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盘挖孔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81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穴盘挖孔架,涉及农业栽培机械领域。穴盘挖孔架包括打孔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打孔架本体包括若干根呈网格分布、且水平设置的短管,相邻短管之间通过多通接口连通,每根短管下部连通有1根打孔管,所有打孔管等距分布,打孔管的两端分别为短管的连接端和打孔端,打孔端的管径最小。打孔架本体边部的多通接口与1根进液管连通,打孔架本体上与进液管对称的另一边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通过多通接口和短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的在一个一个穴孔中打孔相比,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效率高。

A Hole-digging Frame for Cave-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穴盘挖孔架
本技术涉及农业栽培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穴盘挖孔架。
技术介绍
穴盘育苗是一项新的育苗技术,它包括基质、穴盘、播种和催芽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均可利用机械完成,操作不仅简单而且快捷,能够适于规模化生产。但是现有的穴盘育苗存在以下缺点:1、实际生活中,农户生产规模小,导致农户为了节约成本均是采用手工播种的方式,这样使得农户需要在装满基质的穴盘中手动挖孔,再投放种子,造成了播种速度比较慢,进而使得工作效率比较低。2、实际生活中,机械设备成本高,只适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而且在机械化播种过程中,穴盘中穴孔密度较大,导致播种准确度比较低,每个穴孔中不能保证都有种子,不仅浪费种子,而且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人工播种时穴盘育苗的播种效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穴盘挖孔架,该穴盘挖孔架包括打孔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打孔架本体包括若干根呈网格分布、且水平设置的短管,相邻短管之间通过多通接口连通,每根短管下部连通有1根打孔管,所有打孔管等距分布,打孔管的两端分别为短管的连接端和打孔端,打孔端的管径最小;打孔架本体边部的多通接口与1根进液管连通,打孔架本体上与进液管对称的另一边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通过多通接口和短管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打孔架本体还包括2个把手,把手通过多通接口对称设置在打孔架本体上。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打孔架本体还包括垂直进液管,垂直进液管设置在打孔架本体的中部,并通过多通接口和短管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打孔管和短管连通的孔径大小为0.3~0.5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打孔管变细的部分,外部形状为螺纹状。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通接口包括两通接口、三通接口、四通接口、五通接口和六通接口。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多通接口为内螺纹接口,短管的两端外部有螺纹,短管和多通接口通过螺纹固定。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液管连通有1个微型水泵。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采用塑料软管。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打孔管最后变小的管径为0.4~0.6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打孔管可以在铺满基质的穴盘中,对穴孔进行打孔,在打出来的凹槽中进行播种,与现有的在一个一个穴孔中打孔相比,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效率高;与机械播种相比,每个孔中都会有种子,不用二次返工,避免了对种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实施例可以一次性输送营养液,让营养液通过短管和打孔管流入穴孔中,避免了需要单独对每个孔倒入营养液,而且容器中多出的营养液还可以二次使用,这样使得农户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穴盘挖孔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多通接口,2-短管,3-把手,4-出液管,5-打孔管,6-进液管,7-微型水泵,8-打孔架本体,9-垂直进液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穴盘挖孔架包括网格结构的打孔架本体8,打孔架本体8包括若干根呈网格分布、且水平设置的短管2,相邻短管2之间通过多通接口1连通,每根短管2下部(下表面的中部)连通有1根打孔管5(使用时,靠近穴盘的一面为下表面,背离穴盘的一面为上表面),所有打孔管5等距分布,打孔管5的两端分别为短管2的连接端和打孔端,打孔端的管径最小(打孔管的管径沿连接端至打孔端的方向逐渐变细)。打孔架本体8边部的多通接口1与1根进液管6连通,打孔架本体8上与进液管6对称的另一边设置有出液管4,出液管4通过多通接口1和短管2连通。本实施例中的穴盘挖孔架工作方式为:根据穴盘中穴孔的多少,组装穴盘挖孔架,将穴盘挖孔架对准已经在穴盘上铺满基质的穴孔,轻按穴盘挖孔架,使得穴孔中出现适合播种的凹槽。