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585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01
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它包括按摩架(10)和安装在按摩架(10)上的按摩机芯(20),还包括设置在按摩架(10)上的传动电机(30)、转动件以及安装在墙面的转动配合部,传动电机(30)传动连接转动件,且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10)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它具有如下优点:传动电机传动连接转动件,且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转动配合部安装在墙面,使得该按摩器能挂置在墙面并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对人体背部做按摩,人体只要站着靠在按摩机芯上即可,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按摩方式,还极大节省了收纳空间。

A wall-mounted massa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按摩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壁挂式按摩器。
技术介绍
按摩椅是一种保健器械,现有的按摩椅通过设于椅背内的行走式按摩机芯上下移动对背部进行按摩,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刺激穴位,松弛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医疗及保健的目的。由于行走式按摩机芯的按摩技术发展迅速,逐渐接近仿生手法,因此具有较好的按摩效果。目前常见的按摩椅均设有椅座、靠背、小腿和按摩机芯,行走式按摩机芯设于靠背部的壳体内,其行走轮与导轨架的导轨滚动配合上下行走,可实现背部甚至头颈臀腿等部位的按摩。目前常见的按摩椅椅座、靠背和小腿呈一字分布,占地面积较大。也有小腿收缩于椅子内的,但其占地面积仍然较大。目前常见的按摩椅其椅座不可收纳,使用者必须臀部接触椅座,背部靠着靠背,或坐着或躺着按摩,无法站着按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它包括按摩架(10)和安装在按摩架(10)上的按摩机芯(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按摩架(10)上的传动电机(30)、转动件以及安装在墙面的转动配合部,传动电机(30)传动连接转动件,且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10)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转动件为齿轮(40),转动配合部为齿条(50),通过齿轮(40)之齿部(41)与齿条(50)的啮合配合带动按摩架(10)上下移动。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能装拆地装接在墙面的固定板(60),固定板(60)之两端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61),齿条(50)开设在导轨(61);按摩架(10)转动装接有输出轴(11),输出轴(11)传动连接传动电机(30),输出轴(11)两端均设有所述的齿轮(40),两个齿轮(40)与两齿条(50)一一对应的啮合配合。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齿轮(40)外周面设有限位凸缘(42)和转动支撑部(43),限位凸缘(42)位于齿部(41)和转动支撑部(43)之间;导轨(61)设有能与限位凸缘(42)相限位配合的限位槽(62)和与转动支撑部(43)相配合的支撑面(63),限位槽(62)位于齿条(50)与支撑面(63)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滚轮(70),它转动装接在按摩架(10)之底端且与水平面相滚动配合,通过滚轮(70)的滚动配合以使按摩架(10)上下移动的同时前后移动。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传动电机传动连接转动件,且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转动配合部安装在墙面,使得该按摩器能挂置在墙面并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对人体背部做按摩,人体只要站着靠在按摩机芯上即可,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按摩方式,还极大节省了收纳空间。2、固定板能装拆地装接在墙面,使得该按摩器能随时移动至需要的地方,使用方便。3、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凸缘的限位配合以使齿轮之齿部与齿条更好的配合,同时通过转动支撑部与支撑面的配合能进一步减小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受力,保证结构稳定性。4、通过滚轮与水平面之间的滚动配合以使按摩架在传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前后移动,使得该按摩器不仅能竖着也能卧着,实现可立可卧的功能,也即,该按摩器在工作时既能按摩背部还能按摩臀部以及腿部,当其需要收纳时,只需将按摩器竖立即可,不占用横向空间,节约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该按摩器与墙面和水平面相配合了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该按摩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2,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包括按摩架10和安装在按摩架10上的按摩机芯20、设置在按摩架10上的传动电机30、转动件以及安装在墙面的转动配合部。按摩架10如图所示,采用长方体结构,其中间设有开槽,按摩机芯20安装在开槽内。按摩机芯包括电机、蜗轮箱1和按摩头组件,按摩头组件上设置按摩头2以对人体进行按摩。按摩架10与按摩机芯20之结构可为任意结构,不以此为限。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10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按摩架10转动装接有输出轴11,输出轴11传动连接传动电机30。传动电机30通过输出轴11传动连接转动件。传动电机30通过变速齿轮箱进行变速,变速齿轮箱由蜗杆、涡轮组成,蜗杆和涡轮具有自锁性,可以随时控制按摩架的位置并保持不动。该部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传动电机30和输出轴11均位于按摩架10之顶端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为齿轮40,输出轴11两端均设有所述的齿轮40。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40外周面设有限位凸缘42和转动支撑部43,限位凸缘42位于齿部41和转动支撑部43之间。转动配合部为齿条50,通过齿轮40之齿部41与齿条50的啮合配合带动按摩架10上下移动。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结构不限于此结构,也可采用传送带和转轴相配合的结构。传动电机传动连接转动件,且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转动配合部安装在墙面,使得该按摩器能挂置在墙面并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对人体背部做按摩,人体只要站着靠在按摩机芯上即可,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按摩方式,还极大节省了收纳空间。本实施例中,该按摩器还包括能装拆地装接在墙面的固定板60,固定板60之两端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61,齿条50开设在导轨61,两个齿轮40与两齿条50一一对应的啮合配合。固定板60与墙面之间可采用螺钉锁固,或者采用粘扣粘接,或者采用磁吸方式固定在墙面,不以此为限。固定板能装拆地装接在墙面,使得该按摩器能随时移动至需要的地方,使用方便。本实施例中,导轨61设有能与限位凸缘42相限位配合的限位槽62和与转动支撑部43相配合的支撑面63,限位槽62位于齿条50与支撑面63之间。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凸缘的限位配合以使齿轮之齿部与齿条更好的配合,同时通过转动支撑部与支撑面的配合能进一步减小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受力,保证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该按摩器还包括滚轮70,它转动装接在按摩架10之底端且与水平面相滚动配合,通过滚轮70的滚动配合以使按摩架10上下移动的同时前后移动。通过滚轮与水平面之间的滚动配合以使按摩架在传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移动的同时能前后移动,使得该按摩器不仅能竖着也能卧着,实现可立可卧的功能,也即,该按摩器在工作时既能按摩背部还能按摩臀部以及腿部,当其需要收纳时,只需将按摩器竖立即可,不占用横向空间,节约空间。滚轮70可设置为可拆卸式,当仅需要站立式按摩时,可将该滚轮70拆卸,该按摩器仅实现上下移动的背部按摩方式;当有足够空间进行卧式按摩时,可将滚轮70装上,人体躺卧在按摩机芯上,实现背部、臀部和腿部的按摩。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它包括按摩架(10)和安装在按摩架(10)上的按摩机芯(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按摩架(10)上的传动电机(30)、转动件以及安装在墙面的转动配合部,传动电机(30)传动连接转动件,且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10)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它包括按摩架(10)和安装在按摩架(10)上的按摩机芯(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按摩架(10)上的传动电机(30)、转动件以及安装在墙面的转动配合部,传动电机(30)传动连接转动件,且通过转动件与转动配合部的转动配合带动按摩架(10)沿着转动配合部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转动件为齿轮(40),转动配合部为齿条(50),通过齿轮(40)之齿部(41)与齿条(50)的啮合配合带动按摩架(10)上下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壁挂式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装拆地装接在墙面的固定板(60),固定板(60)之两端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61),齿条(50)开设在导轨(61);按摩架(10)转动装接有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剑寒严金森冯时张光樟陈泽山陈明瞿
申请(专利权)人: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