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2356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一种H型钢,包含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上设置有第一浇筑孔,第一浇筑孔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减薄带,所述下翼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浇筑孔,第二浇筑孔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减薄带,所述腹板上设置有交错的圆形通孔,H型钢固定并且张拉预应力钢筋,H型钢的两侧设置模板,通过H型钢的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混凝土、浇筑成墙体、立柱或者天花板,放置一段时间使之固化,最后拆卸支撑体和模板,目的是解决型钢和模板之间需要预留间隙用来浇筑墙体空腔、以至于墙体与型钢之间连接处强度低、墙体和天花板容易开裂变形的问题。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H-section Steel and H-section Steel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的钢结构建筑物施工时,先固定好水平和竖直的型钢,再制作梁和柱,然后进行天花板和墙体的制作;在制作墙体时,需要先装置好从地面到型钢下表面的模板,模板上没有浇筑孔,型钢和模板之间需要预留间隙用来浇筑墙体空腔,浇筑完成后,用其他的建筑材料将空隙填满,从而导致墙体与型钢之间连接处强度低,连接处容易开裂变形;天花板底部的瓦楞钢板不容易与墙体连接,钢结构连接强度低,导致墙体和天花板的质量不好,容易开裂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H型钢以及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目的是解决型钢和模板之间需要预留间隙用来浇筑墙体空腔、间隙内填充其它建筑材料,导致墙体与型钢之间连接处强度低,天花板底部的瓦楞钢板不容易与墙体连接,钢结构连接强度低,墙体和天花板容易开裂变形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型钢,包含上翼板、下翼板和腹板,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是相互对应的呈水平状的长方形板体,所述腹板是呈竖直状连接上翼板的下表面中心和下翼板的上表面中心的长方形板体,所述上翼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浇筑孔,第一浇筑孔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一浇筑孔交错分布在上翼板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一浇筑孔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上翼板的侧面,第一浇筑孔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减薄带,第一减薄带是与第一浇筑孔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下翼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浇筑孔,第二浇筑孔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二浇筑孔交错分布在下翼板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二浇筑孔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下翼板的侧面,第二浇筑孔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减薄带,第二减薄带是与第二浇筑孔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腹板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交错的圆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数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上翼板上靠近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至少1排第一浇筑孔。进一步地,所述腹板上设置有至少2排圆形通孔。进一步地,所述H型钢的表面为热镀锌处理,H型钢的上下表面靠近左右端面的位置喷砂处理。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A、多个H型钢相互固定成呈格栅状的长方体,水平设置的H型钢之间通过固定板和螺丝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H型钢的连接处的上下表面通过L形固定板和螺丝固定连接竖直设置的H型钢。B、在H型钢的腹板的圆形通孔之间张拉预应力钢筋,同一中心轴线的预应力钢筋之间通过管箍螺纹连接或者焊接,所述预应力钢筋之间的十字交接处通过铁丝缠绕固定。C、水平设置的H型钢的下翼板的两侧设置呈竖直状的第一模板,第一模板的上部连接下翼板的两侧、下部固定在地板上,下翼板两侧的第一模板内部形成墙体空间。D、在第一模板形成的空间内,通过下翼板上的第二浇筑孔注入混凝土,经过固化后拆卸第一模板,形成墙体。E、竖直设置的H型钢的四周设置呈竖直状的第二模板,第二模板上部连接水平设置的H型钢的下翼板、下部固定在地板上,H型钢四周的第二模板内部形成立柱空间。F、在第二模板形成的空间内,通过下翼板上的第二浇筑孔注入混凝土,经过固化后拆卸第二模板,形成立柱。G、形成墙体和立柱后,水平设置的H型钢的下翼板之间焊接瓦楞钢板。H、瓦楞钢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呈水平状的第三模板,第三模板的侧面紧贴水平设置的H型钢,天花板边缘的H型钢的外侧面设置有呈竖直状的第四模板。I、第三模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2个支撑体,支撑体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柱组成,支撑柱上端固定在支撑板上、下端固定在地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支撑第三模板。J、在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之间,通过上翼板的第一浇筑孔和下翼板上的第二浇筑孔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充满瓦楞钢板上部空间,经过固化后拆卸支撑体、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形成天花板。进一步地,所述瓦楞钢板是圆弧波浪形钢板或者是连续“︺”形钢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利用H型钢的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浇筑墙体或者是立柱,不需要另外增加H型钢与墙体或者立柱之间的空隙进行浇筑混凝土,减少了施工步骤,增加了墙体或者立柱的强度,提高了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同时钢结构连接固定良好,天花板下部的波浪形瓦楞钢板容易与钢结构焊接,增加了天花板的强度,增加了天花板与墙体的连接稳定性,天花板、墙体等不容易变形开裂,建筑物质量提高。2、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分别为交错分布在上翼板和下翼板上的椭圆形通孔,并且椭圆形通孔的截面长轴平行于上、下翼板的侧面,该结构减小了H型钢上因为浇筑孔形状变化带来的应力突变,可以降低应力集中,增强H型钢的强度。3、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浇筑孔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减薄带,第一减薄带是与第一浇筑孔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第二减薄带是设置在第二浇筑孔的上下端面的向内凹陷并且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该结构降低了H型钢上因为浇筑孔所形成的应力集中,防止浇筑孔的开裂。