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25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本体和设置在发电机本体内的转子部分和励磁机定子绕组部分,转子部分包括转轴、前轴承、风扇、转子冲片、转子绕组、励磁机转子和后轴承,转轴转动设置在发电机本体内,转子绕组包括转子冲片和转子绕组线圈,转子绕组线圈的端部设有圆形铁端箍,圆形铁端箍远离转子绕组线圈的一端和转轴连接,所述励磁机定子绕组为14极,将1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均分为7组,分别为2、4、6、8、10、12、14极,由5根抽头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在汽车底盘上,通过取力器与传动轴传递牵引发动机动力,能在汽车行驶中发电。

A Driving Power Generator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车面临的作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而这些机动装备中含有的许多电子设备,需要实时提供电力供应。然而,在行进状态中,由于汽车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导致了现有的车载自发电系统只能采取驻车发电方式,这极大限制了通讯车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因此对在行进过程中能进行平稳发电的行车取力发电装置的研究也日益得到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安装在汽车底盘上,通过取力器与传动轴传递牵引发动机动力,能在汽车行驶中发电。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的转子部分和励磁机定子绕组部分,所述转子部分包括转轴、前轴承、风扇、转子冲片、转子绕组、励磁机转子和后轴承,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所述转子绕组包括转子冲片和转子绕组线圈,所述转子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转子冲片内,所述转子冲片上设有若干定位棒,所述前轴承、风扇、转子绕组、转子冲片、励磁机转子和后轴承依次设置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风扇、转子绕组、转子冲片、励磁机转子跟随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转子绕组线圈的端部设有圆形铁端箍,所述圆形铁端箍远离转子绕组线圈的一端和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圆形铁端箍外表面缠绕0.15×25聚酯纤维带半迭包一层和0.14×25树马环粉玻布带半迭包三层,所述的励磁机定子绕组为14极,将1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均分为7组,分别为2、4、6、8、10、12、14极,由5根抽头引出。优选的,所述转子绕组线圈的端部采取无风道。优选的,所述转子绕组采用环氧刷胶固化工艺将整个转子绕组固化成一个坚硬的整体。优选的,所述12~1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串联用于500~1000rmp低速段励磁,6~10极励磁机定子绕组串联用于1000~2000rmp中速段励磁,2~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串联用于2000~3000rmp高速段励磁。励磁机定子绕组设计有多极线包,在负载一定时,根据不同转速下所需励磁电压、励磁电流的大小,不同数量的线包用于不同的转速下励磁。优选的,所述前轴承、后轴承均采用两面带密封圈非接触式轴承,极限转速可达4800rmp。优选的,所述风扇采用后倾式风扇,11个叶片,叶片厚度为6mm,叶片与垂直线夹角60度。优选的,所述定位棒有6根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子冲片的圆周面上。优选的,所述转子冲片为整体凸极冲片,转子冲片采用高极靴14,钢板厚度为1.5mm。这样能够使得电机整体能够适应高转速。优选的,所述转子绕组线圈的两个端部设有平衡环。优选的,所述转子绕组5的两极之间均设有多付铝撑块8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汽车行驶时牵引发电机在500rmp~3000rmp范围内,能提供变频恒压的三相交流电源,用于通信、照明。此外,该变频恒压的交流电源还可以经整流器,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的直流电源。且具有发电功率大,噪音、振动小的特点。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转子绕组结构示左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转子绕组结构示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圆形铁端箍横截面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转子冲片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励磁机定子绕组展开图;附图标注:1、转轴2、前轴承3、风扇4、平衡环5、转子冲片6、励磁机转子7、后轴承8、铝撑块9、定位棒10、转子绕组线圈11、圆形铁端箍12、聚酯纤维带13、树马环粉玻布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的转子部分和励磁机定子绕组部分,所述转子部分包括转轴1、前轴承2、风扇3、转子冲片5、转子绕组、励磁机转子6和后轴承7,所述转轴1转动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所述转子绕组包括转子冲片5和转子绕组线圈10,