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7861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阀瓣、阀芯、浮动组件以及差动式密封组件,所述阀瓣及所述阀芯设于阀体组件内,所述阀瓣与所述阀芯连接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第一出口,所述阀芯上开设通道,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的一端用以与所述阀芯配合,另一端用以与所述浮动组件配合;当所述浮动组件受力浮起时,所述浮动组件推动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将所述通道密封,从而所述阀瓣移动以使所述液位控制器关闭,当所述浮动组件落下时,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与所述通道分离,所述腔室与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阀瓣移动以使所述液位控制器开启。

Level Controller and Its Level Control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alves, in particular to a level controller and a level control system thereof. The liquid level controller comprises a valve body assembly, a disc, a spool, a floating assembly and a differential sealing assembly. The valve disc and the valve core are arranged in the valve body assembly. The valve disc is connected with the valve core and a chamber is formed between the valve disc and the valve body assembly. A first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valve body assembly, a passage is arranged on the valve core, and one of the differential sealing components. The end is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valve core and the other end is us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floating assembly. When the floating assembly is forced to float, the floating assembly drives the differential sealing assembly to seal the passage, thereby moving the valve disc to close the liquid level controller. When the floating assembly falls, the differential sealing assembly is separated from the passage and the chamber is separated. The first outle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channel, and the valve disc moves to open the level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阀门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液位的高低。液位控制器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电子式液位开关控制、浮球开关控制,即浮球阀、液位继电器控制、非接触式控制等。液位控制器主要是控制阀门的开启及关闭,以对储液装置进行补液来实现液位的高低的控制。浮球开关控制一般为浮球阀,主要包括阀体组件、连杆组件以及浮球等部件,浮球置于储液装置的内,连杆组件与浮球连接,从而通过储液装置流体介质的浮力作用带动浮球浮动,以实现浮球阀的启/闭,达到对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控制目的。就目前而言,现有的浮球阀在密封过程中,主要是靠浮球浮力提供密封力,而由于浮球能够提供的浮力有限,因此只有增加浮球体积及采用较长连杆结构来增加密封力,结构较为复杂;其次,采用浮球、连杆组件的方式控制阀门的启/闭,只要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稍有流失或使用,浮球阀即会开启,这样致使浮球阀的启/闭频繁,严重影响浮球开关控制及阀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阀瓣、阀芯、浮动组件以及差动式密封组件,所述阀瓣及所述阀芯均设于阀体组件内,所述阀瓣与所述阀芯连接,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供流体介质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阀瓣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阀芯上开设通道,所述通孔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的一端用以与所述阀芯配合,另一端用以与所述浮动组件配合;当所述浮动组件受力浮起时,所述浮动组件推动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密封所述通道,从而联动所述阀瓣移动,以关闭所述液位控制器;当所述浮动组件落下时,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与所述通道分离,所述腔室与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阀瓣移动以开启所述液位控制器开启。在本申请中,通过设置差动式密封组件,从而浮动组件通过作用于差动式密封组件以控制所述阀瓣的移动实现所述液位控制器的开启及关闭。可以看出,所述液位控制器取消了连杆组件,通过差动式密封组件控制阀瓣的移动,密封简单且可靠,同时所述液位控制器在低液位即开启,在高液位即关闭,液位的控制方便,结构简单;其次,采用高低液位的控制避免了所述液位控制器启/闭频繁,延长了液位控制器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阀芯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密封件配合,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阀芯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且所述间隙的大小可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上还开设有第一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进口及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所述阀瓣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进口的外侧以及朝向所述腔室的内侧,所述阀瓣内侧的表面积大于所述阀瓣外侧的表面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控制器还包括补气阀瓣,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补气腔以及补气孔,所述补气腔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补气阀瓣设于所述补气腔内,用以实现所述补气孔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的连通或者隔断。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补气阀瓣,进而可以控制补气孔与所述第一进口之间的连通或者隔断,以平衡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压力,避免所述第二出口内的流体介质倒流至所述第一进口,造成第一进口处流体介质的污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阀盖以及阀座,所述阀体安装于所述阀座上,所述阀盖盖设于所述阀座上,所述第一进口及第二出口均开设于所述阀体上,所述第一出口以及所述安装腔均开设于所述阀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口处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用以过滤从所述第一进口进入的流体介质。