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607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该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电路以及与多个像素单元电路均连接的外部补偿单元。所述外部补偿单元对每个像素单元电路进行外部补偿,获取每个像素单元电路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初始阈值电压,并将初始阈值电压与一预设的初始电位进行叠加后输入至每个像素单元电路中。所述像素单元电路根据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和预设的初始电位进行内部补偿;即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外部补偿与内部补偿相结合,外部补偿能补偿OLED显示面板中由于制程导致的每个驱动薄膜晶体管初始阈值电压不均匀性以及由于外界应力造成的驱动薄膜晶体管永久的实际阈值电压漂移,而内部补偿能够即时补偿OLED显示面板在点亮过程中发生的相对较小的实际阈值电压漂移。

OLED Display Panel and Its Driv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O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OLED)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视角、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OLED器件通常包括:基板、设于基板上的阳极、设于阳极上的空穴注入层、设于空穴注入层上的空穴传输层、设于空穴传输层上的发光材料层、设于发光材料层上的电子传输层、设于电子传输层上的电子注入层、及设于电子注入层上的阴极。OLED器件的发光原理为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具体的,OLED器件通常采用氧化铟锡(ITO)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材料层,并在发光材料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现有的OLED像素电路中均存在两个薄膜晶体管(TFT)与一个电容,简称为2T1C像素电路。第一个TFT被称为开关(switching)TFT,用于控制数据(Data)信号的进入,第二个TFT被称为驱动(Driving)TFT,用于控制通过OLED的电流,因此DrivingTFT的阈值电压(Vth)的重要性便十分明显,阈值电压的正向或负向漂移都有会使得在相同Data信号下有不同的电流通过OLED,出现显示不均匀的问题。目前使用低温多晶硅(LTPS)或者氧化物制作的TFT在使用的过程中均会发生阈值电压漂移的现象,例如氧化物半导体中的照光、源漏电极电压应力作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阈值电压漂移,导致通过OLED的电流与所需的电流不一致,面板的显示均匀度也得不到满足。一般的2T1C电路中阈值电压的漂移无法通过调节得到改善,因此需要使用不同方法来减弱甚至消除阈值电压漂移带来的影响。单纯通过在像素内部添加新的TFT和信号线的方式来实现驱动管阈值电压补偿的方法被称为内部补偿;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补偿过程相对简单,运行速度较快;缺点在于像素电路复杂,并且补偿的范围有限;而通过面板外部驱动芯片来进行阈值电压补偿的方法被称为外部补偿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像素电路相对简单,补偿范围相对较大;缺点在于补偿过程复杂,运行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能够补偿OLED显示面板中由于制程导致的每个驱动薄膜晶体管初始阈值电压不均匀性以及由于外界应力造成的驱动薄膜晶体管永久的实际阈值电压漂移,也能够即时补偿OLED显示面板在点亮过程中发生的相对较小的实际阈值电压漂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能够补偿OLED显示面板中由于制程导致的每个驱动薄膜晶体管初始阈值电压不均匀性以及由于外界应力造成的驱动薄膜晶体管永久的实际阈值电压漂移,也能够即时补偿OLED显示面板在点亮过程中发生的相对较小的实际阈值电压漂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电路以及与多个像素单元电路均连接的外部补偿单元;所述外部补偿单元用于对每个像素单元电路进行外部补偿,获取每个像素单元电路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初始阈值电压,并将初始阈值电压与一预设的初始电位进行叠加后输入至每个像素单元电路中;所述像素单元电路用于根据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和预设的初始电位进行内部补偿,从而补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实际阈值电压的漂移。所述像素单元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电容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该第一薄膜晶体管为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所在行对应的第n条扫描信号,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漏极接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所在行对应的第n条扫描信号,源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设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所在行的上一行对应的第n-1条扫描信号,源极接入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和预设的初始电位,漏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源极接入电源正电压,漏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源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漏极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入电源负电压;所述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节点,另一端接入电源正电压。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以及第六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所述控制信号、第n-1条扫描信号及第n条扫描信号相组合,先后对应于一复位阶段、一数据输入与编程阶段以及一显示发光阶段。