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42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制造工序中抑制带元件彼此缠绕在一起的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元件(30)的基体部(32)的与边缘(44)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被形成为,小于边缘的外周侧的厚度。此外,形成于基体部(32)上的边缘的位于与头部(36)的端(50)相比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相较于位于与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部分,而更靠头部侧。由此,在元件(30)的基体部(32)嵌入至其他的元件(80)的切口槽(82)中时,在位于与头部的端相比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处,能够确保基体部与其他的元件(80)的切口槽(82)之间的间隙较大,因此,在元件(30)的制造工序中,基体部变得易于从其他的元件的切口槽中抽出。

Belt Elements of Drive Belts f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抑制因在制造工序中的带元件彼此的缠绕而导致的质量的降低的结构。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具备:梯形形状的基体部,在绕挂于一对带轮上的车辆用传动带中,沿着无接头环状的环状圈在厚度方向上以成为环状的方式而连接有多个;头部,其经由从所述基体部的所述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起被突出设置的连结部而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外周侧与所述基体部一体地连结,并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短于所述基体部的宽度尺寸。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无级变速器用带的元件即为这样的一种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301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0481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通过制造工序中的滚筒研磨即所谓的滚筒工序而被去毛刺。在该滚筒工序中,有时通过该研磨方法而例如会成为带元件在研磨机的研磨槽内彼此缠绕在一起的状态。在例如相对于第一带元件的基体部的厚度来说第二带元件的切口槽的槽宽较大的情况下,在滚筒工序中,第一带元件的基体部会嵌入至第二带元件的切口槽中。而且,当基于滚筒工序中的研磨槽的振动而成为第二带元件相对于第一带元件倾斜的状态时,第一带元件的基体部与第二带元件的切口槽之间的间隙会消失,从而导致第一带元件变得无法从第二带元件中抽出。由此,成为第一带元件与第二带元件缠绕在一起的状态,带元件彼此接触的部分的附近的研磨就无法在滚筒工序中充分完成,有可能导致带元件的质量降低。本专利技术为将以上的事实作为背景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制造工序中抑制带元件彼此缠绕在一起的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第一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一种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具备:梯形形状的基体部,其在绕挂于一对带轮上的车辆用传动带中,沿着无接头环状的环状圈在厚度方向上以成为环状的方式而被连接多个;头部,其隔着从所述基体部的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起被突出设置的连结部而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外周侧与所述基体部一体地连结,并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短于所述基体部的宽度尺寸,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具备切口槽,所述切口槽由所述基体部、所述头部和所述连结部围绕而成,所述基体部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边缘,所述边缘包含成为在所述带元件互相摆动时的支点的第一边缘和被形成在所述基体部的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处的第二边缘,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被形成为,小于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外周侧的厚度,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于所述基体部上的所述第二边缘被形成为,相较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而靠所述头部侧。第二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中,在所述基体部的形成有所述边缘的部分中,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厚度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的厚度相同。第三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或者第二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切口槽为由互相对置的所述基体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头部的内壁面、以及所述连结部的内壁面围绕成的对所述环状圈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收纳的空间,所述基体部的内壁面与所述连结部的内壁面之间的角部、以及所述头部的内壁面与所述连结部的内壁面之间的角部通过圆角状的切口而分别被去除。第四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三专利技术的任意一个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以随着从所述边缘起朝向内周侧而连续性地变小的方式被形成,所述基体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基体部的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具有相同的倾斜角。第五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三专利技术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以随着从所述边缘起朝向内周侧而连续性地变小的方式被形成,所述基体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基体部的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相比具有较大的倾斜角。第六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五专利技术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边缘距所述基体部的内壁面的距离固定。第七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五专利技术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二边缘以随着朝向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的外侧而靠近所述基体部的内壁面的方式被形成。第八专利技术的主旨在于,在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三专利技术、第六专利技术、第七专利技术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中,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以将所述边缘作为边界而阶梯状地变小的方式被形成。