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87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包括第一灌浆密封筒瓦以及与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连接的第二灌浆密封筒瓦;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与所述第二灌浆密封筒瓦均包括筒体、开设在所述筒体内的灌浆槽、与所述灌浆槽连通的灌浆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灌浆槽外围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铺设有密封条,所述灌浆孔内设置有灌浆管;该装置实现模块化,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降低试验成本;有效的减少浆液的挂壁和试件的后期加工处理工作量。

Pressure Grouting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Fractured Rock Mass Specim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体材料灌浆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
技术介绍
岩石工程中所遇到的岩体是由岩块和结构面构成的复杂地质体,结构面的存在不仅使岩体具有不连续性和各向异性,同时使工程岩体的力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如渗透性能增大、承载能力降低等。在工程中一般采用灌浆方式,将水泥砂浆、水泥粘土浆等浆液压入岩体结构面中,提高岩体的完整性,从而降低工程安全风险,在岩石工程的固结灌浆、防渗帷幕灌浆、接触灌浆都是常用的灌浆措施。为探明灌浆后岩石-浆液结石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及破坏规律,常采用灌浆后岩体试件的室内力学试验来加以分析。灌浆后岩体试件的获取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在工程现场钻取灌浆后的岩体进行试验,二是采用预制裂隙岩体试件灌浆后进行试验。第一种方法所获取的灌浆岩体试件由于结构面分布的随机性,很难获得有规律性的试验结果,第二种方法采用预制规则结构面(裂隙)再灌浆的方式,室内实验对预制规则结构面(裂隙)试件进行灌浆很难避免浆液流动,造成岩体试件表面挂液凝固,加大后期试件表面的处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以解决现有裂隙岩体浆液挂壁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包括第一灌浆密封筒瓦以及与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连接的第二灌浆密封筒瓦;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与所述第二灌浆密封筒瓦均包括筒体、开设在所述筒体内的灌浆槽、与所述灌浆槽连通的灌浆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灌浆槽外围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铺设有密封条,所述灌浆孔内设置有灌浆管。进一步,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外壁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外壁上连接有卡箍,且通过卡箍将第一灌浆密封筒瓦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连接为整体。进一步,所述灌浆管上设置有控制浆液流动的控制阀。进一步,所述密封条由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所述密封槽与所述灌浆槽之间的距离为1cm-2cm。进一步,所述密封槽的宽度为0.5cm-1.0cm,所述密封槽的深度为0.5cm-1.0cm。进一步,所述灌浆孔的直径为1cm-2cm。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预制裂隙岩体压力灌浆装置,通过第一灌浆密封筒瓦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分体连接形式,实现装置的模块化,安装拆卸方便,可重复使用,降低试验成本;灌浆孔与半圆形灌浆密封筒瓦内侧的灌浆槽连通,形成岩体试件中预制裂隙灌浆通道,通过密封条与岩体试件紧密接触,形成密封的灌浆浆液流动空间,通过灌浆槽实现岩体试件中裂隙的灌浆,有效的减少浆液的挂壁和试件的后期加工处理工作量;且该装置可根据试件的大小不同而制定不同直径的灌浆密封筒瓦,从而满足各种尺寸试件的需要,适用于不同连通率和贯通率的制裂隙岩体圆柱形试件的压力灌浆,提高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灌浆密封筒瓦或第二灌浆密封筒瓦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灌浆密封筒瓦或第二灌浆密封筒瓦断面示意图;图1至图3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第一灌浆密封筒瓦,2-第二灌浆密封筒瓦,11-筒体,12-灌浆槽,13-灌浆孔,14-密封槽,15-灌浆管,3-卡箍,4-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包括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以及与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连接的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该灌浆装置由两个灌浆密封筒瓦连接而成,实现模块化,便于拆装操作。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结构形状一致,均为半圆形结构。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的内径根据预制裂隙岩体试件的大小而定,其高度与试件的高度相同。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外壁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外壁上连接有卡箍3,且通过卡箍3将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连接为整体,其连接可靠稳定。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与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均包括筒体11、开设在筒体11内的灌浆槽12、与灌浆槽12连通的灌浆孔13以及设置在灌浆槽12外围的密封槽14,密封槽14内铺设有密封条,灌浆孔13内设置有灌浆管15。灌浆孔13的直径为1cm-2cm,灌浆管15采用直径为1cm的软橡胶管。密封槽14与灌浆槽12之间的距离为1cm-2cm。灌浆孔13与灌浆槽12相连通,形成岩体试件中预制裂隙灌浆通道,其灌浆槽12沿灌浆密封筒瓦环向的宽度为1cm,沿灌浆密封筒瓦厚度方向的深度为1cm,灌浆槽12的长度大于所述预制裂隙岩石试件轴向分布长度。在使用时,将两个半圆形结构的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套设在裂隙岩体试件外壁上,沿高度方向上将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进行卡紧锁固,使密封条与裂隙岩体试件紧密接触,从而形成密封的灌浆浆液流动空间。所述密封条由橡胶材质制成。为使所有预制裂隙均能充分灌浆,本技术中,灌浆密封筒瓦的灌浆孔13轴线与预制裂隙走线平行。为了便于对注入浆液的流量控制,本技术中,灌浆管15上设置有控制浆液流动的控制阀4。该控制阀为调节阀,通过控制阀4,可有效的调节注入到灌浆密封筒瓦内的流量计流速,有助于提高试验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以及与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连接的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与所述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均包括筒体(11)、开设在所述筒体(11)内的灌浆槽(12)、与所述灌浆槽(12)连通的灌浆孔(13)以及设置在所述灌浆槽(12)外围的密封槽(14),所述密封槽(14)内铺设有密封条,所述灌浆孔(13)内设置有灌浆管(15)。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以及与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连接的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与所述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均包括筒体(11)、开设在所述筒体(11)内的灌浆槽(12)、与所述灌浆槽(12)连通的灌浆孔(13)以及设置在所述灌浆槽(12)外围的密封槽(14),所述密封槽(14)内铺设有密封条,所述灌浆孔(13)内设置有灌浆管(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裂隙岩体试件压力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外壁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外壁上连接有卡箍(3),且通过所述卡箍(3)将第一灌浆密封筒瓦(1)和第二灌浆密封筒瓦(2)连接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莉肖明砾刘怀忠谢红强何江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