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0683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所述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控制箱、控制管以及防水组件,所述控制箱上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控制管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装置内的预定位置,所述防水组件设于所述控制箱上,用以防止流体介质提前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液位控制系统,所述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所述液位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防水组件,能够防止流体介质提前进入所述控制箱内,使得所述液位控制的工作更加稳定。

Level Controller and Its Level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位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液位的高低。液位控制器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子式液位开关控制、浮球开关控制,虹吸式控制等。液位控制器主要是控制阀门的开启及关闭,以对储液装置进行补液来实现液位的高低的控制。虹吸式液位控制器主要通过虹吸原理来实现阀门的控制,虹吸式控制器主要包括控制箱、虹吸管组件、浮动组件等,浮动组件设于控制箱内,虹吸管组件的一端与控制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伸入储液装置内预定位置。就目前而言,现有的虹吸式液位控制器在工作的过程中,控制箱内易进入流体介质,使得虹吸式液位控制器非正常关闭,影响了液位控制器及阀门的正常工作,运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运行稳定的液位控制器及液位控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控制箱、控制管以及防水组件,所述控制箱上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控制管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管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装置内的预定位置,所述防水组件设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防水组件用以在流体介质流入储液装置内的过程中,防止流体介质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防水组件,以防止在流体介质流入储液装置内的过程中,流体介质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从而避免了控制箱内的浮动组件在流体介质流入储液装置内的过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将所述液位控制器关闭,影响所述储液装置的正常储液;同时,避免了所述液位控制器的非正常关闭,运行的稳定性更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设于所述控制箱上,并与所述控制箱之间围成收容腔,所述控制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单元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控制器还包括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防水单元设于所述阀体组件与所述控制箱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单元为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罩设于所述控制箱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设于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管以及所述阀体组件之间,并密封所述控制箱、所述控制管以及所述阀体组件三者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流体介质经所述间隙流入所述控制孔内。密封单元的设置,进一步防止流体介质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进一步地保证了所述液位控制器以及阀门的正常工作,提高了所述液位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控制箱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控制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控制管上,并密封所述控制管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以及所述控制管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单元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设于所述控制箱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以将所述控制箱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的间隙密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控制箱的周向,所述控制箱上的控制孔的位置与所述控制箱上的控制管的位置互相错开设置。将所述控制孔与所述控制管错开设置,可防止流体介质经所述控制管的引流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控制器还包括阀体组件、浮动组件以及差动式密封组件,所述控制箱安装于所述阀体组件上,所述浮动组件设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组件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浮动组件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管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并靠近所述储液装置的底部,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控制箱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管具有相对设置的最高点G及最低点L,所述控制孔的位置位于所述最高点G与所述最低点L之间。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位控制系统,包括液位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液位控制器连接的阀门组件,所述液位控制器采用上述的液位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液位控制器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防水组件,以防止在流体介质流入储液装置内的过程中,流体介质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从而避免了控制箱内的浮动组件在流体介质流入储液装置内的过程中受到浮力作用,将所述液位控制器关闭,影响所述储液装置的正常储液;同时,避免了所述液位控制器的非正常关闭,运行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主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器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器的一视角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图5中A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图6中B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器的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液位控制系统100、储液装置101、连接管102、主阀门组件10、主阀体11、主进口111、主出口112、主阀瓣12、先导孔121、主阀座13、主弹性件14、主腔室15、液位控制器20、阀体组件21、第二安装孔21a、阀体211、第一进口211a、第二出口211b、腔室211c、补气腔211d、阀盖212、补气孔212a、阀座213、第一出口213a、安装台阶213b、安装腔213c、第一定位台阶213d、凸部2131、阀瓣22、阀瓣的外侧221、阀瓣的内侧222、通孔223、导向块224、阀芯23、阀芯的第一端231、阀芯的第二端232、台阶233、通道234、第一通道234a、第二通道234b、弹性件235、差动式密封组件30、密封件31、浮动组件40、浮筒41、实心结构42、控制箱50、控制孔51、收容腔52、安装部53、第一安装孔54、控制管60、进液口61、出液口62、第一弯曲部63、第二弯曲部64、防倒吸装置70、补气阀瓣71、浮动部711、浮动槽711a、补气密封件712、过滤装置80、防水组件90、防水单元91、防水罩911、排气孔912、密封单元92、第一密封件921、第二密封件9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控制箱、控制管以及防水组件,所述控制箱上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控制管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管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装置内的预定位置,所述防水组件设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防水组件用以在流体介质流入储液装置内的过程中,防止流体介质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控制箱、控制管以及防水组件,所述控制箱上开设有控制孔,所述控制管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管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箱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装置内的预定位置,所述防水组件设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防水组件用以在流体介质流入储液装置内的过程中,防止流体介质从所述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包括防水单元,所述防水单元设于所述控制箱上,并与所述控制箱之间围成收容腔,所述控制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单元上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还包括阀体组件,所述阀体组件安装于所述控制箱上,所述防水单元设于所述阀体组件与所述控制箱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单元为防水罩,所述防水罩罩设于所述控制箱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世林徐礼富李和平陈银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