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装车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03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装车台,包括底板、固体材料输送带、油罐、鹤管,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固体材料输送带,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与第二主动轮;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下方设有油罐,所述油罐的右侧设有抽油泵,而抽油泵的后侧还固定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设有鹤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叉车穿过叉车孔将装车台移动到预定位置,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并且防滑纹与护栏还能够有效防止固态物料的滑落;而通过流量计能够有效监测流过鹤管管口的流量,通过液位传感器还能够有效地监测储油仓内部的存油量;通过固体材料输送带与鹤管使得装车台能够兼顾固液两种状态的物料,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A Mobile Load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装车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车台,具体是一种移动式装车台。
技术介绍
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货物运输由于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运输能力及单车装载量大大,在运输的经常性和低成本性占据了优势,再加上有多种类型的车辆,使它几乎能承运任何商品,几乎可以不受重量和容积的限制,而这些都是公路和航空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而装车作为货物运输的第一道工序是首要的,如何快速、安全的将货物装到预定车厢是首要问题;而现如今的装车台因为个体过于笨重,难以移动,就算加上移动轮也是差强人意,并且很容易将轮子压坏,白白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现如今的装车台大多应用单一,没有兼顾效果,因此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装车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装车台,包括底板、固体材料输送带、油罐、鹤管,所述底板整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底板的前侧面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为叉车孔,并且所述两叉车孔规格大小相同,但是并不对称设置,所述两叉车孔均贯通底板的前后两侧面;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体材料输送带,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与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的高度大于第一主动轮的高度;并且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的中间带身位置还均匀固定设有若干辅助轮,所述若干辅助轮等高度间隔设置,并且所述若干辅助轮的转轴的前后两侧均与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支撑柱与辅助轮的转轴相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右侧带身的下方设有油罐,所述油罐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固定在底板上表面,所述油罐顶端左侧设有加油口,所述加油口通过进油管与油罐内部的储油仓相连接,所述储油仓整体为胆囊状结构;所述储油仓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头,所述过滤头与抽油泵的抽油管相连接,所述抽油管的右端与抽油泵相连,所述抽油泵固定在底板上,并且紧靠油罐的右侧壁;所述抽油泵的后侧还固定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设有鹤管,所述鹤管的进油口与抽油泵的送油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油仓的周围包裹有一层保护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油仓内部底端固定设有液位传感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鹤管与抽油泵的送油管相接处设有流量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还包括传送皮带、防滑纹与护栏,所述传送皮带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栏,并且传送皮带的上表面还均匀刻画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中心轴前端与输送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电机固定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并且支撑台的左侧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轮左侧的辅助轮相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的中心轴后端与另一侧的支撑柱相连接,并且连接处设有轴承,同样的,第一主动轮的后侧设有输送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叉车穿过叉车孔将装车台移动到预定位置,简单方便,安全性高;当装卸的物料为固体时,将鹤管偏移到一侧,通过输送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辅助轮能够快速高效的将固态物料运送到高处,并最终落入到预定车厢内,防滑纹与护栏还能够有效防止固态物料的滑落;当装卸物品为液态油时,通过鹤管的一端与抽油泵相连接,另一端与装油车箱相连接,能够快速、安全的将油液装到车厢内;并且通过流量计能够有效监测流过鹤管管口的油量,通过液位传感器还能够有效地监测储油仓内部的存油量,方便适时通过加油口向储油仓内加油;通过固体材料输送带与鹤管使得装车台能够兼顾固液两种状态的物料,大大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移动式装车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移动式装车台中油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移动式装车台中固体材料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叉车孔;3-固体材料输送带;4-支撑柱;5-第一主动轮;6-转轴;7-辅助轮;8-油罐;9-第二主动轮;10-输送电机;11-支撑台;12-支撑杆;13-加油口;14-鹤管;15-抽油泵;16-送油管;17-立柱;18-液位传感器;19-进油管;20-储油仓;21-保护壳;22-抽油管;23-过滤头;24-流量计;25-传送皮带;26-防滑纹;27-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移动式装车台,包括底板1、固体材料输送带3、油罐8、鹤管14,所述底板1整