在所述复位阶段中,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位,第n-1条扫描信号为低电位,第n条扫描信号为高电位;在所述数据输入与编程阶段中,所述控制信号为高电位,第n-1条扫描信号为高电位,第n条扫描信号为低电位;在所述显示发光阶段中,所述控制信号为低电位,第n-1条扫描信号为高电位,第n条扫描信号为高电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电路以及与多个像素单元电路均连接的外部补偿单元;步骤S2、所述外部补偿单元对每个像素单元电路进行外部补偿,获取每个像素单元电路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初始阈值电压,并将初始阈值电压与一预设的初始电位进行叠加后输入至每个像素单元电路中;步骤S3、所述像素单元电路根据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和预设的初始电位进行内部补偿,从而补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实际阈值电压的漂移。所述像素单元电路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电容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该第一薄膜晶体管为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所在行对应的第n条扫描信号,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漏极接入数据信号;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所在行对应的第n条扫描信号,源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设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所在行的上一行对应的第n-1条扫描信号,源极接入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和预设的初始电位,漏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源极接入电源正电压,漏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源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漏极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入电源负电压;所述电容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节点,另一端接入电源正电压。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以及第六薄膜晶体管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所述步骤S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电路(10)以及与多个像素单元电路(10)均连接的外部补偿单元(20);所述外部补偿单元(20)用于对每个像素单元电路(10)进行外部补偿,获取每个像素单元电路(10)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初始阈值电压(Vth1),并将初始阈值电压(Vth1)与一预设的初始电位(Vi)进行叠加后输入至每个像素单元电路(10)中;所述像素单元电路(10)用于根据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Vth1)和预设的初始电位(Vi)进行内部补偿,从而补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实际阈值电压(Vth)的漂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单元电路(10)以及与多个像素单元电路(10)均连接的外部补偿单元(20);所述外部补偿单元(20)用于对每个像素单元电路(10)进行外部补偿,获取每个像素单元电路(10)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初始阈值电压(Vth1),并将初始阈值电压(Vth1)与一预设的初始电位(Vi)进行叠加后输入至每个像素单元电路(10)中;所述像素单元电路(10)用于根据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Vth1)和预设的初始电位(Vi)进行内部补偿,从而补偿驱动薄膜晶体管的实际阈值电压(Vth)的漂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单元电路(1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电容(C)及发光二极管(D);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S),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Q);该第一薄膜晶体管(T1)为驱动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10)所在行对应的第n条扫描信号(Scan(n)),源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S),漏极接入数据信号(Vdata);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10)所在行对应的第n条扫描信号(Scan(n)),源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漏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Q);设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接入该像素单元电路(10)所在行的上一行对应的第n-1条扫描信号(Scan(n-1)),源极接入叠加后的初始阈值电压(Vth1)和预设的初始电位(Vi),漏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EM),源极接入电源正电压(VDD),漏极电性连接第二节点(S);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接入控制信号(EM),源极电性连接第三节点(Q),漏极电性连接发光二极管(D)的阳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的阴极接入电源负电压(VSS);所述电容(C)的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节点(G),另一端接入电源正电压(VD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以及第六薄膜晶体管(T6)均为P型薄膜晶体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EM)、第n-1条扫描信号(Scan(n-1))及第n条扫描信号(Scan(n))相组合,先后对应于一复位阶段(P1)、一数据输入与编程阶段(P2)以及一显示发光阶段(P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位阶段(P1)中,所述控制信号(EM)为高电位,第n-1条扫描信号(Scan(n-1))为低电位,第n条扫描信号(Scan(n))为高电位;在所述数据输入与编程阶段(P2)中,所述控制信号(EM)为高电位,第n-1条扫描信号(Scan(n-1))为高电位,第n条扫描信号(Scan(n))为低电位;在所述显示发光阶段(P3)中,所述控制信号(EM)为低电位,第n-1条扫描信号(Scan(n-1))为高电位,第n条扫描信号(Scan(n))为高电位。6.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诚磊韩佰祥曹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