根据第一专利技术的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具备切口槽,所述切口槽由所述基体部、所述头部和所述连结部围绕而成,在所述基体部中,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边缘,所述边缘包含成为在所述带元件互相摆动时的支点的第一边缘和被形成在所述基体部的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处的第二边缘。另外,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被形成为小于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外周侧的厚度。而且,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于所述基体部上的所述第二边缘,相较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而处于所述头部侧。因此,在例如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的制造工序中,在所述带元件的所述基体部嵌入至其他的带元件的切口槽中时,与所述第二边缘以及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距所述头部的距离相同的情况相比,在所述基体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处确保了所述基体部与所述其他的带元件的切口槽之间的间隙较大。由此,在所述基体部嵌入至所述其他的带元件中时,所述基体部变得易于从所述其他的带元件的切口槽中抽出。因此,在带元件的制造工序中能够抑制带元件彼此的缠绕,因此,针对带元件的研磨会被充分实施,因此能够抑制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的质量的降低。根据第二专利技术,在所述基体部的形成有所述边缘的部分中,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厚度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的厚度相同。由此,在沿着所述环状圈而在厚度方向上以成为环状的方式层压多个带元件以形成车辆用传动带时,与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厚度小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的厚度的情况相比,与所述环状圈接触的带元件的接触面积会变大,因此,能够抑制在所述环状圈上产生过大的应力的情况。根据第三专利技术,所述切口槽为由互相对置的所述基体部的内壁面与所述头部的内壁面、以及所述连结部的内壁面围绕成的、对所述环状圈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收纳的空间,所述基体部的内壁面与所述连结部的内壁面之间的角部以及所述头部的内壁面与所述连结部的内壁面之间的角部通过圆角状的切口而分别被去除。因此,所述基体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以及所述头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的应力集中被缓和。由此,在例如带传动时,能够抑制所述基体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以及所述头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因应力集中而被破坏的情况。根据第四专利技术,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以随着从所述边缘起朝向内周侧而连续性地变小的方式被形成,所述基体部的所述第二边缘部分和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边缘部分具有相同的倾斜角。由此,和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所述倾斜角小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部分的所述倾斜角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30、100、200、300),具备:梯形形状的基体部(32、202、302),其在绕挂于一对带轮(16、18)上的车辆用传动带(10)中,沿着无接头环状的环状圈(26)在厚度方向上以成为环状的方式而被连接多个;头部(36、206),其隔着从所述基体部的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起被突出设置的连结部而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外周侧与所述基体部一体地连结,并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短于所述基体部的宽度尺寸,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切口槽(48),所述切口槽由所述基体部、所述头部和所述连结部围绕而成,所述基体部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边缘(44、204、304),所述边缘包含成为在所述带元件互相摆动时的支点的第一边缘(44a、204a)和被形成在所述基体部的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处的第二边缘(44b、204b),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被形成为,小于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外周侧的厚度(T),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边缘被形成为,相较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50、210)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44a、204a),而靠所述头部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8 JP 2017-2540471.一种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30、100、200、300),具备:梯形形状的基体部(32、202、302),其在绕挂于一对带轮(16、18)上的车辆用传动带(10)中,沿着无接头环状的环状圈(26)在厚度方向上以成为环状的方式而被连接多个;头部(36、206),其隔着从所述基体部的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中央起被突出设置的连结部而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外周侧与所述基体部一体地连结,并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短于所述基体部的宽度尺寸,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的特征在于,具备切口槽(48),所述切口槽由所述基体部、所述头部和所述连结部围绕而成,所述基体部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边缘(44、204、304),所述边缘包含成为在所述带元件互相摆动时的支点的第一边缘(44a、204a)和被形成在所述基体部的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处的第二边缘(44b、204b),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内周侧的厚度被形成为,小于所述基体部的与所述边缘相比靠外周侧的厚度(T),在所述车辆用传动带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边缘被形成为,相较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50、210)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44a、204a),而靠所述头部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部的形成有所述边缘的部分中,所述第二边缘部分的厚度与位于与所述头部的端相比靠内侧的位置的边缘部分的厚度相同。3.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传动带的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槽为由互相对置的所述基体部的内壁面(46)与所述头部的内壁面(56)以及所述连结部的内壁面(52)围绕成的对所述环状圈的宽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菊川大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