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848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30
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由盖板I(1)、风扇罩(2)、风扇(3)、充电器PCB板(4)、接线柱(5)、绝缘隔板(6)、控制器PCB板(7)、弹性压板I(8)、涵道式散热基座(9)、DCDC转换板(10)、壳体(11)、插座及电缆I(12)、插座及电缆II(13)、盖板II(14)、弹性压板II(15)组成,该机构具有快速高效,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

A Trinity Controller Mechanism for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属于新能源电动车领域。
技术介绍
当前电动车的充、放电路控制部分,基本上是由控制器、充电器、DCDC转换器等组成,每个部件都是独立单元。由于模块较多,对电动车的整车设计、装配、维护、保养等等都有较大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控制器、充电器、DCDC转换器器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解决目前电动车模块较多。该机构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本专利技术把控制器、充电器、DCDC转换器等三个功能模块,设计成一个模块总成,内部实现连接,减少了零件数量;三个模块可内部通讯,一体化程度更高,方便维修保养。同时,针对功率器件发热量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进行创新,安装基座采用三角形结构,三个PCB模块分别固定在三个面上,中间采用涵道式散热结构形式,同时增加强制风冷散热,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目的,保证产品运行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修方便,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由盖板I(1)、风扇罩(2)、风扇(3)、充电器PCB板(4)、接线柱(5)、绝缘隔板(6)、控制器PCB板(7)、弹性压板I(8)、涵道式散热基座(9)、DCDC转换板(10)、壳体(11)、插座及电缆I(12)、插座及电缆II(13)、盖板II(14)、弹性压板II(15)组成。盖板I(1)安装在壳体(11)上,风扇罩(2)内安装风扇(3),风扇罩(2)与安装风扇(3)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充电器PCB板(4)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接线柱(5)安装在绝缘隔板(6)上,绝缘隔板(6)安装在控制器PCB板(7)上,弹性压板I(8)与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涵道式散热基座(9)的一端与风扇罩(2)及安装风扇(3)相连,上部安装有接线柱(5)及绝缘隔板(6)及控制器PCB板(7)及弹性压板I(8)及弹性压板II(15),两侧安装有充电器PCB板(4)及DCDC转换板(10),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涵道式散热基座(9)固定在壳体(11)内,DCDC转换板(10)固定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壳体(11)的一端与盖板I(1)相连,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插座及电缆I(12)与插座及电缆II(13)安装在盖板II(14)上,盖板II(14)固定在壳体(11)上,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所述的壳体(11)的一端与盖板I(1)相连,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端盖I(1)与端盖II(14)是同一部件。所述的风扇(3)固定在风扇罩(2)内。所述的涵道式散热基座(9)的一端与风扇罩(2)及安装风扇(3)相连,上部安装有接线柱(5)及绝缘隔板(6)及控制器PCB板(7)及弹性压板I(8)及弹性压板II(15),两侧安装有充电器PCB板(4)及DCDC转换板(10),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涵道式散热基座(9)固定在壳体(11)内,DCDC转换板(10)固定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所述的插座及电缆I(12)与插座及电缆II(13)安装在盖板II(14)上。本专利技术安装时,首先将盖板I(1)安装在壳体(11)上,风扇罩(2)内安装风扇(3),风扇罩(2)与安装风扇(3)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充电器PCB板(4)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接线柱(5)安装在绝缘隔板(6)上,绝缘隔板(6)安装在控制器PCB板(7)上,弹性压板I(8)与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涵道式散热基座(9)的一端与风扇罩(2)及安装风扇(3)相连,上部安装有接线柱(5)及绝缘隔板(6)及控制器PCB板(7)及弹性压板I(8)及弹性压板II(15),两侧安装有充电器PCB板(4)及DCDC转换板(10),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涵道式散热基座(9)固定在壳体(11)内,DCDC转换板(10)固定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壳体(11)的一端与盖板I(1)相连,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插座及电缆I(12)与插座及电缆II(13)安装在盖板II(14)上,盖板II(14)固定在壳体(11)上,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安装与检修非常方便,且可多次经常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三维图的爆炸图的实施例图。图1中:1.盖板I;2.风扇罩;3.风扇;4.充电器PCB板;5.接线柱;6.绝缘隔板;7.控制器PCB板;8.弹性压板I;9.涵道式散热基座;10.DCDC转换板;11.壳体;12.插座及电缆I;13.插座及电缆II;14.盖板II;15.