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觇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52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觇牌,包括觇牌框架、近视觇牌和远视觇牌,所述近视觇牌和所述远视觇牌设于所述觇牌框架上;所述觇牌框架具有相对平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近视觇牌设于所述觇牌框架的第一面;所述近视觇牌包括近视透明觇牌板和四个近视觇牌反射体;所述远视觇牌设于所述觇牌框架的第二面;所述远视觇牌包括远视觇牌板和四个远视觇牌反射体,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的投影与近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的投影重合。设在近视觇牌的近视觇牌反射体与设在远视觇牌的远视觇牌反射体的瞄准点的聚焦方式不同,使得观测者会在不同的距离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觇牌,能实现更快瞄准。

A double-sided cov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觇牌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双面觇牌。
技术介绍
在工程测量中,当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或放样测量时,需要在目标点设置觇牌和棱镜,用来实现瞄准定位和距离测量。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不管进行近距离测量还是远距离测量,仅能通过同一个觇牌进行瞄准定位,不方便瞄准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觇牌,通过近视觇牌用于近距离测量,通过远视觇牌用于远距离测量,设在近视觇牌的近视觇牌反射体与设在远视觇牌的远视觇牌反射体的瞄准点的聚焦方式不同,使得观测者会在不同的距离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觇牌,能实现更快瞄准。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面觇牌,包括觇牌框架、近视觇牌和远视觇牌,所述近视觇牌和所述远视觇牌设于所述觇牌框架上;所述觇牌框架具有相对平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互为正反面;所述近视觇牌设于所述觇牌框架的第一面;所述近视觇牌包括近视透明觇牌板和四个近视觇牌反射体,所述四个近视觇牌反射体分别为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和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四个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分别设于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为近视测量瞄准点;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与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设于其中一条直线上,并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上,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设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外;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设于另外一条直线上,并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设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外;随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横截面向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靠近,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线性变短;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分别包括渐缩部和等截面部,所述渐缩部和所述等截面部相接,且相接处的所述等截面部的截面长度不大于所述渐缩部的截面长度;其中,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的等截面部位于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渐缩部和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之间,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的等截面部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的等截面部位于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渐缩部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间;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的等截面部位于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渐缩部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间;所述远视觇牌设于所述觇牌框架的第二面;所述远视觇牌包括远视觇牌板和四个远视觇牌反射体,四个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设于所述远视觇牌板上,四个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对称设于所述远视觇牌板的相互垂直的两条线上,所述远视觇牌板相互垂直的两条线的交点为远视测量瞄准点;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的横截面随着向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的距离靠近,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线性变短,且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设于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之外;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的投影与近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的投影重合。优选地,还包括照亮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的第一照明系统,所述第一照明系统设于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和/或,还包括照亮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的第二照明系统,所述第二照明系统设于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照明系统包括多个第一灯具,所述第一灯具的数量不少于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数量,且每个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的边线外侧对应于一个所述第一灯具。优选地,所述第二照明系统包括多个第二灯具,所述第二灯具的数量不少于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的数量,且每个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的边线外对应于一个所述第二灯具。优选地,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设于所述觇牌框架上,所述电源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照明系统,和/或,所述电源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照明系统。优选地,还包括第三照明系统,所述第三照明系统包括第三灯具,所述第三灯具设于所述觇牌框架相向于地面的一侧。优选地,还包括棱镜装置,所述棱镜装置可旋转的设于所述觇牌框架上;所述棱镜装置包括棱镜框架和三棱镜,所述棱镜框架为具有一侧开口的框架体,所述三棱镜固定在所述棱镜框架开口内侧;所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平行所述棱镜框架的开口;所述棱镜框架可旋转的与所述觇牌框架连接;所述三棱镜的中间的横截面所在平面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和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优选地,所述棱镜框架通过旋转阻尼轴与所述觇牌框架连接;且所述旋转阻尼轴的轴线平行所述三棱镜的轴线。优选地,还包括棱镜照明系统,所述棱镜照明系统包括多个第四灯具,所述第四灯具的数量不小于三个,且多个所述第四灯具均布设在所述棱镜框架的开口处内侧。优选地,所述觇牌框架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于临近地面处的所述觇牌框架上;所述连接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觇牌框架的第一面,且所述连接孔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的投影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在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的投影;所述双面觇牌还包括弹簧销,所述弹簧销设于连接孔上固定所述双面觇牌。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觇牌框架的第一面设置所述近视觇牌,当采用全站仪进行平面控制测量或放样测量时,观测目标三百五十米以内时可视为近距离观察,采用近视觇牌作为目标瞄准点。四个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分别设于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当测量瞄准时,观测者通过全站仪在观测点就可以直接观测到有四个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向内聚焦的交点,然后就可以读出全站仪显示的数据。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与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设于其中一条直线上,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上下两侧,用于在垂直方向上的瞄准定位,同时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上,观测者就可以将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上的部分作为近视测量瞄准点,因此会快速的瞄准觇牌,提供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的用眼强度。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设于另外一条直线上,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左右两侧,用于水平方向上的瞄准定位,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设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外,协同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与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聚焦。