此时,将营养液通过进液管6注入到打孔架本体8中,并在出液管4端口处放置容器,使得营养液先流入短管2,再通过短管2流入打孔管5中,多出的营养液则通过出液管4流入容器,等待4~6秒后,轻拿起打孔架即可。本实施例中的穴盘挖孔架,通过打孔管5可以在铺满基质的穴盘中,对穴孔进行打孔,在打出来的凹槽中进行播种,与现有的在一个一个穴孔中打孔相比,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效率高;与机械播种相比,每个孔中都会有种子,不用二次返工,避免了对种子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实施例可以一次性输送营养液,让营养液通过短管2和打孔管5流入穴孔中,避免了需要单独对每个孔倒入营养液,而且容器中多出的营养液还可以二次使用,这样使得农户的工作,更加方便快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下面通过9个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打孔架本体8还包括2个把手3,把手3通过多通接口1对称设置在打孔架本体8上。在使用时,把手3的设置方便穴盘挖孔架按压和拿起,而且打出来的凹槽深度更均匀。实施例2: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打孔架本体8还包括垂直进液管9,垂直进液管9设置在打孔架本体8的中部,并通过多通接口1和短管2连通。使用时,直接通过垂直进液管9输送营养液,利用垂直进液管9的垂直高度,可以让营养液遍布整个打孔架本体8中,使得营养液的注入更加方便快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例3: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打孔管5和短管2连通的孔径大小为0.3~0.5mm(最优为0.4mm)。通过多次研究和实验可知,当孔径大小为0.3mm时,在微型水泵7工作的4~6秒内,勉强能使得通过短管2的营养液均匀流入到每个打孔管5中,进而使得最后流入到穴孔中的营养液的量相同;当孔径大小为0.4mm时,流入到每个打孔管5中的营养液的量,刚好是播种需求的量,进而保证了流入穴孔中的量相同,使得可以对种子进行健康培育。当孔径大小为0.5mm时,流入到每个打孔管5中的营养液的量过多,稍微超过了播种需求的量。由此可知,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打孔管5和短管2连通的孔径大小应为0.3~0.5mm(最优为0.4mm),此时进入到穴孔中的营养液的量相同,保证同一基盘的种子能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育。实施例4: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打孔管5变细的部分,外部形状为螺纹状。在实际工作中,端部为螺纹状的打孔管5不仅方便打孔,而且利于营养液集中流入穴孔中,进而便于种子的培育。实施例5: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通接口1选用两通接口、三通接口、四通接口、五通接口和六通接口中的一种,根据不同的部位,使用不同的接口,可以将短管2连接成不同形状和不同数量的穴盘挖孔架,以便于适用不同穴盘的打孔。实施例6: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多通接口1为内螺纹接口,短管2的两端部有外螺纹,短管2和多通接口1通过螺纹固定。这种固定方式不仅方便简单,而且便于短管2的拆卸。实施例7: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进液管6连通有1个微型水泵7。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注入营养液时,可以将微型水泵7放入营养液中,然后开启微型水泵7,当出液管4有营养液流出时,关闭微型水泵7。采用微型水泵7不仅保证了营养液的均匀注入,而且更加方便快捷,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实施例8: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进液管6和出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穴盘挖孔架,包括打孔架本体(8),其特征在于:打孔架本体(8)包括若干根呈网格分布、且水平设置的短管(2),相邻短管(2)之间通过多通接口(1)连通,每根短管(2)下部连通有1根打孔管(5),所有打孔管(5)等距分布,打孔管(5)的两端分别为短管(2)的连接端和打孔端,打孔端的管径最小;打孔架本体(8)边部的多通接口(1)与1根进液管(6)连通,打孔架本体(8)上与进液管(6)对称的另一边设置有出液管(4),出液管(4)通过多通接口(1)和短管(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穴盘挖孔架,包括打孔架本体(8),其特征在于:打孔架本体(8)包括若干根呈网格分布、且水平设置的短管(2),相邻短管(2)之间通过多通接口(1)连通,每根短管(2)下部连通有1根打孔管(5),所有打孔管(5)等距分布,打孔管(5)的两端分别为短管(2)的连接端和打孔端,打孔端的管径最小;打孔架本体(8)边部的多通接口(1)与1根进液管(6)连通,打孔架本体(8)上与进液管(6)对称的另一边设置有出液管(4),出液管(4)通过多通接口(1)和短管(2)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挖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架本体(8)还包括2个把手(3),把手(3)通过多通接口(1)对称设置在打孔架本体(8)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盘挖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架本体(8)还包括垂直进液管(9),垂直进液管(9)设置在打孔架本体(8)的中部,并通过多通接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李煜华程维舜宋晶阳永学蔡翔张安华赵志远高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