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底板1的前侧面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为叉车孔2,并且所述两叉车孔2规格大小相同,但是并不对称设置,所述两叉车孔2均贯通底板1的前后两侧面;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体材料输送带3,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5与第二主动轮9,所述第二主动轮9的高度大于第一主动轮5的高度;并且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的中间带身位置还均匀固定设有若干辅助轮7,所述若干辅助轮7等高度间隔设置,并且所述若干辅助轮7的转轴6的前后两侧均与支撑柱4相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辅助轮7的转轴6相接处设置有轴承,方便辅助轮7固定在预定的高度位置,并且能够自由转动;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右侧带身的下方设有油罐8,所述油罐8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油罐8顶端左侧设有加油口13,所述加油口13通过进油管19与油罐8内部的储油仓20相连接,所述储油仓20整体为胆囊状结构;所述储油仓20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头23,所述过滤头23与抽油泵15的抽油管22相连接,所述抽油管22的右端与抽油泵15相连,所述抽油泵15固定在底板1上,并且紧靠油罐8的右侧壁;所述抽油泵15的后侧还固定设有立柱17,所述立柱17上固定设有鹤管14,所述鹤管14的进油口与抽油泵15的送油管16相连接。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储油仓20的周围包裹有一层保护壳21,能够在储油仓20意外爆炸时有效保护周围的工作人员安全。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储油仓20内部底端固定设有液位传感器18,能够有效地监测储油仓20内部的存油量。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鹤管14与抽油泵15的送油管16相接处设有流量计24,能够有效监测流过鹤管14管口的油量。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还包括传送皮带25、防滑纹26与护栏27,所述传送皮带25的两侧均固定设有护栏27,并且传送皮带25的上表面还均匀刻画有防滑纹26,通过防滑纹26与护栏27能够有效防止固态物料的滑落。进一步的,本技术所述第二主动轮9的中心轴前端与输送电机1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电机10固定在支撑柱4上,所述支撑柱4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杆12,并且支撑台11的左侧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另一端与第二主动轮9左侧的辅助轮7相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9的中心轴后端与另一侧的支撑柱4相连接,并且连接处设有轴承,同样的,第一主动轮5的后侧设有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装车台,包括底板(1)、固体材料输送带(3)、油罐(8)、鹤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整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底板(1)的前侧面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为叉车孔(2),并且所述两叉车孔(2)规格大小相同,但是并不对称设置,所述两叉车孔(2)均贯通底板(1)的前后两侧面;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体材料输送带(3),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5)与第二主动轮(9),所述第二主动轮(9)的高度大于第一主动轮(5)的高度;并且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的中间带身位置还均匀固定设有若干辅助轮(7),所述若干辅助轮(7)等高度间隔设置,并且所述若干辅助轮(7)的转轴(6)的前后两侧均与支撑柱(4)相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辅助轮(7)的转轴(6)相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右侧带身的下方设有油罐(8),所述油罐(8)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油罐(8)顶端左侧设有加油口(13),所述加油口(13)通过进油管(19)与油罐(8)内部的储油仓(20)相连接,所述储油仓(20)整体为胆囊状结构;所述储油仓(20)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头(23),所述过滤头(23)与抽油泵(15)的抽油管(22)相连接,所述抽油管(22)的右端与抽油泵(15)相连,所述抽油泵(15)固定在底板(1)上,并且紧靠油罐(8)的右侧壁;所述抽油泵(15)的后侧还固定设有立柱(17),所述立柱(17)上固定设有鹤管(14),所述鹤管(14)的进油口与抽油泵(15)的送油管(1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装车台,包括底板(1)、固体材料输送带(3)、油罐(8)、鹤管(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整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底板(1)的前侧面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为叉车孔(2),并且所述两叉车孔(2)规格大小相同,但是并不对称设置,所述两叉车孔(2)均贯通底板(1)的前后两侧面;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固体材料输送带(3),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的左右两端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第一主动轮(5)与第二主动轮(9),所述第二主动轮(9)的高度大于第一主动轮(5)的高度;并且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的中间带身位置还均匀固定设有若干辅助轮(7),所述若干辅助轮(7)等高度间隔设置,并且所述若干辅助轮(7)的转轴(6)的前后两侧均与支撑柱(4)相连接,所述支撑柱(4)与辅助轮(7)的转轴(6)相接处设置有轴承;所述固体材料输送带(3)右侧带身的下方设有油罐(8),所述油罐(8)整体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固定在底板(1)上表面,所述油罐(8)顶端左侧设有加油口(13),所述加油口(13)通过进油管(19)与油罐(8)内部的储油仓(20)相连接,所述储油仓(20)整体为胆囊状结构;所述储油仓(20)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头(23),所述过滤头(23)与抽油泵(15)的抽油管(22)相连接,所述抽油管(22)的右端与抽油泵(15)相连,所述抽油泵(15)固定在底板(1)上,并且紧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徐政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