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08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头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更换框架、第一罩体组件及第二罩体组件,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及支撑底座,支撑底座设于固定底板上,支撑底座的上端部与固定底板之间留有头部安置间距;更换框架为多个,多个更换框架具有不同的厚度,任一更换框架设于支撑底座上;第一罩体组件设于支撑底座上,第二罩体组件设于更换框架上,第一罩体组件与第二罩体组件可形成头部安置腔及颈部束缚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头颈固定装置能应用于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对人体的头部和颈部有理想的固定效果,提高了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固定精度,使得患者在进行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时,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Head and neck fix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颈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肿瘤放射治疗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头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肿瘤放射治疗是治疗头部恶性肿瘤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放射线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肿瘤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重复多次照射肿瘤区域,以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目前,在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需要对人体的头部和/或颈部进行固定,以达到良好的肿瘤放射治疗效果。随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技术从低剂量、多次照射向高剂量、少次照射发展,因而,单次照射剂量的增加对于人体的头部和/或颈部的固定精确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用于固定人体的头部和/或颈部的器具大多固定效果不够理想,且固定精度不够高,使得患者在进行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医生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颈固定装置,该头颈固定装置能应用于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变更罩体组件之间的间距,对人体的头部和颈部有理想的固定效果,提高了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固定精度,使得患者在进行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时,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医生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头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更换框架、第一罩体组件及第二罩体组件,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及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部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留有头部安置间距;所述更换框架为多个,多个所述更换框架具有不同的厚度,任一所述更换框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二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更换框架上,所述第一罩体组件与第二罩体组件可形成头部安置腔及颈部束缚部。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支撑部及安装部,所述支撑底座的支撑部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座的支撑部上;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为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部,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留有所述头部安置间距;所述更换框架及第一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上。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座支撑部的上端部,所述支撑底座上形成有避空部。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及更换框架均呈U形,所述更换框架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相匹配。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罩体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框架及第一热塑性罩体,所述第一热塑性罩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二罩体组件包括第二安装框架及第二热塑性罩体,所述第二热塑性罩体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框架上,所述第二安装框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更换框架上。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支撑底座、更换框架及第二安装框架上相对应地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支撑底座、更换框架及第二安装框架通过锁紧件安装。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第一罩体组件和第二罩体组件上均设置有透气孔,所述第一罩体组件和第二罩体组件上设置的透气孔为透气网孔。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更换框架的底端部上设有卡合倒钩,所述支撑底座的顶端部上设有与所述卡合倒钩相匹配的卡合部。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头颈固定装置还包括头枕支撑件,所述头枕支撑件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并与所述支撑底座相对应。作为上述头颈固定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头枕支撑件为弹性头枕支撑件。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头颈固定装置,能应用于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及支撑底座,该头颈固定装置可通过固定底板安装固定于医用床具或其他医疗设施上;支撑底座的上端部与固定底板之间留有头部安置间距,头部安置间距的设置为该头颈固定装置固定人体的头部留有合适的间距;更换框架为多个,多个更换框架具有不同的厚度,任一更换框架设于支撑底座上,第一罩体组件设于支撑底座上,第二罩体组件设于更换框架上,该头颈固定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人体头部及面部的大小选用不同厚度的更换框架,以灵活地变更罩体组件之间的间距,更好地适用于不同的患者,在固定人体的头部和颈部时,第一罩体组件与第二罩体组件可形成头部安置腔及颈部束缚部,该头颈固定装置形成的头部安置腔及颈部束缚部能对人体的头部和颈部有理想的固定效果,提高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固定精度,使得患者在进行头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时,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医生的工作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颈固定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头颈固定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更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固定底座;11-固定底板;12-支撑底座;121-支撑部;122-安装部;123-避空部;21-更换框架;211-卡合倒钩;22-第一罩体组件;23-第二罩体组件;24-头枕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点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头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更换框架、第一罩体组件及第二罩体组件,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及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部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留有头部安置间距;所述更换框架为多个,多个所述更换框架具有不同的厚度,任一所述更换框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二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更换框架上,所述第一罩体组件与第二罩体组件可形成头部安置腔及颈部束缚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头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更换框架、第一罩体组件及第二罩体组件,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底板及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部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留有头部安置间距;所述更换框架为多个,多个所述更换框架具有不同的厚度,任一所述更换框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一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所述第二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更换框架上,所述第一罩体组件与第二罩体组件可形成头部安置腔及颈部束缚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支撑部及安装部,所述支撑底座的支撑部设于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座的支撑部上;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为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部,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与所述固定底板之间留有所述头部安置间距;所述更换框架及第一罩体组件设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支撑底座支撑部的上端部,所述支撑底座上形成有避空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及更换框架均呈U形,所述更换框架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安装部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莱瑞迪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