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3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幕墙板斜向连接于基层上,该幕墙底口防水安装结构包括:底口饰面基架,其固定安装于基层上,幕墙板从底口饰面基架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其固定铺装于底口饰面基架上,幕墙板从底口饰面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向底口饰面的边沿延伸的散水坡,散水坡为2%‑6%的散水坡。本发明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幕墙底口内、外侧收口装饰效果差的质量通病,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室外防水问题未处理而引起的渗水现象。

A Waterproof Assembly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Curtain Wall Bott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幕墙底口安装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装饰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装饰施工形式。装配式装饰顾名思义,即是将装饰所需要使用的各个部品部件在工厂内实现生产完成,然后运输到装饰现场进行组合安装,免去了传统的装饰现场对各部品部件的测量、切割等作业,施工更为简单方便,可以极大地提高装饰现场的施工效率,并且施工现场更为整洁和美观,不会产生过多的装饰材料垃圾,是一种更为绿色环保的装饰施工形式。在装配式装饰中,幕墙装修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施工形式。目前,随着国内的装饰行业的不断提升,各种各样的幕墙结构越来越多的处在各类建筑结构中,有圆形的、柱形的等等。然而,除了中规中举的方形、矩形结构,幕墙底口的施工方法、系统都大同小异,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施工方式进行处理,或由于施工界面的问题,往往都是由室内装饰地面直接和幕墙玻璃交接。但是,目前的幕墙底口装饰中,特别是一些异形幕墙的安装中,室内外幕墙底口的装饰效果极差,并且由于室外的防水问题处理不好,室内往往经常会出现渗水的质量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幕墙底口内、外侧收口装饰效果差的质量通病,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室外防水问题未处理而引起的渗水现象。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幕墙板斜向连接于基层上,该幕墙底口防水安装结构包括:底口饰面基架,其固定安装于基层上,幕墙板从底口饰面基架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其固定铺装于底口饰面基架上,幕墙板从底口饰面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向底口饰面的边沿延伸的散水坡,散水坡为2%-6%的散水坡。进一步地,上述散水坡为2%-4%的散水坡。进一步地,上述散水坡为3%的散水坡。进一步地,上述散水坡和幕墙板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为锐角。进一步地,上述底口饰面上供幕墙板穿过的孔体内设置有密封胶层。进一步地,上述底口饰面基架内设置有供幕墙板穿过的腔室,幕墙板和腔室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柔性填充层。进一步地,上述底口饰面基架和底口饰面之间设置有水泥压力板。进一步地,上述底口饰面基架由多个方管拼接形成。进一步地,上述幕墙板和基层的连接处设置有止水坎,止水坎内铺装有防水层。进一步地,上述幕墙板为光电幕墙板。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应用于幕墙板斜向连接于基层的情况,该结构主要由底口饰面基架和底口饰面所构成,底口饰面基架固定安装于基层上,底口饰面固定铺装于底口饰面基架上,幕墙板从底口饰面基架和底口饰面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的表面还设置有至少一向底口饰面的边沿延伸的2%-6%散水坡;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针对斜向安装的异形幕墙板的防水问题时,通过在底口饰面上设置2%-6%散水坡来解决,经试验测试,该坡度范围内的散水坡可以有效地隔绝雨水等;同时,通过设置的由底口饰面基架和底口饰面所构成的底口结构,可以形成稳固的安装结构,并且保持美观的底口表面,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幕墙底口内、外侧收口装饰效果差的质量通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幕墙板1斜向连接于基层2上,该幕墙板1在本实施例中为光电幕墙板,该幕墙底口防水安装结构包括底口饰面基架3和底口饰面4,底口饰面基架3固定安装于基层2上,幕墙板1从底口饰面基架3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4固定铺装于底口饰面基架3上,幕墙板1从底口饰面4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4的表面具有一向底口饰面4的边沿延伸的散水坡41,散水坡41为3%的散水坡。