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6699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包括治具架,治具架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架上,第一安装架可移动地安装于垂直布置的第二安装架上,第二安装架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三安装架上,俯视角度下,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相垂直,治具架上固定安装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治具架上还固定连接有气管,正极柱的端部连接电池的正极端,负极柱的端部连接电池的负极端,气管的端部连接电池的注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及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A Negative Voltage Generating Devic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Movable Fix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中,上电池的过程操作繁琐,针对不同型号的的电池无法一次性完成测试,每次需要对测试夹具进行调整方可上电池,每次上电池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准负压孔,因电池有个体差异,每次都需要较长时间矫正。电池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会对电池造成严重影响,影响电池的性能;同时,测试用的治具位置无法移动,只有正负极柱上有弹簧压力,轻微调节,上下电池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电池短路,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及效率、减少安全隐患。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包括治具架,治具架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架上,治具架连接第一驱动部件并由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在第一安装架上来回移动,第一安装架可移动地安装于垂直布置的第二安装架上,第一安装架连接第二驱动部件并由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在第二安装架上来回移动,第二安装架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三安装架上,俯视角度下,第二安装架和第三安装架相垂直,第二安装架连接第三驱动部件并由第三驱动部件驱动在第三安装架上来回移动,治具架上固定安装有正极柱和负极柱,治具架上还固定连接有气管,正极柱的端部连接电池的正极端,负极柱的端部连接电池的负极端,气管的端部连接电池的注液孔。进一步地,上述治具架上活动连接有安装板,正极柱、负极柱和气管连接于安装板上。进一步地,上述治具架和安装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气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接头。进一步地,上述气管上设置有第二转接头。进一步地,上述气管上设置有压力阀和缓存罐。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在负压化成工序中(负压化成工序属于现有技术可以获知的,不属于本装置的改进,在此不再赘述),采取可调节式治具,该治具可以沿着多个方向移动,负压气管接头固定在治具上,不需要来回移动矫正,只需要调节治具即可,同时电池正、负极柱跟气管的端部在同一个面上固定,不同型号电池可根据测试要求调整位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包括治具架1,治具架1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架11上,治具架1连接第一驱动电机(未示出)并由第一驱动电机(未示出)驱动在第一安装架11上来回移动,第一安装架11可移动地安装于垂直布置的第二安装架12上,第一安装架11连接第二驱动电机(未示出)并由第二驱动电机(未示出)驱动在第二安装架12上来回移动,第二安装架12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三安装架13上,俯视角度下,第二安装架12和第三安装架13相垂直,第二安装架12连接第三驱动电机(未示出)并由第三驱动电机(未示出)驱动在第三安装架13上来回移动,治具架1上固定安装有正极柱14和负极柱15,治具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气管16,正极柱14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正极端21,负极柱15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负极端22,气管16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注液孔23。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在负压化成工序中(负压化成工序属于现有技术可以获知的,不属于本装置的改进,在此不再赘述),采取可调节式治具,该治具可以沿着多个方向移动,负压气管接头固定在治具上,不需要来回移动矫正,只需要调节治具即可,同时电池正、负极柱跟气管的端部在同一个面上固定,不同型号电池可根据测试要求调整位置,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作了以下改进:治具架1上活动连接有安装板17,正极柱14、负极柱15和气管16连接于安装板17上;治具架1和安装板17之间通过弹簧171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由于实现正极柱14、负极柱15和气管16的精确移动,从而可以更为精确地根据不同测试要求及不同型号电池调整位置。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作了以下改进:气管16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转接头161;气管16上设置有第二转接头16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气管的快速拆装。实施例四: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作了以下改进:气管16上设置有压力阀163和缓存罐164,增加压力控制阀,来控制测试中需要的压力值,同时在负压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压力值过大的关系,在排出气体的过程中连同电解液一起抽出去,所以需要有缓存罐,抽出去的电解液会到缓存罐中,防止电解液倒流,中间用气管连接。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架(1),所述治具架(1)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架(11)上,所述治具架(1)连接第一驱动部件并由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1)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一安装架(11)可移动地安装于垂直布置的第二安装架(12)上,所述第一安装架(11)连接第二驱动部件并由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在所述第二安装架(12)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二安装架(12)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三安装架(13)上,俯视角度下,所述第二安装架(12)和所述第三安装架(13)相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架(12)连接第三驱动部件并由所述第三驱动部件驱动在所述第三安装架(13)上来回移动,所述治具架(1)上固定安装有正极柱(14)和负极柱(15),所述治具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气管(16),所述正极柱(14)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正极端(21),所述负极柱(15)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负极端(22),所述气管(16)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注液孔(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移动式治具的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架(1),所述治具架(1)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一安装架(11)上,所述治具架(1)连接第一驱动部件并由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1)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一安装架(11)可移动地安装于垂直布置的第二安装架(12)上,所述第一安装架(11)连接第二驱动部件并由所述第二驱动部件驱动在所述第二安装架(12)上来回移动,所述第二安装架(12)可移动地安装于水平布置的第三安装架(13)上,俯视角度下,所述第二安装架(12)和所述第三安装架(13)相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架(12)连接第三驱动部件并由所述第三驱动部件驱动在所述第三安装架(13)上来回移动,所述治具架(1)上固定安装有正极柱(14)和负极柱(15),所述治具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气管(16),所述正极柱(14)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正极端(21),所述负极柱(15)的端部连接电池(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霞郑荣鹏尚随军毛焕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宇量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