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优质苗种的设备及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724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及构建方法,包括育苗池、纳米曝气管、滤网中心出水管以及双路循环水质净化系统;育苗池是圆角池或无死角的多边池;纳米曝气管置于育苗池内壁底部四周;滤网中心出水管置于育苗池内部的池底部;双路循环水质净化系统包括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育苗池中的上层水通过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与育苗池内部相贯通;育苗池中底层水通过滤网中心出水管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与育苗池内部相贯通;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对称设置在育苗池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长快、成活率高以及畸形率低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畸形率低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畸形率低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优质苗种的设备及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养殖领域,涉及一种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及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鱼类苗种培育一直是困扰国内外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Moorhead,2014;Slateretal.,2019),尤其是名贵鱼,包括美洲鲥鱼(American shad,Alosa sapidissima)和美国银斑鱼(crappie,Pomoxis spp.)育苗难度尤为显著困难。
[0003]现有的育苗主要是池塘育苗方法和水泥池室内育苗方法。池塘育苗方法受制于自然天气的变化,时冷时热,忽阴忽晴,变化无常。名贵鱼鱼苗纤细、娇嫩,鱼苗期间正值其生长和变态发育最为敏感和关键的时期,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水质极为敏感,例如,鱼苗或因温度过低冷死,或因爆晒热死;天气的不确定性造成育苗环境的变化,而且水质恶化,造成污染环境,致使鱼苗产生生理性应激反应,体质减弱或死亡,总之,室外育苗是靠天吃饭。
[0004]水泥池室内育苗方法尽管受天气影响较小,但育苗设施没有从名贵鱼苗的生物学特征和习性分析进行鱼池结构和附属设施的专业设计,只是关注天气尤其是温度对鱼苗的影响,只是满足鱼苗对溶氧和饵料的基本需求,而不是考虑如何降低鱼苗对育苗环境的生理性应激反应,无法对鱼苗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综合作用进行调节。由于鱼池结构、水流和曝气不合理,又缺乏水质净化处理设施,只能采用大量换水排污,无形中对育苗微生态环境进行了干预,难以保证稳定的育苗益生菌群环境和可持续的优良水质,名贵鱼育苗难以成功。以美洲鲥鱼为例,美洲鲥鱼是洄游性鱼类,本申请人自2003年从美国引进,成功推广了该品种的养殖技术(刘青华等2006),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美洲鲥鱼养殖亲本的人工繁殖(Liu等2020)。美洲鲥鱼商品鱼受到市场的追捧,已成为中国最名贵的养殖品种之一。然而,由于现有育苗技术的局限性,育苗环境难以控制,例如,水质得不到净化,氨氮和亚硝酸盐持续升高,构成对鱼苗的毒害,尤其是亚硝酸盐对鱼苗的危害更大,研究表明,在鲥鱼鱼苗发育早期,即使亚硝酸盐含量较低(<0.08),也构成对鱼苗的毒害,畸形率显著提高。水质持续恶化会引发生理性应激反应,危害健康,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鲥鱼育苗技术难以推广。严银龙等(2020)报道,采用传统室内水泥池育苗遭遇两个危险期,死亡率较高,并且出现大量的畸形苗,鲥鱼育苗的成活率低,连续三年的育苗平均成活率为11.01

15.72%,而且生长缓慢(达到50mm需要50天育苗期),苗种个体差异较大,体质纤弱,畸形率较高,为后期养殖管理带来了较多隐患。如何创造鱼苗适宜的微生态环境,预防鱼苗受伤的风险,降低应激反应将成为名贵鱼育苗成功的关键。
[0005]显然,现有的育苗方法由于缺乏专业的育苗设施和可靠的循环水水质净化处理系统和管理方法,加上育苗期间环境变化多样,无法提供优异和稳定的生长发育环境,无法满足其早期生长发育阶段对水质和环境的基本需求,引发生理性应激反应,导致鱼苗生长缓慢,畸形率高,成活率较低,育苗效率低,限制了养殖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长快、成活率高以及畸形率低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及该设备的构建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所述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包括育苗池、纳米曝气管、滤网中心出水管以及双路循环水质净化系统;所述育苗池是圆角池或无死角的多边池;所述纳米曝气管置于育苗池内壁底部四周;所述滤网中心出水管置于育苗池内部的池底部;所述双路循环水质净化系统包括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所述育苗池中的上层水通过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与育苗池内部相贯通;所述育苗池中底层水通过滤网中心出水管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与育苗池内部相贯通;所述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对称设置在育苗池两侧。
[0008]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包括上层水池壁出水口、滤网网箱、上层水滤网过滤池、上层水生物过滤池、上层水储水池、上层水气提泵以及上层水气提泵出水口;所述育苗池中的上层水通过上层水池壁出水口、滤网网箱、上层水滤网过滤池以及上层水生物过滤池与上层水储水池相贯通;所述上层水气提泵置于上层水储水池中;所述上层水储水池通过上层水气提泵以及上层水气提泵出水口与育苗池相贯通。
[0009]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包括底层水出水口、滤网网箱、底层水滤网过滤池、底层水生物过滤池、底层水储水池、底层水气提泵以及底层水气提泵出水口;所述育苗池中底层水依次通过滤网中心出水管、底层水出水口、滤网网箱、底层水滤网过滤池以及底层水生物过滤池与底层水储水池相贯通;所述底层水气提泵置于底层水储水池中;所述底层水储水池通过底层水气提泵以及底层水气提泵出水口与育苗池池底部相贯通。
[0010]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上层水生物过滤池以及底层水生物过滤池均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生物过滤纳米曝气管以及与生物过滤纳米曝气管相连的生物过滤毛刷。
[0011]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滤网网箱是50

