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文帅专利>正文

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00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包括滚筒皮、轴承盖、端盖、主轴、轴承和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通过轴承室和密封装置实现对轴承的双密封,对轴承的保护好,具有防水、防潮、防粉尘的功能,提高了滚筒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业企业中环境恶劣的影响;其次,滚筒各零部件采用分体组合式安装,可在不更换其他零部件的基础上对损坏件进行更换,降低了滚筒的运行维护成本;最后,轴承室两侧用结构简单的夹板固定,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

A Conversion Drum for Belt Convey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
技术介绍
皮带运输机是工矿企业广泛使用的输送机械,滚筒装置构成皮带运输机的主要部件,按安装部位分为改向滚筒和驱动滚筒,按皮带机额定输送能力大小可分为轻型和重型滚筒。由于轴承与联轴器和滚筒轴分别过盈配合,特别是直径较大的重型滚筒,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非常大,导致轴承需要承受极大的载荷,此外,由于轴承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因此混乱的皮带机工作环境容易造成杂质对轴承的影响,从而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最后,更换滚筒部件大多采用氧割工具进行破坏性拆除,工效低,劳动强度大,可再次使用的部件,如联轴器只能报废掉,造成检修成本高。综上所述,目前的皮带机亟待出现一种保护改进装置对轴承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对主轴轴承进行双重保护,防止外界杂质和灰尘对轴承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滚筒的使用。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包括滚筒皮、轴承盖、端盖、主轴、轴承和侧板;所述主轴为圆柱体结构,且沿所述主轴端部向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所述轴承盖与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轴承室,两个所述轴承室分别套装在所述主轴两侧;两个所述轴承套装在所述主轴上,每个所述轴承设置在一个所述轴承室内,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台阶和轴承盖接触,另一侧壁与所述端盖接触;所述侧板为圆筒状结构,所述侧板套装在所述轴承室外侧位于两个所述轴承室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盖接触;所述滚筒皮为无端盖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滚筒皮套装在所述侧板外侧。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轴承盖外侧。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套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轴承室内,且位于所述轴承外侧。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所述密封装置为密封橡胶;所述密封装置分别于所述主轴和端盖过盈配合。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所述轴承盖外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部,所述侧板与所述限位部接触。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所述轴承盖和端盖与所述主轴为间隙配合;所述轴承盖与所述侧板为过盈配合。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套装在所述主轴上,且位于所述端盖外侧。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所述端盖内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端部与所述轴承侧壁接触。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所述凸台外壁与所述轴承盖内壁接触,所述凸台内壁与所述密封装置接触。上述的皮带机改向滚筒,其中,所述滚筒皮长度大于两个所述轴承室之间的最大间距;所述滚筒皮长度小于所述主轴长度。3.有益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轴承室和密封装置实现对轴承的双密封,对轴承的保护好,具有防水、防潮、防粉尘的功能,提高了滚筒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业企业中环境恶劣的影响;(2)滚筒各零部件采用分体组合式安装,可在不更换其他零部件的基础上对损坏件进行更换,降低了滚筒的运行维护成本;(3)轴承室两侧用结构简单的夹板固定,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包括滚筒皮1、轴承盖2、端盖3、主轴4、轴承5和侧板6;所述主轴4为圆柱体结构,且沿所述主轴4端部向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401和第二台阶402;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端盖3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轴承室100,两个所述轴承室100分别套装在所述主轴4两侧;两个所述轴承5套装在所述主轴4上,每个所述轴承5设置在一个所述轴承室100内,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台阶402和轴承盖2接触,另一侧壁与所述端盖3接触;所述侧板6为圆筒状结构,所述侧板6套装在所述轴承室100外侧位于两个所述轴承室10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盖2接触;所述滚筒皮1为无端盖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滚筒皮1套装在所述侧板6外侧。