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04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包括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内设有中空的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设有盖子,另一端密封;所述盖子的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一,所述滚筒的密封端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二;所述金属杆一、金属杆二分别贯穿加热腔体的两侧面并延伸至加热腔体的外部;所述金属杆二的外端部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在从动轮的下方;所述主动轮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滚筒内部设有滚柱所述加热腔体内还设有加热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测试挑选出的兼容性较好的轧制液和轴承脂,使得轴承脂在应用过程中不再被大量清洗,高频率轴承损坏问题得以解决,并帮助提高轧机连续生产的使用效率,节约成本。

A Device for Testing the Compatibility of Rolling Fluid and Roll Bearing Gre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测试领域,具体是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板带轧机轧辊轴承设计使用寿命是3000-5000h,但实际上远远达不到目标,国内各家冷轧钢厂因轧机轧辊轴承频繁损坏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钢铁冷轧工况条件下,除载荷高、工作速度变化范围大等特点外,轧制液进入轴承内部,大量清洗轴承润滑脂会更加严重降低钢板冷轧机轧辊轴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轴承润滑脂产品挑选仅关注润滑性能、氧化安定性能等,而轧制液产品的应用评估会考察乳液稳定性能、润滑能力、防锈能力等。针对冷轧板带轧机的轴承的工况特征,目前还没有针对轧机系统中轧制液对轴承润滑脂的清洗能力差别的评估意识,轧制油产品与轴承润滑脂产品的兼容性评估不仅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也无有效的评估方法。在工程应用过程中,仅考察轴承脂本身的润滑性仍然会造成润滑脂预期使用效果不能达到的风险。轧制液与轴承润滑脂兼容性差的组合在生产应用过程中将会降低板带轧机轧辊轴承的应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本技术通过测试挑选出的兼容性较好的轧制液和轴承脂,使得轴承脂在应用过程中不再被大量清洗,高频率轴承损坏问题得以解决,并帮助提高轧机连续生产的使用效率,节约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兼容性的装置,包括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内设有中空的滚筒,所述滚筒的一端设有盖子,另一端密封;所述盖子的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一,所述滚筒的密封端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二;所述金属杆一、金属杆二分别贯穿加热腔体的两侧面并延伸至加热腔体的外部;所述金属杆二的外端部设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皮带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在从动轮的下方;所述主动轮连接有电动马达;所述滚筒内部设有滚柱,所述滚柱的长度小于滚筒的长度,所述滚柱的直径小于滚筒的直径;所述加热腔体内还设有加热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测试在加热腔体内进行。加热腔体的内部设有滚筒,滚筒采用中空结构,且一端密封,另一端设置盖子。密封一端的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二,盖子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一,金属杆一、金属杆二贯穿加热腔体设置,并作为滚筒的转动轴,在加热腔体内转动。金属杆二连接的从动轮,继而连接皮带和主动轮,主动轮由电动马达带动转动,从而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转动,最后通过金属杆二带动滚筒转动。滚筒内部设有滚柱,滚柱用于混合轧制液和,滚柱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当滚筒不停转动时,滚柱也在不停地相对滚筒转动,从而将轧制液和混合。加热腔体内还设有加热丝,用于给整个测试过程加热,保证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测试,保证了测试的稳定。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平行放置的撑杆,所述撑杆的顶端设有轴承;所述金属杆一、金属杆二分别设置在轴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将滚筒通过金属杆一、金属杆二、轴承架设在撑杆上,用于支撑滚筒。优选的,所述滚筒的外长度为190mm、内直径为90mm、壁厚度为5mm;所述滚柱的长度为170mm、直径为60mm。优选的,所述加热丝设置在加热腔体的内部上侧面。优选的,所述滚筒和滚柱均采用常规不锈钢或模具钢材质加工。