80目的筛网。
[0012]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底层水气提泵是置于底层水储水池液面之下的管状纳米气提泵;所述上层水气提泵是置于上层水储水池液面之下的管状纳米气提泵。
[0013]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管状纳米气提泵包括PVC管以及置于PVC管内部的纳米曝气管;所述纳米曝气管的长度是200

800mm;所述PVC管的内径是60

100mm;所述纳米曝气管的一端堵塞,另一端接装有阀门的且与鼓风机连接的气管;所述PVC管以及纳米曝气管均置于底层水储水池的液面之下或置于上层水储水池液面之下。
[0014]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滤网中心出水管包括PVC管;所述PVC管的管口包裹40

80目的筛网。
[0015]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还包括与育苗池相贯通的排水口。
[0016]一种基于如前所述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的构建方法,所述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建立具有纳米微气泡流动汽帘的适于鱼苗和益生菌浮游生长的仿生态育苗池,具体是:
[0018]1.1)选择圆角池或无直角的多角池作为育苗池,所述育苗池大小是10

50平方米,水深为0.8

1.5米;
[0019]1.2)在育苗池底部中心开设底层水出水口,在底层水出水口处设置40

80目的筛网中心出水管;
[0020]1.3)在育苗池壁四周的底部安装纳米曝气管;
[0021]1.4)在育苗池的对角,育苗池水位上方,各安装一根水管,作为育苗池来自气提泵的进水管,持续不断地为育苗池提供优质的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包括育苗池(1)、纳米曝气管(2)、滤网中心出水管(3)以及双路循环水质净化系统;所述育苗池(1)是圆角池或无死角的多边池;所述纳米曝气管(2)置于育苗池(1)内壁底部四周;所述滤网中心出水管(3)置于育苗池(1)内部的池底部;所述双路循环水质净化系统包括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8)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9);所述育苗池(1)中的上层水通过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8)与育苗池(1)内部相贯通;所述育苗池(1)中底层水通过滤网中心出水管(3)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9)与育苗池(1)内部相贯通;所述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8)以及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9)对称设置在育苗池(1)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水水质净化系统(8)包括上层水池壁出水口(5)、滤网网箱(18)、上层水滤网过滤池(10)、上层水生物过滤池(11)、上层水储水池(13)、上层水气提泵(12)以及上层水气提泵出水口(7);所述育苗池(1)中的上层水通过上层水池壁出水口(5)、滤网网箱(18)、上层水滤网过滤池(10)以及上层水生物过滤池(11)与上层水储水池(13)相贯通;所述上层水气提泵(12)置于上层水储水池(13)中;所述上层水储水池(13)通过上层水气提泵(12)以及上层水气提泵出水口(7)与育苗池(1)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水水质净化系统(9)包括底层水出水口(4)、滤网网箱(18)、底层水滤网过滤池(14)、底层水生物过滤池(15)、底层水储水池(17)、底层水气提泵(16)以及底层水气提泵出水口(6);所述育苗池(1)中底层水依次通过滤网中心出水管(3)、底层水出水口(4)、滤网网箱(18)、底层水滤网过滤池(14)以及底层水生物过滤池(15)与底层水储水池(17)相贯通;所述底层水气提泵(16)置于底层水储水池(17)中;所述底层水储水池(17)通过底层水气提泵(16)以及底层水气提泵出水口(6)与育苗池(1)池底部相贯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水生物过滤池(11)以及底层水生物过滤池(15)均包括沿水流方向设置的生物过滤纳米曝气管(20)以及与生物过滤纳米曝气管(20)相连的生物过滤毛刷(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网箱(18)是50

80目的筛网。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水气提泵(16)是置于底层水储水池(17)液面之下的管状纳米气提泵;所述上层水气提泵(12)是置于上层水储水池(13)液面之下的管状纳米气提泵。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度培育名贵鱼类苗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纳米气提泵包括PVC管以及置于PVC管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华杜佳郑玉红孟涵须藤直美
申请(专利权)人:洪泽鱼之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