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628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和激励‑检测单元,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用于区分检测油液中的铁磁性金属颗粒、非铁磁性金属颗粒、水滴和气泡。首次在芯片中设置了沉积槽,可对金属颗粒和非金属颗粒进行有效的分离,实现四种颗粒污染物的同步检测。省去了测量模式切换单元,芯片可直接与激励‑检测单元相连,缩短了信号采集的响应时间,使检测效果更加精确高效。该芯片将两个传感单元集成到了一个芯片上,实现了油液中的电感、电阻和电容的多参数测量,以此完成对滑油、液压油中多种颗粒污染物的区分检测,对机器设备进行油液在线监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可以对机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

A Multi-signal Synchronized Feedback Device for Oil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油液系统故障检测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
技术介绍
油液中的颗粒污染物是导致液压系统故障的最主要原因,能够检测到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的信息,是对设备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可靠方案。针对油液颗粒污染物进行在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光学检测法、声学检测法、电感检测法以及电容检测法等。其中光学检测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但不能区分颗粒污染物的属性,并且会受到油液透光度的影响限制。声学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反射声波来对油液中的颗粒进行检测,该方法受环境噪声和油液温度变化的影响比较严重。电感检测法能对油液中的铁磁性颗粒和非铁磁性颗粒进行区分检测,且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稳定性较高,但该方法对无法对油液中的水滴和气泡进行检测。电容检测法根据两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能够区分检测油液中的水滴和气泡,但对金属磨粒不能进行区分。以上这些方法都只能对油液进行单一参数测量,并且只能对油液中的一种或两种属性的颗粒进行检测,不能对多种颗粒进行综合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针对现有的油液检测方法测量参数单一,检测能力有限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多参数测量、并且能够对油液中四类颗粒污染物(铁磁性金属颗粒、非铁磁性金属颗粒、水滴和气泡)进行综合区分和同步检测的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本专利技术装置可对金属颗粒进行有效的分离,防止金属颗粒对电容检测结果的影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和激励-检测单元;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上的一端设置有微通道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微通道出口的微流道,所述微通道上还依次设置有传感单元Ⅰ、可拆卸沉积槽、传感单元Ⅱ;所述传感单元Ⅰ主要由一个绕有单层线圈且一端为半圆形开口的硅钢片组成,所述单层线圈设置在半圆形开口的切点下方,所述微通道从硅钢片的半圆形开口通过;所述传感单元Ⅱ主要由两个对称设置的铜棒组成,所述微通道从两个铜棒间的缝隙通过;所述单层线圈分别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铜棒分别连接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分别与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以及第四引线连接,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为所述传感单元Ⅰ提供高频交流电激励,实现电感-电阻检测;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连接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为所述传感单元Ⅱ提供高频交流电激励,实现电容-电阻检测。进一步地,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模型材料,所述基底放置在微通道的底部用于固定微流控芯片、传感单元Ⅰ以及传感单元Ⅱ,所述模型材料浇注在所述微流控芯片、传感单元Ⅰ以及传感单元Ⅱ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成直线型,先通过所述传感单元Ⅰ中硅钢片的半圆形开口,再通过沉积槽,最后通过传感单元Ⅱ中两个铜棒间的缝隙。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Ⅰ和传感单元Ⅱ之间还设置有沉积槽,其用来将磨粒分离出来,确保只含有水滴和气泡的液压油通过,防止磨粒对电容检测结果形成干扰。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单元Ⅰ中的单层线圈由漆包线绕制而成,线圈内径为1-20毫米,漆包线线径为20-1000微米,匝数为20-1000匝,所述的硅钢片宽为1-20毫米,高为2-20毫米,半圆的直径为0.3-15毫米;所述传感单元Ⅱ中的两个铜棒直径为0.3-15毫米,长为5-20毫米,所述微通道直径为0.3-15毫米。进一步地,所述沉积槽长为500-8000微米,宽为300-4000微米,高为0.5-2厘米。进一步地,所述基底的材料为玻璃,或其它非金属,无磁性材料。