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44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该装置包括有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的橡胶平垫环主体,橡胶平垫环主体包括嵌套连接的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套状上环垫外侧面为第一圆锥面,套状下环垫的内侧面为第二圆锥面,第一圆锥面与第二圆锥面同轴同向滑动贴合设置,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位于套状下环垫外,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与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的关系为R≥r。由于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相配合,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套状下环垫外扩,使套状下环垫的外侧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内壁上,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压接在环状盘部上,套状上环垫内缩,使套状上环垫的内侧面抵触在管状颈部外侧面上。

A Rubber Seal Ring for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密封圈
,尤其涉及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法兰连接用内插式L型密封圈及其使用方法的专利,其专利申请号为201510144535.0,申请日为2015.03.30,申请公布号CN104776279A,申请公布日为2015.07.15,该装置包括连为一体的插口部和垫圈部;所述内插式L型密封圈的径向截面呈“L”形。其不足之处在于:上述内插式L型密封圈仅仅给垫圈部一个张紧力,来密封,插口部仅仅起到定位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可靠的管路橡胶密封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包括有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的橡胶平垫环主体,橡胶平垫环主体包括嵌套连接的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套状上环垫外侧面为第一圆锥面,套状下环垫的内侧面为第二圆锥面,第一圆锥面与第二圆锥面同轴同向滑动贴合设置,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位于套状下环垫外,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与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的关系为R≥r,所述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与内螺纹接头配合的外螺纹接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管体段,管体段一端设有法兰状的连接段,连接段包括与管体段一端面连接的环状盘部,环状盘部内壁边缘连接有位于管体段外的管状颈部,管体段的外螺纹与内螺纹接头螺纹旋接,所述环状盘部外表面抵触在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上,管状颈部外侧面与套状上环垫内侧面贴合设置。本专利技术工作时,将橡胶平垫环主体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套状上环垫第一圆锥面与套状下环垫第二圆锥面贴合设置,将外设的管路外螺纹接头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上,使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压接在环状盘部上,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相向运动,套状下环垫外扩,使套状下环垫的外侧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内壁上,套状上环垫内缩,使套状上环垫的内侧面抵触在管状颈部外侧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相配合,相向运动的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套状下环垫外扩,使套状下环垫的外侧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内壁上,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压接在环状盘部上,套状上环垫内缩,使套状上环垫的内侧面抵触在管状颈部外侧面上。所述套状上环垫内侧面为第三圆锥面,第三圆锥面与第一圆锥面同轴同向设置,管状颈部自由端抵触压接在第三圆锥面上。所述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与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上均嵌接有端面橡胶环,各端面橡胶环凸出对应宽底面设置。所述套状上环垫内侧面与套状上环垫宽底面的拐角处嵌接拐角橡胶环,拐角橡胶环一表面抵触在环状盘部外表面上,另一表面抵触在管状颈部外表面上。所述套状下环垫外侧面上开设有与内螺纹接头旋接的连接螺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套状上环垫,101第一圆锥面,102第三圆锥面,2套状下环垫,201第二圆锥面,3外螺纹接头,301管体段,302连接段,303环状盘部,304管状颈部,4端面橡胶环,5拐角橡胶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述,为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包括有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的橡胶平垫环主体,橡胶平垫环主体包括嵌套连接的套状上环垫1与套状下环垫2,套状上环垫1外侧面为第一圆锥面101,套状下环垫2的内侧面为第二圆锥面201,第一圆锥面101与第二圆锥面201同轴同向滑动贴合设置,套状上环垫1的宽底面位于套状下环垫2外,套状上环垫1的宽底面外径r与套状下环垫2的宽底面外径R的关系为R≥r,套状下环垫2的宽底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与内螺纹接头配合的外螺纹接头3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管体段301,管体段301一端设有法兰状的连接段302,连接段302包括与管体段301一端面连接的环状盘部303,环状盘部303内壁边缘连接有位于管体段301外的管状颈部304,管体段301的外螺纹与内螺纹接头螺纹旋接,环状盘部303外表面抵触在套状上环垫1的宽底面上,管状颈部304外侧面与套状上环垫1内侧面贴合设置,套状上环垫1内侧面为第三圆锥面102,第三圆锥面102与第一圆锥面101同轴同向设置,管状颈部304自由端抵触压接在第三圆锥面102上,套状上环垫1的宽底面与套状下环垫2的宽底面上均嵌接有端面橡胶环4,各端面橡胶环4凸出对应宽底面设置,套状上环垫1内侧面与套状上环垫1宽底面的拐角处嵌接拐角橡胶环5,拐角橡胶环5一表面抵触在环状盘部303外表面上,另一表面抵触在管状颈部304外表面上,套状下环垫2外侧面上开设有与内螺纹接头旋接的连接螺纹。工作时,将橡胶平垫环主体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将套状下环垫2螺纹连接在外设管路内螺纹接头内,使套状下环垫2宽底面的端面橡胶环4抵触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套状上环垫1第一圆锥面101与套状下环垫2第二圆锥面201贴合设置,将外设的管路外螺纹接头3旋接在管路内螺纹接头上,套状上环垫1宽底面的端面橡胶环4抵触压接在环状盘部303上,套状上环垫1与套状下环垫2相向运动,套状下环垫2外扩,使套状下环垫2的外侧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内壁上,套状上环垫1内缩,使套状上环垫1的内侧面抵触在管状颈部304外侧面上,同时管状颈部304自由端抵触压接在第三圆锥面102上。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包括有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的橡胶平垫环主体,其特征在于:橡胶平垫环主体包括嵌套连接的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套状上环垫外侧面为第一圆锥面,套状下环垫的内侧面为第二圆锥面,第一圆锥面与第二圆锥面同轴同向滑动贴合设置,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位于套状下环垫外,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与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的关系为R≥r,所述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与内螺纹接头配合的外螺纹接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管体段,管体段一端设有法兰状的连接段,连接段包括与管体段一端面连接的环状盘部,环状盘部内壁边缘连接有位于管体段外的管状颈部,管体段的外螺纹与内螺纹接头螺纹旋接,所述环状盘部外表面抵触在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上,管状颈部外侧面与套状上环垫内侧面贴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橡胶密封圈,包括有设置在管路内螺纹接头内的橡胶平垫环主体,其特征在于:橡胶平垫环主体包括嵌套连接的套状上环垫与套状下环垫,套状上环垫外侧面为第一圆锥面,套状下环垫的内侧面为第二圆锥面,第一圆锥面与第二圆锥面同轴同向滑动贴合设置,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位于套状下环垫外,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与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外径R的关系为R≥r,所述套状下环垫的宽底面抵触在内螺纹接头的底面上,与内螺纹接头配合的外螺纹接头包括设有外螺纹的管体段,管体段一端设有法兰状的连接段,连接段包括与管体段一端面连接的环状盘部,环状盘部内壁边缘连接有位于管体段外的管状颈部,管体段的外螺纹与内螺纹接头螺纹旋接,所述环状盘部外表面抵触在套状上环垫的宽底面上,管状颈部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震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赛普润橡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