弹性压板II;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视图的实施例图图2中:1.盖板I;3.风扇;5.接线柱;11.壳体;12.插座及电缆I;13.插座及电缆II;14.盖板;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俯视图的实施例图图3中:1.盖板I;3.风扇;5.接线柱;11.壳体;12.插座及电缆I;13.插座及电缆II;14.盖板;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C视图的实施例图。图4中:1.盖板I;2.风扇罩;3.风扇;5.接线柱;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A-A剖视图的实施例图。图5中:1.盖板I;2.风扇罩;3.风扇;5.接线柱;6.绝缘隔板;7.控制器PCB板;8.弹性压板I;9.涵道式散热基座;11.壳体;12.插座及电缆I;13.插座及电缆II;14.盖板II;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B-B剖视图的实施例图。图6中:4.充电器PCB板;5.接线柱;6.绝缘隔板;7.控制器PCB板;8.弹性压板I;9.涵道式散热基座;10.DCDC转换板;11.壳体;15.弹性压板II;具体实施方式盖板I(1)安装在壳体(11)上,风扇罩(2)内安装风扇(3),风扇罩(2)与安装风扇(3)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充电器PCB板(4)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接线柱(5)安装在绝缘隔板(6)上,绝缘隔板(6)安装在控制器PCB板(7)上,弹性压板I(8)与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涵道式散热基座(9)的一端与风扇罩(2)及安装风扇(3)相连,上部安装有接线柱(5)及绝缘隔板(6)及控制器PCB板(7)及弹性压板I(8)及弹性压板II(15),两侧安装有充电器PCB板(4)及DCDC转换板(10),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涵道式散热基座(9)固定在壳体(11)内,DCDC转换板(10)固定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壳体(11)的一端与盖板I(1)相连,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插座及电缆I(12)与插座及电缆II(13)安装在盖板II(14)上,盖板II(14)固定在壳体(11)上,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安装非常方便。通过以上安装,完成本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盖板I(1)安装在壳体(11)上,风扇罩(2)内安装风扇(3),风扇罩(2)与安装风扇(3)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充电器PCB板(4)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接线柱(5)安装在绝缘隔板(6)上,绝缘隔板(6)安装在控制器PCB板(7)上,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由盖板I(1)、风扇罩(2)、风扇(3)、充电器PCB板(4)、接线柱(5)、绝缘隔板(6)、控制器PCB板(7)、弹性压板I(8)、涵道式散热基座(9)、DCDC转换板(10)、壳体(11)、插座及电缆I(12)、插座及电缆II(13)、盖板II(14)、弹性压板II(15)组成,盖板I(1)安装在壳体(11)上,风扇罩(2)内安装风扇(3),风扇罩(2)与安装风扇(3)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充电器PCB板(4)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接线柱(5)安装在绝缘隔板(6)上,绝缘隔板(6)安装在控制器PCB板(7)上,弹性压板I(8)与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涵道式散热基座(9)的一端与风扇罩(2)及安装风扇(3)相连,上部安装有接线柱(5)及绝缘隔板(6)及控制器PCB板(7)及弹性压板I(8)及弹性压板II(15),两侧安装有充电器PCB板(4)及DCDC转换板(10),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涵道式散热基座(9)固定在壳体(11)内,DCDC转换板(10)固定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壳体(11)的一端与盖板I(1)相连,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插座及电缆I(12)与插座及电缆II(13)安装在盖板II(14)上,盖板II(14)固定在壳体(11)上,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三合一控制器机构,由盖板I(1)、风扇罩(2)、风扇(3)、充电器PCB板(4)、接线柱(5)、绝缘隔板(6)、控制器PCB板(7)、弹性压板I(8)、涵道式散热基座(9)、DCDC转换板(10)、壳体(11)、插座及电缆I(12)、插座及电缆II(13)、盖板II(14)、弹性压板II(15)组成,盖板I(1)安装在壳体(11)上,风扇罩(2)内安装风扇(3),风扇罩(2)与安装风扇(3)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充电器PCB板(4)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接线柱(5)安装在绝缘隔板(6)上,绝缘隔板(6)安装在控制器PCB板(7)上,弹性压板I(8)与弹性压板II(15)安装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涵道式散热基座(9)的一端与风扇罩(2)及安装风扇(3)相连,上部安装有接线柱(5)及绝缘隔板(6)及控制器PCB板(7)及弹性压板I(8)及弹性压板II(15),两侧安装有充电器PCB板(4)及DCDC转换板(10),另一端与盖板II(14)相连,涵道式散热基座(9)固定在壳体(11)内,DCDC转换板(10)固定在涵道式散热基座(9)上,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玉龙晏勋仝全博冷轩肖磊赵岩文付皓顾凯丰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帝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