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设置在所述转子冲片5内,所述转子冲片5上设有若干定位棒9,所述前轴承2、风扇3、转子绕组、转子冲片5、励磁机转子6和后轴承7依次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所述风扇3、转子绕组、转子冲片5、励磁机转子6跟随所述转轴1同步转动,为减少定位棒承受的离心力,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的端部设有圆形铁端箍11,所述圆形铁端箍11远离转子绕组线圈10的一端和所述转轴1连接,所述圆形铁端箍11外表面缠绕0.15×25聚酯纤维带12半迭包一层和0.14×25树马环粉玻布带13半迭包三层,所述的励磁机定子绕组为14极,将1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均分为7组,分别为2、4、6、8、10、12、14极,由5根抽头引出。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的端部采取无风道。所述转子绕组采用环氧刷胶固化工艺将整个转子绕组固化成一个坚硬的整体。所述12~1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串联用于500~1000rmp低速段励磁,6~10极励磁机定子绕组串联用于1000~2000rmp中速段励磁,2~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2000~3000rmp串联用于高速段励磁。其中,为降低机械噪音,所述前轴承2、后轴承7均采用两面带密封圈非接触式轴承,极限转速可达4800rmp。其中,为进一步降低机械噪音,所述风扇3采用后倾式风扇,11个叶片,叶片厚度为6mm,叶片与垂直线夹角60度。所述定位棒9有6根且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子冲片5的圆周面上。所述转子冲片5为整体凸极冲片,转子冲片5采用高极靴,钢板厚度为1.5mm。其中,考虑到转子的平衡性,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的两个端部设有平衡环4,将六根定位棒的两端互相拉住,使六极转子线圈的离心力相互抵消。所述转子绕组的两极之间均设有多付铝撑块8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汽车行驶时牵引发电机在500rmp~3000rmp范围内,能提供变频恒压的三相交流电源,用于通信、照明。此外,该变频恒压的交流电源还可以经整流器,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的直流电源。且具有发电功率大,噪音、振动小的特点。以上仅就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的转子部分和励磁机定子绕组部分,所述转子部分包括转轴(1)、前轴承(2)、风扇(3)、转子冲片(5)、转子绕组、励磁机转子(6)和后轴承(7),所述转轴(1)转动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所述转子绕组包括转子冲片(5)和转子绕组线圈(10),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设置在所述转子冲片(5)内,所述转子冲片(5)上设有若干定位棒(9),所述前轴承(2)、风扇(3)、转子绕组、转子冲片(5)、励磁机转子(6)和后轴承(7)依次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所述风扇(3)、转子绕组、转子冲片(5)、励磁机转子(6)跟随所述转轴(1)同步转动,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的端部设有圆形铁端箍(11),所述圆形铁端箍(11)远离转子绕组线圈(10)的一端和所述转轴(1)连接,所述圆形铁端箍(11)外表面缠绕0.15×25聚酯纤维带(12)半迭包一层和0.14×25树马环粉玻布带(13)半迭包三层,所述的励磁机定子绕组为14极,将1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均分为7组,分别为2、4、6、8、10、12、14极,由5根抽头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本体和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的转子部分和励磁机定子绕组部分,所述转子部分包括转轴(1)、前轴承(2)、风扇(3)、转子冲片(5)、转子绕组、励磁机转子(6)和后轴承(7),所述转轴(1)转动设置在所述发电机本体内,所述转子绕组包括转子冲片(5)和转子绕组线圈(10),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设置在所述转子冲片(5)内,所述转子冲片(5)上设有若干定位棒(9),所述前轴承(2)、风扇(3)、转子绕组、转子冲片(5)、励磁机转子(6)和后轴承(7)依次设置在所述转轴(1)上,所述风扇(3)、转子绕组、转子冲片(5)、励磁机转子(6)跟随所述转轴(1)同步转动,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的端部设有圆形铁端箍(11),所述圆形铁端箍(11)远离转子绕组线圈(10)的一端和所述转轴(1)连接,所述圆形铁端箍(11)外表面缠绕0.15×25聚酯纤维带(12)半迭包一层和0.14×25树马环粉玻布带(13)半迭包三层,所述的励磁机定子绕组为14极,将14极励磁机定子绕组均分为7组,分别为2、4、6、8、10、12、14极,由5根抽头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绕组线圈(10)的端部采取无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行驶取力发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滨滨万钊徐翔王雄
申请(专利权)人:康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