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及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83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及风管机,所述面板设置有用于风管机出风的出风口,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面板在出风口边缘设置有连续的微孔,利用微孔负压出风的作用来增加出风量;同时,平衡面板内外两侧压力,削减因涡流而产生的噪音。

A kind of panel and air duct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及风管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面板及风管机。
技术介绍
风管机具有配套的面板,用于安装在墙体上,引导风管机出风。而目前的面板只能从出风口出风,出风量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面板,以解决面板出风量有限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面板,设置有用于风管机出风的出风口,所述面板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微孔,所述微孔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外围。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外表面。进一步的,所述微孔为圆形孔,其直径为5-10mm。进一步的,所述微孔为正多边形孔,其内切圆直径为5-10mm。进一步的,所述微孔与所述出风口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且8mm≤B≤15mm。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微孔之间的距离为A,且15mm≤A≤25mm。进一步的,所述面板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覆盖所述微孔所在的区域。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为连续的矩形环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外边缘与内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所述微孔与所述出风口边沿之间的最短距离的两倍。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面板在出风口边缘设置有连续的微孔,利用微孔负压出风的作用来增加出风量;同时,平衡面板内外两侧压力,削减因涡流而产生的噪音;(2)、本技术所述的面板上相邻两个微孔之间的间距为15-25mm,这样,在电机的同等功率下,可有效的增大出风量20%-25%;(3)、本技术所述的面板在微孔上设置有滤网,通过滤网来净化由微孔吹出来的空气,避免将带有灰尘的空气吹入室内,影响用户的呼吸感受,从而提高了风管机的使用舒适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风管机,以解决面板出风量有限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管机,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面板。所述风管机与上述面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板的等轴测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板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板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面板,11-出风口,12-微孔,13-外表面,14-滤网,15-内表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设置有用于风管机出风的出风口11,面板1的外表面13上设有多个微孔12,微孔12设置在出风口11的外围。当面板1安装在墙体上时,面板1整体嵌入在墙体上的风道洞内,面板1与墙体的内壁在面板1的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在墙体外能通过风道洞看到的表面为外表面13,也为图1中面板1的前表面,且外表面13所在侧为面板1的外侧,反之,在墙体外通过风道洞看不到的表面为内表面15,也为图1中面板1的后表面,且内表面15所在侧为面板1的内侧。结合图1所示,面板1的出风口11为矩形结构,靠近出风口11边缘处设有若干个微孔12,这若干个微孔12均匀且连续的围绕在出风口11的外围,呈与出风口11形状相同的矩形环状结构布置。在出风口11出风时,由于风速较大,使得出风口11周围形成负压环境,面板1的内侧和外侧出现压差,即面板1的外侧压强高于大气压,面板1的内侧压强低于大气压;这使得面板1内侧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微孔12吹入室内。这样,相比较现有技术中只能从出风口11处出风,本实施例利用微孔12在负压环境下也可以出风的作用,大大增加了面板1的出风量;另外,在面板1没有设置微孔12时,面板1内侧的空气无处释放,在负压环境下会拍打面板1的内侧,这使得微孔12的设置能够平衡面板1内外两侧的压力,削减出风口11处因涡流而产生的噪音。实施例2如上述所述的面板,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微孔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外表面13。将微孔12的两端开口所形成的几何图形的中心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该直线所在方向即为微孔12的延伸方向。微孔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外表面13,这样,微孔12的延伸方向与进入微孔12的气流方向近似平行,有效的增大了进入微孔12的风量,从而增大了面板1的出风量。实施例3如上述所述的面板,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微孔12为圆形孔,其直径为5-10mm。圆形微孔12的直径过小时,微孔12出风量过小,出风效果不足;直径过大时,面板1的内侧和外侧形成不了负压环境,没有压差,也就没有微孔12出风效应。将圆形微孔12的直径设置在5-10mm这个范围内,微孔12的出风量和出风效果最佳;而且圆形微孔12易于加工和实现。实施例4如上述所述的面板,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微孔12为正多边形孔,其内切圆直径为5-10mm。正多边形微孔12的内切圆直径过小时,微孔12的横截面积也过小,使得微孔12出风量过小,出风效果不佳;内切圆直径过大时,微孔12的横截面积也过大,这使得面板1的内侧和外侧形成不了负压环境,没有压差,也就没有微孔12出风效应。将正多边形微孔12的内切圆直径设置在5-10mm这个范围内,微孔12的出风量和出风效果最佳;而且正多边形微孔12的横截面积大于其内切圆的横截面积,在相同风速下,正多边形微孔12的出风量较大,如此,以进一步提高了面板1的出风量。实施例5如上述所述的面板,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微孔12与出风口11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且8mm≤B≤15mm。当微孔12为圆形孔时,微孔12在图2中的投影为若干个圆,圆的圆心与出风口11边缘上一点之间的最短连线距离就是微孔12与出风口11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当微孔12为正多边形孔时,微孔12在图2中的投影为若干个正多边形,正多边形的内切圆的圆心与出风口11边缘上一点之间的最短连线距离就是微孔12与出风口11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微孔12与出风口11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过小时,微孔12的直径或微孔12内切圆的直径也过小,使得微孔12出风量过小,出风效果不佳;微孔12与出风口11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过大时,微孔12距离出风口11边缘较远,在面板1安装到墙体上时,微孔12易被墙体部分遮挡或完全遮挡,使得微孔12的出风效果较差或无出风。本实施例中将微孔12与出风口11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在8-15mm这个范围内,以保证微孔12的出风量和出风效果最佳。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微孔12之间的距离为A,且15mm≤A≤25mm。结合图2所示,当微孔12为圆形孔时,相邻两个微孔12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距离;当微孔12为正多边形孔时,相邻两个微孔12之间的距离为相邻两个正多边形的内切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距离。本实施例中将相邻两个微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板,设置有用于风管机出风的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13)上设有多个微孔(12),所述微孔(1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的外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设置有用于风管机出风的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外表面(13)上设有多个微孔(12),所述微孔(12)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的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外表面(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2)为圆形孔,其直径为5-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2)为正多边形孔,其内切圆直径为5-10mm。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12)与所述出风口(11)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B,且8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凯锋王成张挺杜伟孙臣见张新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