综上所述,本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加热腔体内设有加热丝,用于给整个测试过程加热,保证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测试,保证了测试的稳定;2、本技术将轧制液和轴承脂放入到滚筒内并用盖子密封,通过滚柱的不断碾压混合,使两者混合反应,模拟两者在轴承上的混合情况,达到测试的目的,使测试更接近实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左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局部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实施例中滚筒和滚柱的尺寸示意图;图6是图5中AA剖面图;图中,1、滚筒,2、滚柱,3、加热丝,4、加热腔体,5、从动轮,6、皮带,7、主动轮,8、电动马达,9、盖子,10、金属杆一,11、金属杆二,12、撑杆,13、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包括加热腔体4;加热腔体4内设有中空的滚筒1,滚筒1的一端设有盖子9,另一端密封;盖子9的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一10,滚筒1的密封端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二11;金属杆一10、金属杆二11分别贯穿加热腔体4的两侧面并延伸至加热腔体4的外部;金属杆二11的外端部设有从动轮5,从动轮5通过皮带6连接有主动轮7,主动轮7设置在从动轮5的下方;主动轮7连接有电动马达8,电动马达8的速度可调;滚筒1内部设有滚柱2,滚柱2的长度小于滚筒1的长度,滚柱2的直径小于滚筒1的直径;加热腔体4内还设有加热丝3,加热丝3的温度可调。本技术的测试在加热腔体4内进行。加热腔体4的内部设有滚筒1,滚筒1采用中空结构,且一端密封,另一端设置盖子。密封一端的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二11,盖子9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一10,金属杆一10、金属杆二11贯穿加热腔体4设置,并作为滚筒1的转动轴,在加热腔体4内转动。金属杆二11连接的从动轮5,继而连接皮带6和主动轮7,主动轮7由电动马达8带动转动,从而通过皮带6带动从动轮5转动,最后通过金属杆二11带动滚筒1转动。滚筒1内部设有滚柱2,滚柱2用于混合轧制液和轴承脂,滚柱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当滚筒1不停转动时,滚柱2也在不停地相对滚筒1转动,从而将轧制液和轴承脂混合。加热腔体4内还设有加热丝3,用于给整个测试过程加热,保证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测试,保证了测试的稳定。本技术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根竖直平行放置的撑杆12,撑杆12的顶端设有轴承13;金属杆一10、金属杆二11分别设置在轴承13上。本技术将滚筒1通过金属杆一10、金属杆二11、轴承13架设在撑杆12上,用于支撑滚筒1。本实施例中,滚筒1的外长度为190mm、内直径为90mm、壁厚度为5mm;滚柱2的长度为170mm、直径为60mm。本实施例中,加热丝3设置在加热腔体4的内部上侧面。本技术的滚筒1和滚柱2均采用常规不锈钢或模具钢材质加工。使用过程:将待测轴承脂与待测轧制液以一定比例加入到滚筒1内,同时将滚柱2放入到滚筒1内,并用盖子9密封;将滚筒1安装于支撑架上;将加热腔体4达到预设定温度值;将电动马达8通过皮带6带动滚筒1转动;将滚筒1转动一定时间后,测试滚筒1内剩余液体量以及轴承脂实验前后锥入度的变化量。测试过程中,一部分轴承脂与轧制液混合反应,一部分的轴承脂附着在滚筒1和滚柱2上,测试完毕后,将混合液体倒出,并称重。通过一定速度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转动滚筒1一定时间,滚筒1装入滚柱2用于帮助轴承脂与轧制液混合。对比测试后滚筒1内剩余液体量以及测试前后锥入度的变化量,评估轴承脂与轧制液的兼容性能。滚筒1内剩余液体量越大,轴承脂锥入度变化越小,则说明轴承脂与轧制液的兼容性能越好。本技术通过滚筒1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内部放置的滚柱2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腔体(4);所述加热腔体(4)内设有中空的滚筒(1),所述滚筒(1)的一端设有盖子(9),另一端密封;所述盖子(9)的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一(10),所述滚筒(1)的密封端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二(11);所述金属杆一(10)、金属杆二(11)分别贯穿加热腔体(4)的两侧面并延伸至加热腔体(4)的外部;所述金属杆二(11)的外端部设有从动轮(5),所述从动轮(5)通过皮带(6)连接有主动轮(7),所述主动轮(7)设置在从动轮(5)的下方;所述主动轮(7)连接有电动马达(8);所述滚筒(1)内部设有滚柱(2),所述滚柱(2)的长度小于滚筒(1)的长度,所述滚柱(2)的直径小于滚筒(1)的直径;所述加热腔体(4)内还设有加热丝(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轧制液与轧辊轴承脂兼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腔体(4);所述加热腔体(4)内设有中空的滚筒(1),所述滚筒(1)的一端设有盖子(9),另一端密封;所述盖子(9)的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一(10),所述滚筒(1)的密封端中心处设有金属杆二(11);所述金属杆一(10)、金属杆二(11)分别贯穿加热腔体(4)的两侧面并延伸至加热腔体(4)的外部;所述金属杆二(11)的外端部设有从动轮(5),所述从动轮(5)通过皮带(6)连接有主动轮(7),所述主动轮(7)设置在从动轮(5)的下方;所述主动轮(7)连接有电动马达(8);所述滚筒(1)内部设有滚柱(2),所述滚柱(2)的长度小于滚筒(1)的长度,所述滚柱(2)的直径小于滚筒(1)的直径;所述加热腔体(4)内还设有加热丝(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华平谷云陈伟涛李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高润杰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