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的滴斗2上有置于空腔内并与扇形盘5的两个侧面分别对应的两个限位凸起8,限位凸起8用于限定扇形盘5的转动区间,防止扇形盘5在运输过程中意外转动或使用过程中转动过量而导致功能异常。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管4上有流量调节器,便于对输液速度进行进一步调节。作为优选,所述的滴斗2上有置于滴斗2外部并与通气孔6连通的空气过滤器9,防止空气中的病菌和有害物进入滴斗2内部。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参加附图1,将瓶塞穿刺器1插入已悬挂好的医药瓶上,药液向下流动进入滴斗2内,由于扇形盘5的重心偏移使其左侧面较高而形成坡面,因此药液滴于该坡面后沿坡面下滑而流向扇形盘5的右侧,此时扇形盘5的圆弧外缘面阻挡于出液口位置,因此药液无法向下流动而聚集于滴斗2内;药液在扇形盘5的右侧不断汇聚对扇形盘5产生一定的侧向压力,当扇形盘5右侧的液体压力克服扇形盘5的重力时,扇形盘5被液体推动而产生顺时针偏转,则扇形盘5的的圆弧外缘面逐渐与出液口错开而失去对出液口的阻挡作用,药液进出液口向下流动而进入静脉针3内;此时可借助流量调节器进行阻流,然后将静脉针插入患者静脉,打开流量调节器,则药液被输送至患者静脉中。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滴斗2内的液位高度高于通气孔6,故滴斗2内外维持稳定压力差使滴斗2内的液体流出速度与滴入速度相一致,滴斗2内的液位高度维持在当前状态不变也即液体压力不变,扇形盘5无法复位转动,从而实现输液过程的连续性。当然,也可按照现有的莫非氏滴管结构,将通气孔6设置于滴斗2的上方,同样可使滴斗2内外维持稳定的压力差。当医药瓶中的药液用尽时,滴斗2内不再滴入新的药液,因此其内部液位开始下降,当液位降低至液体压力不足以克服扇形盘5的重力时,扇形盘5开始逆时针转动并逐渐复位,从而使扇形盘5的圆弧外缘面将出液口再次阻挡,此时滴斗与患者静脉之间处于闭路状态,药液不再进入静脉,而由于静脉中的血液压力对扇形盘5产生的径向压力无法使扇形盘5转动,故而无法推开扇形盘5而产生回流;此时只需安心等待医护人员进行换药或拔针即可。当换药结束后,医药瓶中的液体再次进入滴斗2使液位升高,则扇形盘5再次产生顺时针偏转使输液过程得以继续。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无需人为操作即可完成自动断流以实现防回血功能,换药后自动开启出液口而继续输液,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同时,扇形盘关闭出液口时,静脉压力对扇形盘产生的径向压力无法使扇形盘转动,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稳定可靠的防回血效果,使患者看不到回血现象,减轻其内心的恐慌感和焦虑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滴斗(2)和静脉针(3),所述的瓶塞穿刺器(1)、滴斗(2)和静脉针(3)依次经导管(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斗(2)为轴线水平设置的柱形空腔结构,滴斗(2)上有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匹配的可转动的扇形盘(5),所述扇形盘(5)的圆心角朝下且大于90度,扇形盘(5)的外缘面与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所述扇形盘(5)的重心靠近其自身的任一侧面,扇形盘(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转动使所述与重心对应的任一侧面向下偏转,则另一侧面随即向上偏转并高于扇形盘(5)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包括瓶塞穿刺器(1)、滴斗(2)和静脉针(3),所述的瓶塞穿刺器(1)、滴斗(2)和静脉针(3)依次经导管(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滴斗(2)为轴线水平设置的柱形空腔结构,滴斗(2)上有置于空腔内并与空腔匹配的可转动的扇形盘(5),所述扇形盘(5)的圆心角朝下且大于90度,扇形盘(5)的外缘面与空腔的内壁滑动密封接触;所述扇形盘(5)的重心靠近其自身的任一侧面,扇形盘(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产生转动使所述与重心对应的任一侧面向下偏转,则另一侧面随即向上偏转并高于扇形盘(5)的轴线所在的水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回血功能的医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冲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