设置过滤装置,可将第一进口处的流体介质过滤;其次,过滤装置的设置使得所述液位控制器可单独作为控制阀门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筒以及实心结构,所述实心结构将所述浮筒内部填满,且所述实心结构的密度小于所述流体介质的密度。采用实心结构代替现有的浮球,并且实心结构将所述浮筒填满,可以避免因流体介质进入浮球内、浮球破裂或者脱落,导致浮力不足或者失去浮力,无法控制液位,造成流体介质溢出等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控制器还包括控制箱以及控制管,所述浮动组件设于所述控制箱内,所述阀体组件设于所控制箱上,所述控制箱上开设用以使所述储液装置内的流体介质流入所述控制箱内的控制孔,所述控制管具有相对设置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所述控制管的最高点靠近所述控制孔设置,所述控制管的最低点远离所述控制孔设置,所述控制管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箱内部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预定位置。当储液装置内的液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时,流体介质从控制管的最高点或者控制孔进入所述控制箱内,此时控制管内便会封存一段空气,同时,所述浮动组件受浮力,差动式密封组件带动阀瓣移动,使得所述液位控制器关闭;当储液装置内的液位下降至预定位置,控制管内的空气气压将降低,从而产生虹吸现象,使得控制箱内的流体介质经所述控制管流入储液装置内,进而所述浮动组件的浮力消失,差动式密封组件带动阀瓣移动,使得所述液位控制器开启。由上述的过程可知,通过设置控制管使得所述储液装置的高、低液位可以精确控制,避免了液位控制器及阀门的启/闭频繁,并且储液装置的低液位可以根据储液装置的不同高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管的一端为进液口,另一端为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伸入所述储液装置内并靠近所述储液装置的底部,所述出液口与所述控制箱连通,所述进液口的位置位于所述最高点G与所述最低点L之间。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位控制系统,用以控制储液装置内的液位,包括主阀门组件以及液位控制器,所述液位控制器用以控制所述阀门组件的开启及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液位控制器及其液位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差动式密封组件,从而浮动组件通过作用于差动式密封组件以控制所述阀瓣的移动实现所述液位控制器的开启及关闭。可以看出,所述液位控制器取消了连杆组件,通过差动式密封组件控制阀瓣的移动,密封简单且可靠,同时所述液位控制器在低液位即开启,在高液位即关闭,液位的控制方便,结构简单;其次,采用高、低液位的控制,避免了所述液位控制器的启/闭频繁,延长了液位控制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主阀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液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图5中B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控制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液位控制系统100、储液装置101、连接管102、主阀门组件10、主阀体11、主进口111、主出口112、主阀瓣12、先导孔121、主阀座13、主弹性件14、主腔室15、液位控制器20、阀体组件21、阀体211、第一进口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阀瓣、阀芯、浮动组件以及差动式密封组件,所述阀瓣及所述阀芯均设于阀体组件内,所述阀瓣与所述阀芯连接,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供流体介质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阀瓣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阀芯上开设通道,所述通孔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的一端用以与所述阀芯配合,另一端用以与所述浮动组件配合;当所述浮动组件受力浮起时,所述浮动组件推动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密封所述通道,从而联动所述阀瓣移动,以关闭所述液位控制器;当所述浮动组件落下时,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与所述通道分离,所述腔室与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阀瓣移动以开启所述液位控制器开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控制器,安装于储液装置内,用以控制所述储液装置内流体介质的液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包括阀体组件、阀瓣、阀芯、浮动组件以及差动式密封组件,所述阀瓣及所述阀芯均设于阀体组件内,所述阀瓣与所述阀芯连接,且所述阀瓣与所述阀体组件之间形成腔室,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供流体介质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阀瓣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阀芯上开设通道,所述通孔与所述通道连通,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的一端用以与所述阀芯配合,另一端用以与所述浮动组件配合;当所述浮动组件受力浮起时,所述浮动组件推动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密封所述通道,从而联动所述阀瓣移动,以关闭所述液位控制器;当所述浮动组件落下时,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与所述通道分离,所述腔室与所述第一出口通过所述通道连通,所述阀瓣移动以开启所述液位控制器开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动式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件,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阀芯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密封件配合,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通孔内,所述阀芯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且所述间隙的大小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上还开设有第一进口及第二出口,所述腔室位于所述第一出口及所述第二出口之间,所述阀瓣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进口的外侧以及朝向所述腔室的内侧,所述阀瓣内侧的表面积大于所述阀瓣外侧的表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控制器还包括补气阀瓣,所述阀体组件上开设补气腔以及补气孔,所述补气腔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补气阀瓣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礼富孙世林韩安伟何锐李和平陈银周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红星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