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689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包括水池,水池设有水处理区,水处理区隔开成第一水处理区和第二水处理区,第一水处理区设有初级沉淀净化区和水质生物净化区,在第二水处理区也设有水质生物净化区,初级沉淀净化区种植深水植物,在水质生物净化区设置水生植物‑藻‑菌共生系统,提高根际及非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微生物尤其是异养微生物对底泥和水体水质净化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集约化养殖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稳定的水质,克服水产养殖系统水处理不全面,pH不稳定等缺陷,避免蓝藻等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对水产养殖产品污染导致的土腥味,实现集约化循环水养殖的零排放,对工厂化养殖和集约化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A Bionic Purification System for Recycling Aqua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水质生物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水产养殖模式为开放式养殖模式或半开放式养殖模式,由于缺乏水处理专用设施,水质和温度调节主要靠定期的大量换水实现的,养殖废水的排放不仅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也构成了对环境资源的危害。尽管国内外学者研发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RAS)和基于RAS结构的温室工厂化养殖系统,但是由于设备昂贵、运行成本高昂,加上反硝化功能不健全,造成硝酸盐富集,有时会高达100mg/L以上,而且pH升高,增加NH3的毒性,对养殖品种构成较大的危害,需要大量换水或添加生石灰以维持系统正常运转,从而导致水质不稳定,养殖成本较高,温室养殖门槛居高不下,多数设施形同虚设,难以得到推广。近年来,国内开始推广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利用集装箱作为养殖的载体,养殖废水排入种植水草的池塘,经过水草光合作用净化水质后,泵入集装箱,形成不间断的循环水养殖。由于水草水处理效率的局限性,需要配备500-1000倍的池塘水草净化池净化集装箱养殖的污水和污物,净化池塘面积大,环境可控性差,该方法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包括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设有水处理区,所述水处理区通过隔断隔开成第一水处理区和第二水处理区,在第一水处理区设有初级沉淀净化区和水质生物净化区,在第二水处理区也设有水质生物净化区,在初级沉淀净化区种植深水植物,在水质生物净化区设置水生植物‑藻‑菌共生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包括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设有水处理区,所述水处理区通过隔断隔开成第一水处理区和第二水处理区,在第一水处理区设有初级沉淀净化区和水质生物净化区,在第二水处理区也设有水质生物净化区,在初级沉淀净化区种植深水植物,在水质生物净化区设置水生植物-藻-菌共生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还包括养殖区,所述水池通过第一隔断隔开成水处理区和养殖区,所述第一隔断上设有固定式拦网和水泵出水口,所述水泵出水口与水泵相连通,所述水泵位于水泵网箱中,所述养殖区设置多个增氧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藻-菌共生系统包括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和有益藻以及施用光合细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的仿生态生物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华须藤直美孟涵郑玉红傅力
申请(专利权)人:洪泽鱼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