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微通道入口模具、微通道模具和绕有单层线圈的硅钢片以及两个铜棒按既定的位置固定在玻璃基底上;S2:向玻璃基底灌注模型材料,其中连接单层线圈的两个引线和连接铜棒的两个引线布置在模型材料外部,使其不被模型材料浇注;S3:将浇注好模型材料的芯片放置在烘箱中用80℃的温度烘烤1小时,使模型材料固化;S4:将微通道入口模具和微通道模具从加热固化好的模型材料中抽出,在既定位置挖出微通道出口和沉积槽的工位,即完成了检测装置的制作;S5:最后将制作好的检测装置通过绝缘导线与激励-检测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模型材料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及其测量单元能利用同一芯片上集成的两个传感单元实现电感、电阻、电容的多参数测量。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及其测量单元能够对油液中的铁磁性金属颗粒、非铁磁性金属颗粒、水滴和气泡四类颗粒污染物进行综合区分检测。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装置设置了独立地沉积槽,可对金属颗粒污染物与非金属颗粒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分离,解决了金属磨粒对电容检测结果的干扰问题,以实现多信号的同步检测。综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测量参数单一,所检测油液颗粒污染物种类有限,检测的多个信号时需要进行模式切换以及未实现液压油中磨粒的分离等问题。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设备油液系统故障检测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传感单元Ⅰ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传感单元Ⅰ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传感单元Ⅱ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沉积槽正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框图。图中:1、基底;2、模型材料;3、微通道入口;4、传感单元Ⅰ;5、微通道;6、沉积槽;7、传感单元Ⅱ;8、微通道出口;9、单层线圈;10、硅钢片。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和激励‑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上的一端设置有微通道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微通道出口的微流道,所述微通道上还依次设置有传感单元Ⅰ、沉积槽、传感单元Ⅱ;所述传感单元Ⅰ主要由一个绕有单层线圈且一端为半圆形开口的硅钢片组成,所述单层线圈设置在半圆形开口的切点下方,所述微通道从硅钢片的半圆形开口通过;所述传感单元Ⅱ主要由两个对称设置的铜棒组成,所述微通道从两个铜棒间的缝隙通过;所述单层线圈分别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铜棒分别连接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分别与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以及第四引线连接,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为所述传感单元Ⅰ提供高频交流电激励,实现电感‑电阻检测;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连接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为所述传感单元Ⅱ提供高频交流电激励,实现电容‑电阻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包括检测装置和激励-检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上的一端设置有微通道入口、另一端设置有微通道出口的微流道,所述微通道上还依次设置有传感单元Ⅰ、沉积槽、传感单元Ⅱ;所述传感单元Ⅰ主要由一个绕有单层线圈且一端为半圆形开口的硅钢片组成,所述单层线圈设置在半圆形开口的切点下方,所述微通道从硅钢片的半圆形开口通过;所述传感单元Ⅱ主要由两个对称设置的铜棒组成,所述微通道从两个铜棒间的缝隙通过;所述单层线圈分别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铜棒分别连接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分别与第一引线、第二引线、第三引线以及第四引线连接,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连接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为所述传感单元Ⅰ提供高频交流电激励,实现电感-电阻检测;所述激励-检测单元通过绝缘导线连接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为所述传感单元Ⅱ提供高频交流电激励,实现电容-电阻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还包括模型材料,所述基底放置在微通道的底部用于固定微流控芯片、传感单元Ⅰ以及传感单元Ⅱ,所述模型材料浇注在所述微流控芯片、传感单元Ⅰ以及传感单元Ⅱ的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成直线型,先通过所述传感单元Ⅰ中硅钢片的半圆形开口,再通过沉积槽,最后通过传感单元Ⅱ中两个铜棒间的缝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检测的多信号同步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传感单元Ⅰ和传感单元Ⅱ之间设置有沉积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朋史皓天徐志伟曾霖顾长智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