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病治疗外用制剂、制备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50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7:46
一种皮肤病治疗外用制剂、制备及应用,属于外用中药技术领域。重量组成:白藓皮5~35份、地肤子3~20份、苦参1~15份、黄芩1~15份、黄连1~15份、黄柏1~15份、土茯苓1~15份、生地1~15份、橄榄油100~500份。能够杀虫、清热、解毒、止痒,滋润皮肤,是治疗银屑病螨皮病较理想的药物制剂。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topical preparation for dermatosis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病治疗外用制剂、制备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物,属于外用中药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银屑病、螨虫性皮炎、痤疮,成为常见病症,治疗药物有很多种,组成不同,效果各异。另一方面,中国有着悠久的外置疗法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良好形象,皮肤健康成为关乎“面子”的重大问题。一旦患了皮肤病,人们往往非常紧张,急于治疗。由于缺乏足够认识,许多人采用含激素的药物,使用时间过长,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不少患者滥用激素,停用后症状迅速发作且逐渐加重,最终导致皮肤不仅瘙痒,还干燥脱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治疗皮肤病制剂,原料组配和配比合理,无局部刺激性,而且能够杀虫、清热、解毒、止痒,滋润皮肤。经临床验证,本法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易行,是治疗银屑病螨皮病较理想的药物制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外用药,其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5~35份、地肤子3~20份、苦参1~15份、黄芩1~15份、黄连1~15份、黄柏1~15份、土茯苓1~15份、生地1~15份、橄榄油100~500份。是将固体药物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液体混合浸泡,每次取出滤液外用。最佳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30份、地肤子15份、苦参15份、黄芩15份、黄连20份、黄柏20份、土茯苓30份、生地25份、橄榄油500份。以克为单位,上述组成可制成一剂。每日取适量,外用,涂于患处。本专利技术中的原料配料均有市场销售,可直接购买即可。本专利技术皮肤病外用药,能够杀虫、清热、解毒、止痒,滋润皮肤,是治疗银屑病、螨皮病较理想的药物制剂。原料组配和配比合理,而且能够滋润皮肤,2010年至2014年在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门诊经200多例外用者使用情况证明,有效率93%以上,效果好。诊断标准:表现为境界清楚、形状大小不一的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稍有浸润增厚。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脱,刮净后淡红发亮的半透明薄膜,刮破薄膜可见小出血点。疗效评价标准:银屑病疗效判定标准要求患者随访前24h内不洗澡,随访时根据皮损面积、斑块肥厚程度、红斑、鳞屑、瘤痒和体征的轻重程度进行治疗前后的评分,以评价疗效治愈:积分下降>90%;显效:积分下降60%-89%;有效:积分下降25%-59%%;无效:积分下降<25%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患者总人数×100%。对所有患者进行8周疗效观察,同时记录瘙痒、灼痛、皮肤干燥、红斑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表1一种皮肤病治疗外用制剂对寻常性银屑病和螨皮炎患者疗效观察(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银屑病4822177393.75螨皮炎156118305398.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血脂茶,其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土茯苓30克、生地25克、橄榄油500克。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外用药,其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0克、苦参10克、黄芩9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生地12克、橄榄油250克。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外用药,其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10克、地肤子6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0克、生地15克、橄榄油150克。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外用药,其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土茯苓10克、生地20克、橄榄油500克。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外用药,其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12克、地肤子9克、苦参9克、黄芩6克、黄连6克、黄柏10克、土茯苓6克、生地15克、橄榄油100克。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皮肤病外用药,其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18克、地肤子10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15克、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生地15克、橄榄油200克。几例应用实例如下:实例1、张某某,男,54岁2011年2月20日就诊,主诉:面部螨虫感染9年,加重3月。现病史:患者述9年前面先出现局部皮肤瘙痒,尤以夜间为甚,为持续性剧痒,出现红疙瘩。局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中央见有虫咬的瘀点。血常规检测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螨虫检测阳性。曾口服抗生素,外用抗生素和激素类霜、洗剂,刚使用时有一定止痒消炎作用,2月后,原有的皮疹不但没有消退,反而愈发扩大,而且瘙痒更加严重。外用本制剂配比量:白藓皮10克、地肤子6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0克、生地15克、橄榄油150克。每日三剂,日间二次为少量涂抹,晚间用面膜浸蘸药物后外敷,1周后瘙痒感消失,水肿性红斑、丘疹减少。1个月后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正常值,螨虫检测阴性。2月后皮肤光滑,完全恢复正常,无特殊不适感。实例2、林某某,男,58岁2010年10月10日就诊,主诉:银屑病史17余年,加重3年。现病史:该患17多年前偶然发现右肘部出现脱屑、瘙痒,未子重视。随后,双侧肘部、腰背部、头皮部相继出现病变。患者曾于就医,外涂激素类擦剂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反复发作,且面积逐渐扩大。后又采用过口服,外用等多种疗法,药名不详,症状明显加重。症见头皮厚积银屑,双侧肘部、腰背部、双下肢及腹部皮肤苔藓样变,伴大量白色片状脱屑,皮质硬厚,干枯皱裂伴有出血,较干燥,痉痒难耐,便秘,饮食可,夜寐差,舌暗红、苔根黄腻,脉弦滑。既往胃溃疡病史4年,痛风病史1年,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病理活检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外用本专利技术皮肤病外用药,配比量白藓皮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土茯苓30克、生地25克,放入冷水1000克,浸泡1小时后,煎煮30分钟,再加入开水1000克煎煮20分钟,二次煎煮液合在一起,洗患处。然后用白藓皮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5克、黄芩15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土茯苓30克、生地25克、橄榄油500克,浸出液外涂,睡前用无菌纱布浸蘸皮肤病外用药敷于患处,外缠微波炉料膜,2周后病变皮肤明显软化,3月后病变硬厚皮肤明显变薄且中间及出现正常皮肤,继续外用本专利技术,6个月后皮肤恢复为正常。并遵照嘱咐连续用药1年,获得了完全康复。二年多过去了未见复发。实例3、赵某某,女,28岁。2012年3月20日就诊,主诉:银屑病1年余,逐渐加重。现病史:患银屑病1年余,开始肘部出现红色小点、红斑、脱皮屑,后来出现身上有一角硬币那么大。很快又发展到四肢连着象地图,表面覆盖厚厚的鳞屑,时感巨痒,瘙抓后血迹斑斑,万分痛苦。去了多家医院诊断为牛皮癣,病理活检诊断为点滴型银屑病。舌红降、苔滑腻;脉滑。外用本专利技术皮肤病外用药,配比量按照白藓皮30克、地肤子15克、苦参10克、黄芩1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土茯苓10克、生地20克、橄榄油500克,每日外涂三次,睡前用无菌纱布浸蘸皮肤病外用药敷于患处,2日后止痒,3周后病变皮肤症状明显减轻、皮屑少,红斑面积缩小;后坚持治疗,4月后症状全部消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病外用药,其特征在于,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5~35份、地肤子3~20份、苦参1~15份、黄芩1~15份、黄连1~15份、黄柏1~15份、土茯苓1~15份、生地1~15份、橄榄油100~5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病外用药,其特征在于,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5~35份、地肤子3~20份、苦参1~15份、黄芩1~15份、黄连1~15份、黄柏1~15份、土茯苓1~15份、生地1~15份、橄榄油100~500份。2.一种皮肤病外用药,其特征在于,配料重量组成如下:白藓皮30份、地肤子15份、苦参15份、黄芩15份、黄连2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