所述端盖3设置在所述轴承盖2外侧,所述端盖3与所述轴承盖2组成所述轴承室100,对所述轴承起到第一层保护。还包括密封装置7;所述密封装置7套装在所述主轴4上;所述密封装置7设置在所述轴承室100内,且位于所述轴承5外侧,对所述轴承进行第二层保护。所述密封装置7为密封橡胶;所述密封装置7分别于所述主轴4和端盖3过盈配合,防止所述密封装置7与所述主轴4和端盖3之间出现缝隙,导致外界杂质进入所述轴承室100对所述轴承5造成污染。所述轴承盖2外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限位部201,所述侧板6与所述限位部201接触,所述限位部201抵靠所述侧板6,以限制二者的相对位置。所述轴承盖2和端盖3与所述主轴4为间隙配合;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侧板6为过盈配合,使得所述轴承5旋转带动所述轴承盖2旋转,进而驱动所述侧板6旋转。还包括夹板8;所述夹板8套装在所述主轴4上,且位于所述端盖3外侧,所述夹板8与所述第二阶梯402限制所述轴承室100沿所述主轴4轴向的运动。所述端盖3内设置有凸台301,所述凸台301端部与所述轴承5侧壁接触,所述凸台301抵靠所述轴承5,与所述轴承盖2共同限制所述轴承5的相对位置,并且所述凸台301和所述主轴4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所述密封装置7。所述凸台301外壁与所述轴承盖2内壁接触,所述凸台301内壁与所述密封装置7接触,所述密封装置7紧密设置在所述凸台301和主轴4之间。所述滚筒皮1长度大于两个所述轴承室100之间的最大间距;所述滚筒皮1长度小于所述主轴4长度,在满足传动和承载的强度要求下,尽量减小所述轴承室100和主轴4的尺寸。使用时,首先,所述主轴4旋转,带动所述轴承5旋转,由于所述轴承盖2和端盖3与所述主轴4间隙配合,且与所述轴承5过盈配合,因此所述主轴4不会带动所述轴承盖2旋转,而是所述轴承5带动所述轴承盖2旋转;然后,由于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侧板6过盈配合,因此所述侧板6随所述轴承盖2旋转;最后,所述侧板6带动所述滚筒皮1旋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皮(1)、轴承盖(2)、端盖(3)、主轴(4)、轴承(5)和侧板(6);所述主轴(4)为圆柱体结构,且沿所述主轴(4)端部向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401)和第二台阶(402);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端盖(3)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轴承室(100),两个所述轴承室(100)分别套装在所述主轴(4)两侧;两个所述轴承(5)套装在所述主轴(4)上,每个所述轴承(5)设置在一个所述轴承室(100)内,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台阶(402)和轴承盖(2)接触,另一侧壁与所述端盖(3)接触;所述侧板(6)为圆筒状结构,所述侧板(6)套装在所述轴承室(100)外侧位于两个所述轴承室(10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盖(2)接触;所述滚筒皮(1)为无端盖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滚筒皮(1)套装在所述侧板(6)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滚筒皮(1)、轴承盖(2)、端盖(3)、主轴(4)、轴承(5)和侧板(6);所述主轴(4)为圆柱体结构,且沿所述主轴(4)端部向中心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401)和第二台阶(402);所述轴承盖(2)与所述端盖(3)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轴承室(100),两个所述轴承室(100)分别套装在所述主轴(4)两侧;两个所述轴承(5)套装在所述主轴(4)上,每个所述轴承(5)设置在一个所述轴承室(100)内,一侧壁与所述第二台阶(402)和轴承盖(2)接触,另一侧壁与所述端盖(3)接触;所述侧板(6)为圆筒状结构,所述侧板(6)套装在所述轴承室(100)外侧位于两个所述轴承室(10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盖(2)接触;所述滚筒皮(1)为无端盖的圆筒状结构,且所述滚筒皮(1)套装在所述侧板(6)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3)设置在所述轴承盖(2)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带机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装置(7);所述密封装置(7)套装在所述主轴(4)上;所述密封装置(7)设置在所述轴承室(100)内,且位于所述轴承(5)外侧。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帅
申请(专利权)人:孙文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