随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横截面向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靠近,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线性变短,其目的在于方便所有的近视觇牌反射体能够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进行聚焦,形成真正的视觉上观测的瞄准点。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每个渐缩部以及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的横截面的渐变特点,用于所有的近视觇牌反射体能够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进行聚焦,形成真正的视觉上观测的瞄准点。将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的等截面部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与各自的渐缩部之间,且等截面部的截面尺寸均匀不变,是为了不会引起视觉的偏移,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对瞄准点进行左右方向的定位,即定位在等截面部的垂向对称线上。使得观测者更容易找到其垂向对称线,相对采用尖点或者变截面更方便快捷,降低观测者的用眼强度。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各自的渐缩部和等截面部在相接处的所述等截面部的截面长度不大于所述渐缩部的截面长度,能够保持各自渐缩部向所述近视测量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觇牌,其特征在于:包括觇牌框架(1)、近视觇牌(2)和远视觇牌(3),所述近视觇牌(2)和所述远视觇牌(3)设于所述觇牌框架(1)上;所述觇牌框架(1)具有相对平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互为正反面;所述近视觇牌(2)设于所述觇牌框架(1)的第一面;所述近视觇牌(2)包括近视透明觇牌板(21)和四个近视觇牌反射体(22),所述四个近视觇牌反射体(22)分别为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和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四个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22)分别设于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21)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21)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为近视测量瞄准点;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与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设于其中一条直线上,并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上,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设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外;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设于另外一条直线上,并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设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外;随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的横截面向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靠近,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线性变短;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分别包括渐缩部和等截面部,所述渐缩部和所述等截面部相接,且相接处的所述等截面部的截面长度不大于所述渐缩部的截面长度;其中,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的等截面部位于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的渐缩部和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之间,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的等截面部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的等截面部位于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的渐缩部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间;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的等截面部位于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的渐缩部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间;所述远视觇牌(3)设于所述觇牌框架(1)的第二面;所述远视觇牌(3)包括远视觇牌板(31)和四个远视觇牌反射体(32),四个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设于所述远视觇牌板(31)上,四个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对称设于所述远视觇牌板(31)的相互垂直的两条线上,所述远视觇牌板(31)相互垂直的两条线的交点为远视测量瞄准点;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的横截面随着向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的距离靠近,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线性变短,且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设于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之外;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21)上的投影与近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21)上的投影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觇牌,其特征在于:包括觇牌框架(1)、近视觇牌(2)和远视觇牌(3),所述近视觇牌(2)和所述远视觇牌(3)设于所述觇牌框架(1)上;所述觇牌框架(1)具有相对平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互为正反面;所述近视觇牌(2)设于所述觇牌框架(1)的第一面;所述近视觇牌(2)包括近视透明觇牌板(21)和四个近视觇牌反射体(22),所述四个近视觇牌反射体(22)分别为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和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四个所述近视觇牌反射体(22)分别设于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21)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上,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21)上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的交点为近视测量瞄准点;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与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设于其中一条直线上,并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上,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设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外;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设于另外一条直线上,并相对设置在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设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外;随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的横截面向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靠近,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线性变短;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和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分别包括渐缩部和等截面部,所述渐缩部和所述等截面部相接,且相接处的所述等截面部的截面长度不大于所述渐缩部的截面长度;其中,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的等截面部位于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的渐缩部和所述第三近视觇牌反射体(223)之间,所述第一近视觇牌反射体(221)的等截面部经过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所述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的等截面部位于第二近视觇牌反射体(222)的渐缩部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间;所述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的等截面部位于第四近视觇牌反射体(224)的渐缩部与所述近视测量瞄准点之间;所述远视觇牌(3)设于所述觇牌框架(1)的第二面;所述远视觇牌(3)包括远视觇牌板(31)和四个远视觇牌反射体(32),四个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设于所述远视觇牌板(31)上,四个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对称设于所述远视觇牌板(31)的相互垂直的两条线上,所述远视觇牌板(31)相互垂直的两条线的交点为远视测量瞄准点;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的横截面随着向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的距离靠近,所述横截面的长度线性变短,且所述远视觇牌反射体(32)设于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之外;所述远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21)上的投影与近视测量瞄准点在所述近视透明觇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志王思锴梁贵民赵京华刘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