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重组蓖麻毒素蛋白B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DNA重组技术、蛋白质的表达方法,尤其是涉及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生产重组蓖麻毒素蛋白B链的方法。
技术介绍
蓖麻毒素是从蓖麻籽中提取的植物糖蛋白,分子量64000。毒素由A和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间由一个二硫键连接。目前,A链和B链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二级结构已基本清楚。毒素B链由25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小30KDa,毒素B链上含有两个半乳糖或半乳糖残基结合位点,可和细胞表面的含半乳糖残基的受体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进入细胞质,发挥毒性作用。蓖麻毒素B链易损伤肝、肾等实质器官,发生出血、变性、坏死病变。并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抑制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最新的研究发现,该毒素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因此,通过靶向作用,该毒素在肿瘤治疗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鉴于该毒素在蓖麻中的含量极低,加上提纯难度大,因此,十分有必要进行体外表达,开发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方法进行生产。由于该毒素毒性大,如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等表达水平较低,另外由于该蛋白需要糖基化,大肠杆菌等原核表达系统修饰差,在现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重组蓖麻毒素蛋白B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蓖麻毒素蛋白B链编码基因的克隆:以蓖麻籽抽提获得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系统一步克隆获得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的PCR产物;(2)含有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HindIII消化pCR2.1‑蓖麻毒素蛋白B链得到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片段,然后将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片段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A获得重组体pBlueBacHisA‑蓖麻毒素蛋白B链;通过共转染在家蚕培养细胞BmN内将重组体pBlueBacHisA‑蓖麻毒素蛋白B链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重组蓖麻毒素蛋白B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蓖麻毒素蛋白B链编码基因的克隆:以蓖麻籽抽提获得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系统一步克隆获得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的PCR产物;(2)含有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HindIII消化pCR2.1-蓖麻毒素蛋白B链得到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片段,然后将蓖麻毒素蛋白B链基因片段克隆入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A获得重组体pBlueBacHisA-蓖麻毒素蛋白B链;通过共转染在家蚕培养细胞BmN内将重组体pBlueBacHisA-蓖麻毒素蛋白B链与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同源重组产生重组病毒;(3)家蚕体内表达和重组蓖麻毒素蛋白B链:使用家蚕幼虫5龄起蚕,经口接种上述重组病毒进行感染表达,将涂布有病毒液的桑叶饲喂家蚕,然后在23-25℃下饲养;在饲养96小时后收集家蚕幼虫;从家蚕幼虫中收集血淋巴,用Ni-NTA亲和柱在非变性条件下进行蛋白纯化,获得最终的重组蓖麻毒素蛋白B链蛋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重组蓖麻毒素蛋白B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RT-PCR系统一步克隆具体如下:引物设计如下:正向引物:5'-AGGGATCCGTTGATGGTTGTATG-3',含有BamHI酶切位点,反向引物:5'-GAAGCTTGCAATAACTTGCTGTCCT-3',含有HindIII酶切位点;PCR反应的循环数、温度和时间的设计如下:一个循环,94℃模板变性2分钟;10个循环,94℃变性10秒,57℃退火30秒,68℃延伸1分钟;25个循环,94℃变性10秒,57℃退火30秒,68℃延伸1分钟;最后1个循环,68℃延伸7分钟;然后利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PCR产物分离,并用PCR纯化试剂盒纯化,随后将PCR产物克隆入载体pCR2.1,获得pCR2.1-蓖麻毒素蛋白B链。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锋,陈楠,张健家,沈运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