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40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其用于冲制成型孔的的内冲头与用于加工刀具表面槽型的外冲头被制成一个整体,内外冲头接合处平滑过渡。所述整体式冲头用于压制成型时,不易于产生裂痕,毛刺,同时内冲头直径小于3mm时仍能保持足够的刚度与精度,并保证加工产品的同轴度,提高产品合格率与产品质量。

An Integral Punch for Tool Form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
本技术涉及数控刀片压制成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
技术介绍
现在出产的数控刀片90%以上带有内孔,数控刀片通过粉末冶金模具压制成型,内孔表面与刀片上表面呈线型或曲线连接。模具冲头做成两部分,内冲头主要用于成型孔,外冲头主要用于成型刀片上表面槽型,制作工艺相对比较简单,但内冲头与外冲头配合出因无法做到完全吻合,故总是有接痕,甚至内冲头与外冲头配合时中心也无法保证一致,在压制成型时接痕出易出现毛刺、裂痕,影响刀片性能及美观,合格率难得到保证。同时,对于分体式冲头而言,直径小于3mm的内冲头制作工艺困难,尺寸小,刚度不足,产品同轴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冲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包括冲头托载体、冲头座和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包括内冲头与外冲头,内冲头与外冲头为一体式结构,内冲头设置在外冲头顶端,外冲头底端插入托载体中;冲头座设置在托载体一端,用于在加工设备上安装。进一步地,内、外冲头由铣加工和电火花成形加工方法配合使用制成一整体。进一步地,所述内冲头与所压制刀片内孔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外冲头与所压制刀片形状尺寸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外冲头外表面凸台形状尺寸与所压制刀片外表面凹槽形状尺寸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整体式冲头材料为硬质合金。进一步地,所述内冲头的长度为3~10mm。进一步地,所述内冲头中心线与托载体安装孔的中心线重合。进一步地,所述内冲头和外冲头结合部的表面粗糙度为0.08μ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用于刀具成型的模具的内外冲头制成一个整体,并保证两冲头接合处端面平滑,可有效减少刀具在压制成型时产生的毛刺,裂痕,确保表面无接痕,提高生产合格率;同时该整体冲头的内冲头的直径小于3mm时,仍能保证足够的刚度与同轴度,在实现小孔径刀具压制成型的同时也确保了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式冲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体式冲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整体式冲头的立体图与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式冲头所压制产品示例;图5为分体式内冲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所示的传统分体式冲头,其内冲头5与外冲头6配合处B呈阶梯状,即装配面无法保证完全吻合,如此一来,内冲头在压制刀具内孔时会在内孔边缘处产生裂痕和毛刺,影响加工成品率。而如图1所示,对于本技术提供的体式冲头,其内冲头1与外冲头2制成一个整体,其接合处A足够圆滑,为一圆弧形过渡带,该处表面粗糙度为0.08μm,利于压制成型时压坯内部孔型圆滑过渡,避免了内孔出现上述工艺瑕疵,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式冲头结合铣加工和电火花成形加工方法制成一个整体,工件毛坯先经过铣削加工铣出内、外冲头的形状,而后采取电火花成型加工法,工具电极与工件毛坯分别接于脉冲电源的两极,两极间隙距离足够小时产生火花放电,进而产生大量的热能对工件金属进行蚀除,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以及工具电极与工件的相对运动方式即可对处于同一工件材料上的内冲头1和外冲头2分别进行表面成型。这两种加工方法的组合的优点在于:无需对内、外冲头分别加工后再进行装配,并且基于电火花加工的特质,加工成型的整体式冲头不产生毛刺和刀痕沟稳等缺陷,内冲头1和外冲头2接合处A可处理得足够平滑,满足冲压需要。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式冲头的工作方式为:内冲头1与外冲头2组成的整体一并焊接在托载体3上,并通过冲头座4固定于压制成型设备的工作位,内冲头1的中心线与托载体安装孔的中心线重合,便于加工时候的定位。开始工作后,压制成型设备带动整体式冲头对压坯进行压制,内冲头1用于压坯内孔的成型,故其尺寸与形状需与所要生产的刀具内孔形状尺寸相匹配;内冲头压制内孔的同时,外冲头也在对压坯上表面进行成型,故外冲头工作面上的凸台形状尺寸与刀具上表面凹槽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如图3,图4所示。如图2,图5所示,传统分体式内冲头5为一单独的柱状结构,贯通外冲头6,对内冲头的长度具有一定要求。当所需加工的内径小于3mm时,即内冲头的直径小于3mm,截面面积较小,内冲头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内冲头材料的刚度系数将减小,在加工过程中受力更易发生弹性变形;并且该分体式内冲头5设计制造时应考虑与外冲头6和托载体3两部分的装配关系,对制作工艺要求较高。而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式内冲头1直接接合于外冲头工作面上,内冲头的长度为3~10mm,即使加工内径较小的内孔,其仍能保持足够的刚度系数,加工过程中不易发生弹性变形,有效保证了冲压件的同轴度与加工精度。上述实施方式只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与说明,而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对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上述专利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包括冲头托载体、冲头座和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包括内冲头与外冲头,内冲头与外冲头为一体式结构,内冲头设置在外冲头顶端,外冲头底端插入托载体中;冲头座设置在托载体一端,用于在加工设备上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包括冲头托载体、冲头座和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包括内冲头与外冲头,内冲头与外冲头为一体式结构,内冲头设置在外冲头顶端,外冲头底端插入托载体中;冲头座设置在托载体一端,用于在加工设备上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冲头由铣削加工和电火花成形加工配合使用加工成一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冲头与所压制刀片内孔形状尺寸匹配;所述外冲头与所压制刀片形状尺寸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成型的整体式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江华袁美和谭文清李树强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欧科亿数控精密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