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配管直径的确定装置以及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配管直径的确定装置以及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一种室外单元与室内单元通过制冷剂连通配管连接且能够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制冷装置。在该制冷装置中,例如,如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第2000-55483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通过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使存在于制冷剂连通配管的制冷剂量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上述这样的、通过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使存在于制冷剂连通配管的制冷剂量变化的制冷装置在各种环境下施工。例如,存在在制热负载较大的寒冷地带、制冷负载较大的温暖地区或者隔热性能匮乏的建筑物处施工的情况。在上述各施工场所处具有应根据各自的环境进行处理的制冷负载以及制热负载,作为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需要选定具有能够对上述制冷负载和制热负载这两者进行处理的能力的制冷装置。在如上所述那样选定制冷装置的情况下,作为制冷装置,会产生具有各种制冷能力和各种制热能力的制冷装置。另一方面,作为一般的需求,存在想要使填充于制冷装置的制冷剂量减少的需求。然而,在根据制冷负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是制冷装置(1)中的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4a、4b)、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以及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所述制冷装置能够执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21)和室外热交换器(22),所述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a、41b),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和所述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连通所述室外单元(2)与所述室内单元(4a、4b),所述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的特征在于,根据要安装的所述室外单元(2)和所述室内单元(4a、4b)具有的制冷能力以及制热能力来确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30 JP 2016-2322071.一种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是制冷装置(1)中的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4a、4b)、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以及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6),所述制冷装置能够执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所述室外单元具有压缩机(21)和室外热交换器(22),所述室内单元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1a、41b),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和所述气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连通所述室外单元(2)与所述室内单元(4a、4b),所述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的特征在于,根据要安装的所述室外单元(2)和所述室内单元(4a、4b)具有的制冷能力以及制热能力来确定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供所述制冷装置设置的场所的制冷负载以及制热负载进行掌握,利用所述制冷装置的所述制冷能力和所述制热能力与所述制冷负载和所述制热负载的关系来确定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2)具有冷却部(12),所述冷却部使在制冷运转时流过所述室外热交换器(22)而送往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制冷剂冷却,以下述方式确定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表示所述制热负载相对于所述制冷负载的比例的值越小,或者,从所述制热能力减去所述制热负载而得到的值越大,则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越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述方式确定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表示所述制热负载相对于所述制冷负载的比例的值越小,或者,从所述制热能力减去所述制热负载而得到的值越大,则所述液体侧制冷剂连通配管(5)的配管直径逐级变得越小。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管直径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体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拓郎,中川裕介,本田雅裕,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