其中,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固性,底口饰面基架3由多个方管33拼接形成,且底口饰面基架3和底口饰面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水泥压力板5。此外,散水坡41的坡度还可以为2%、4%、5%、6%等,并且经测试,当散水坡41位于2-4%之间时,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降噪效果,其使得外部过来的噪音可以在接触斜向的幕墙板时快速反射到散水坡的表面,此时2-4%坡度的三水坡可以将噪音向外侧导向,形成噪音在此处的一个快速转弯,因而优选地,散水坡41和幕墙板1之间还形成了一个作为锐角的夹角,来辅助这种噪音过程,夹角优选地可以为30°、50°、70°等。再者,散水坡还可以根据设置多个,例如幕墙板在需要连接多个基层面的情况下,散水坡不止可以设置一个。因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应用于幕墙板斜向连接于基层的情况,该结构主要由底口饰面基架和底口饰面所构成,底口饰面基架固定安装于基层上,底口饰面固定铺装于底口饰面基架上,幕墙板从底口饰面基架和底口饰面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的表面还设置有至少一向底口饰面的边沿延伸的2%-6%散水坡;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针对斜向安装的异形幕墙板的防水问题时,通过在底口饰面上设置2%-6%散水坡来解决,经试验测试,该坡度范围内的散水坡可以有效地隔绝雨水等;同时,通过设置的由底口饰面基架和底口饰面所构成的底口结构,可以形成稳固的安装结构,并且保持美观的底口表面,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幕墙底口内、外侧收口装饰效果差的质量通病。此外,本结构安装方便、快捷、先进,节省人工,且整体的效果更能满足不同业主、设计师的要求。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底口饰面4上供幕墙板1穿过的孔体42内设置有密封胶层43,该密封胶层43可以隔绝外部空气,同时,底口饰面基架3内设置有供幕墙板1穿过的腔室31,幕墙板1和腔室3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柔性填充层32,该柔性填充层32具体可以为多个泡沫棒所组成,可以有效地避免钢材及水泥压力板等老化,使其更经久耐用。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幕墙板1和基层2的连接处设置有止水坎,止水坎内铺装有防水层11,该防水层11具体可以为防水卷材等,该结构成为幕墙底口第一道防水,结合上述的散水坡的作用,在幕墙底口外侧设置两道防水屏障,实在幕墙底口的无渗漏,解决行业传统的幕墙底口易渗水的质量通病,从而可以实现幕墙底口更优秀的防水功能;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的施工装配过程如下:结合图1所示,将多根20*40的钢制的方管33焊接呈底口饰面基架3,底口饰面基架3上具有钢制台阶,在底口饰面基架3上满铺12MM的水泥压力板5,在水泥压力板5上铺装石材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幕墙板(1)斜向连接于基层(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包括:底口饰面基架(3),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层(2)上,所述幕墙板(1)从所述底口饰面基架(3)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4),其固定铺装于所述底口饰面基架(3)上,所述幕墙板(1)从所述底口饰面(4)中斜向穿过,所述底口饰面(4)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向所述底口饰面(4)的边沿延伸的散水坡(41),所述散水坡(41)为2%‑6%的散水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幕墙板(1)斜向连接于基层(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包括:底口饰面基架(3),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基层(2)上,所述幕墙板(1)从所述底口饰面基架(3)中斜向穿过;底口饰面(4),其固定铺装于所述底口饰面基架(3)上,所述幕墙板(1)从所述底口饰面(4)中斜向穿过,所述底口饰面(4)的表面具有至少一向所述底口饰面(4)的边沿延伸的散水坡(41),所述散水坡(41)为2%-6%的散水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坡(41)为2%-4%的散水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坡(41)为3%的散水坡。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幕墙底口防水装配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水坡(41)和所述幕墙板(1)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底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任立科邹晓陈丽庆丁有汉狄亚骏徐洪强欧波波何威聂明珠刘伯青陆勇王晓艳朱黄杰张太旻黄佳怡邱永贵宋苗曹骁许霏然王茉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