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盘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083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底盘及空调器,所述底盘用于安装电机,其包括底板和折边,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双面压筋结构,所述折边上设有第一加强筋,用以加强所述折边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盘在底板上设置双面压筋结构的放射状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整个底盘的强度,也巩固了底盘上电机安装处的强度,使得底盘上电机安装处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形变;同时还在底盘的折边上设置加强筋结构,以增加底盘折边处的强度,防止底盘折边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形变而松脱。

A Chassis and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盘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底盘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天花机具有底盘,底盘上安装有电机和风轮,电机和风轮的自重比较重,且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所以需要底盘的底面和折边能顾承受较大的力量,也就是说底盘的底面和折边需要很高的强度,现有技术只在底盘的底面上设置单面压筋来增强底盘强度,而且单面压筋这种结构对强度的增加有限,使得底盘底面上电机安装部位和折边处仍然容易变形,影响空调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底盘,以解决底盘上电机安装部位和底盘折边容易变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底盘,用于安装电机,所述底盘包括底板和折边,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双面压筋结构,所述折边上设有第一加强筋,用以加强所述折边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压筋深度和宽度均由所述折边远离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一侧向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一侧方向逐渐变小,形成鸭嘴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压筋深度相同,并由所述折边延伸至所述底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为所述折边上由所述底盘的外部朝向所述底盘的内部的凸起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呈放射状,所述加强筋的放射中心位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机安装处。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由所述底盘的外部向所述底盘的内部凸起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包括一个连接部和多个放射部,所述连接部为所述加强筋的放射中心,多个所述放射部均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围,并沿周向依次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包括由所述底盘的内部向所述底盘的外部凸起的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与所述放射部沿周向间隔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外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折边的连接处设有三角筋,所述三角筋位于所述第三加强筋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强筋上设有由所述底盘的外部朝向所述底盘的内部凸起的凸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底盘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底盘在底板上设置双面压筋结构的放射状加强筋,进一步增强了整个底盘的强度,也巩固了底盘上电机安装处的强度,使得底盘上电机安装处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形变;同时还在底盘的折边上设置加强筋结构,以增加底盘折边处的强度,防止底盘折边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形变而松脱。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底盘上电机安装部位和底盘折边容易变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包含上述任一所述的底盘。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底盘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A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中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0-加强筋,101-第二加强筋,1011-连接部,1012-放射部,1013-安装凸包,102-第三加强筋,1021-凸筋,2-折边,21-第一加强筋,22-三角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高”、“低”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包括底板1和折边2,底板1与折边2垂直固定连接,底板1上设有加强筋10,加强筋10为双面压筋结构,折边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21,用以加强折边2的强度。结合图1所示,加强筋10周边采用双面压筋的方式对底板1进行压筋,即以底板1为基准面,在底板1上形成朝向底板1内侧和朝向底板1外侧的压筋,构成双面压筋结构,其中,底板1内侧为与电机连接的一侧,底板1外侧为背离与电机连接的一侧;底盘包括多个折边2,每个折边2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加强筋21。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振动,由于电机与底盘固定连接,使得振动通过电机传递到底盘上电机安装处,给加强筋10施加垂直于底板1方向上的振动冲击力,同时,该振动冲击力保持垂直于底板1的振动方向,由加强筋10朝向折边2传递,在传递过程中,该振动冲击力沿传递方向逐步被底板1上的双面压筋结构的加强筋10和折边2上的第一加强筋21吸收,使得底盘能够更好的承受电机振动所带来的冲击。这样,相比较单面压筋结构来说,双面压筋结构的加强筋10使得底板1的强度更高,能够更好的承受住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避免底板1上电机安装处因发生较大的形变而增大底板1的振幅,影响底板1上其他零部件的工作;而且这种振动会沿加强筋10传递至底盘的折边2上,在折边2上增设第一加强筋21能够提高折边2的强度,以避免折边2发生较大的形变而松脱。实施例2如上述所述的底盘,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加强筋21的压筋深度和宽度均由折边2远离与底板1的连接的一侧向与底板1的连接的一侧方向逐渐变小,形成鸭嘴状结构。第一加强筋21的压筋深度即为第一加强筋21的筋面与折边2之间的偏移距离,压筋宽度为第一加强筋21的筋面在折边2长度方向上的宽度,结合图2所示,第一加强筋21的设置不仅增强了折边2的强度,而且在折边2远离与底板1连接处一侧指向与底板1连接处的方向上,第一加强筋21的压筋深度呈递减的趋势递减为零,即第一加强筋21与折边2之间形成一个斜面,在电机振动过程中,第一加强筋21与折边2的连接处会受到垂直于折边2方向上的冲击力,该力沿斜面方向被分解掉一部分,从而减小了折边2在第一加强筋21处受到的冲击力,进而增强了折边2的抗冲击能力,使之在电机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形变。进一步的,第一加强筋21与折边2的连接处均倒圆角处理,使得第一加强筋21与折边2通过圆弧面过渡连接,这样,可避免底盘受到振动时在第一加强筋21与折边2的连接处产生集中应力,而使得该连接处发生断裂,进而提高了底盘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可选的,底盘的每个折边2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一加强筋21,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21设置在每个折边2的两端处,这样,在加强了折边2的强度的同时还加强了相邻两个折边2连接处的强度,强化了折边2的整体结构,使之在受到振动冲击时不容易发生形变;其在折边2上的位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而相应调整。实施例3如上述所述的底盘,本实施例与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加强筋21的压筋深度相同,并由折边2延伸至所述底板1上。结合图3所示,第一加强筋21从折边2远离与底板1的连接处的一侧延伸至底板1上,即第一加强筋21一部分位于折边2上,另一部分位于底板1上,且这两部分垂直连接形成L型加强筋结构。这样,第一加强筋21不仅增强了折边2的强度,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盘,用于安装电机,所述底盘包括底板(1)和折边(2),所述底板(1)与所述折边(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加强筋(10),所述加强筋(10)为双面压筋结构,所述折边(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21),用以加强所述折边(2)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用于安装电机,所述底盘包括底板(1)和折边(2),所述底板(1)与所述折边(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加强筋(10),所述加强筋(10)为双面压筋结构,所述折边(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21),用以加强所述折边(2)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的压筋深度和宽度均由所述折边(2)远离与所述底板(1)连接的一侧向与所述底板(1)连接的一侧方向逐渐变小,形成鸭嘴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的压筋深度相同,并由所述折边(2)延伸至所述底板(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21)为所述折边(2)上由所述底盘的外部朝向所述底盘的内部的凸起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0)呈放射状,所述加强筋(10)的放射中心位于所述底盘上所述电机安装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张镭谢斌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