4、本专利技术,H型钢之间张拉预应力钢筋增加了钢结构的强度,建筑物质量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H型钢的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H型钢的左视图;图3是图1所示H型钢的俯视图;图4是图1所示H型钢的仰视图;图5是图1所示H型钢的钢结构的结构图;图6是图5所示的钢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图5所示的钢结构的建筑物的墙体施工图;图8是图5所示的钢结构的建筑物的立柱施工图;图9是图5所示的钢结构的建筑物的天花板施工图;图10是实施例2的瓦楞钢板的结构图。附图中标号为:1为上翼板,2为下翼板,3为腹板,4为第一浇筑孔,5为第二浇筑孔,6为第一减薄带,7为第二减薄带,8为圆形通孔,9为地板,10为固定板,11为支撑体,12为L形固定板,80为钢筋,81为管箍,90为瓦楞钢板,91为第一模板,92为墙体,93为第二模板,94为立柱,95为第三模板,96为天花板,97为第四模板,110为支撑柱,111为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9所示,一种H型钢,包含上翼板1、下翼板2和腹板3,所述上翼板1和下翼板2是相互对应的呈水平状的长方形板体,所述腹板3是呈竖直状连接上翼板1的下表面中心和下翼板2的上表面中心的长方形板体,所述上翼板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浇筑孔4,第一浇筑孔4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一浇筑孔4交错分布在上翼板1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一浇筑孔4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上翼板1的侧面,第一浇筑孔4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减薄带6,第一减薄带6是与第一浇筑孔4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下翼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浇筑孔5,第二浇筑孔5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二浇筑孔5交错分布在下翼板2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二浇筑孔5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下翼板2的侧面,第二浇筑孔5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减薄带7,第二减薄带7是与第二浇筑孔5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腹板3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交错的圆形通孔8。所述第一浇筑孔4和第二浇筑孔5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数量相同。所述上翼板1上靠近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至少1排第一浇筑孔4。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钢,包含上翼板(1)、下翼板(2)和腹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1)和下翼板(2)是相互对应的呈水平状的长方形板体,所述腹板(3)是呈竖直状连接上翼板(1)的下表面中心和下翼板(2)的上表面中心的长方形板体,所述上翼板(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浇筑孔(4),第一浇筑孔(4)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一浇筑孔(4)交错分布在上翼板(1)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一浇筑孔(4)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上翼板(1)的侧面,第一浇筑孔(4)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减薄带(6),第一减薄带(6)是与第一浇筑孔(4)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下翼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浇筑孔(5),第二浇筑孔(5)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二浇筑孔(5)交错分布在下翼板(2)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二浇筑孔(5)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下翼板(2)的侧面,第二浇筑孔(5)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减薄带(7),第二减薄带(7)是与第二浇筑孔(5)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腹板(3)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交错的圆形通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钢,包含上翼板(1)、下翼板(2)和腹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1)和下翼板(2)是相互对应的呈水平状的长方形板体,所述腹板(3)是呈竖直状连接上翼板(1)的下表面中心和下翼板(2)的上表面中心的长方形板体,所述上翼板(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浇筑孔(4),第一浇筑孔(4)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一浇筑孔(4)交错分布在上翼板(1)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一浇筑孔(4)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上翼板(1)的侧面,第一浇筑孔(4)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一减薄带(6),第一减薄带(6)是与第一浇筑孔(4)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下翼板(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浇筑孔(5),第二浇筑孔(5)为椭圆形通孔,多个第二浇筑孔(5)交错分布在下翼板(2)上靠近左、右侧面的位置,第二浇筑孔(5)的椭圆形截面的长轴平行于下翼板(2)的侧面,第二浇筑孔(5)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向内凹陷的第二减薄带(7),第二减薄带(7)是与第二浇筑孔(5)的上、下端面圆弧过渡的椭圆形凹面,所述腹板(3)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交错的圆形通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浇筑孔(4)和第二浇筑孔(5)的位置相互对应并且数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H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1)上靠近左侧面和右侧面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至少1排第一浇筑孔(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3)上设置有至少2排圆形通孔(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钢,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钢的表面为热镀锌处理,所述H型钢的上下表面靠近左右端面的位置喷砂处理。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H型钢钢结构的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多个H型钢相互固定成呈格栅状的长方体,水平设置的H型钢之间通过固定板(10)和螺丝固定连接,水平设置的H型钢的连接处的上下表面通过L形固定板(12)和螺丝固定连接竖直设置的H型钢;在H型钢的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颖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