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748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属于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包括依次复合的粘附防水层、防水涂料层、主防水层,防水涂料层包括聚氨酯涂料层和加筋布,加筋布位于墙与地面交接处,且呈L形,聚氨酯涂料层覆盖在加筋布表面,达到提高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能力的效果。

A Waterproof Structure at the Joint of Wall and G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防水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渗漏已成为除建筑结构之外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对建筑安全与建筑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卫生间结构和用途决定了其防水的复杂性,传送卫生间做防水施工时,墙体与地面交接处存在的接缝仍然存在水渗漏现象,防水层容易被浸渍,最终影响防水效果。因此急需在墙与地面交接处设置防水结构以提高防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能力的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包括依次复合的粘附防水层、防水涂料层、主防水层,防水涂料层包括聚氨酯涂料层和加筋布,加筋布位于墙与地面交接处,且呈L形,聚氨酯涂料层覆盖在加筋布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该防水结构折成L形,并且抵接在墙与地面的交接处,使得粘附防水层粘在墙与地面对应的位置处,起到过防水作用。防水涂料层采用聚氨酯涂料层以及加筋布,一方面,聚氨酯涂料是由异氰酸酯、聚醚等经加成聚合反应而成的含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配以催化剂、无水助剂、无水填充剂、溶剂等,经混合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单组分聚氨酯涂料,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且变形适应能力强,因此可以起到初步防水作用,另一方面,加筋布具有高抗拉强度、抗疲劳开裂、延缓反射性裂缝的作用,以加筋布和聚氨酯涂料层复合而成的防水涂料层在墙与地面的交接处能够提高聚氨酯涂料层的整体性、不易撕裂,且柔韧性较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涂料层的使用寿命和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附防水层和防水涂料层之间复合设置有铜箔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铜箔层是一层较薄的、连续的金属箔层,强度比较大,并且不易被腐蚀刺破,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该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并且铜箔层可以作为粘附防水层以及防水涂料层的粘附基板,使得粘附防水层和防水涂料层相互隔开,使得二者不会互相干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涂料层和主防水层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层,聚氨酯涂料层涂覆在无纺布层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的优点,在防水涂料层和主防水层之间设置无纺布层,一方面能够小幅度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另一方面聚氨酯涂料层可以涂覆在无纺布层上,无纺布层可以对聚氨酯涂料起到凝结作用,提高聚氨酯涂料层的强度,进而增强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防水层背离墙或者地面的上表面铺设有地砖层,地砖层包括多个相互拼接的地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该防水结构铺设完毕后,再在防水结构背离墙或地面的上表面铺设地砖层,将防水结构完全盖住,一方面多了地砖层,减少了水分与防水结构的直接接触,从而提高防水效果,另一方面,铺设地砖层也提高了地面或墙面的美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防水层为HDPE材质的主防水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其具有水渗透性小、吸水性低,因此以HDPE材质作为主防水层的材质,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附防水层为改性沥青材质的粘附防水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耐候性、感温性以及不易龟裂性,使得其具有一定的防水阻水能力,进而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改性沥青具有自粘性,因此可以将防水结构更稳定地粘附在墙或地面的对应位置处,起到稳定防水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筋布上开设有多个透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筋布上开设有多个透孔,因此聚氨酯涂料层有一部分直接涂覆在加筋布表面上,也有一部分通过透孔直接涂覆在铜箔层以及无纺布层上,使得聚氨酯涂料层以及加筋布更加紧凑,且使得防水涂料层与相邻的铜箔层以及无纺布层粘连的更加紧密,提高防水结构整体的紧凑程度,从而提高防水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墙与地面的交接处铺设包含粘附防水层、涂料防水层、主防水层的防水结构,提高墙与地面交接处的防水能力;2、通过设置包含聚氨酯涂料层以及加筋布的涂料防水层,提高涂料防水层的强度以及柔韧度,进一步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能力;3、通过在主防水层的表面铺设地砖层,提高防水能力以及美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加筋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粘附防水层;2、防水涂料层;21、聚氨酯涂料层;22、加筋布;221、透孔;3、无纺布层;4、主防水层;5、地砖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依次复合而成的粘附防水层1、防水涂料层2、无纺布层3、主防水层4以及地砖层5。由于该防水结构应用于墙与地面的交接处,因此需要折叠成L形以适用于墙角和地面的交接位置,通过多层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墙与地面交接处覆盖遮挡,从而达到防水效果。如图1所示,粘附防水层1在使用时面向墙体以及地面的一侧,且粘附防水层1为改性沥青材质的粘附防水层1,粘附防水层1粘贴在墙体和地面上,使得该防水结构不会脱离,提高防水效果,改性沥青本身也具有较好的耐候性、感温性以及不易龟裂性,使得其具有一定的防水阻水能力,进而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结合图1和图2,防水涂料层2包括聚氨酯涂料层21以及加筋布22,其中,防水涂料层2涂覆在无纺布层3上,而加筋布22位于粘附防水层1和无纺布层3之间,加筋布22随着该防水结构也折成L形,且加筋布22竖直方向的高度以及水平方向的长度均小于其他层结构对应的高度和长度,加筋布22上开设有多个透孔221,因此聚氨酯涂料层21一部分会直接涂覆在加筋布22上,另一部分会通过透孔221直接涂覆在无纺布层3上,加筋布22的设置,使得该防水结构的在墙与地面交接处折叠后强度较大、较为稳定,透孔221的设置使得加筋布22与聚氨酯涂料层21之间更加紧凑、减少内部空隙,从而间接提高防水能力,并且聚氨酯具有强度高、延伸率大、耐水性能好等特点,且变形适应能力强,因此聚氨酯涂料层21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无纺布层3直接与防水涂料层2粘接而成,无纺布主要作用在于为聚氨酯涂料层21提供涂覆的基体,从而使得聚氨酯涂料层21不易脱落,提高防水涂料层2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主防水层4在使用时位于最远离墙体或者地面的一侧,主防水层4与无纺布层3相互贴合复合而成,且主防水层4为HDPE材质的主防水层4,HDPE即高密度聚乙烯,其具有水渗透性小、吸水性低,因此以HDPE材质作为主防水层4的材质,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将该防水结构铺设好之后,再在主防水层4的表面铺设一层地砖层5,地砖层5包括多块地砖拼接而成,地砖层5是通过具有粘性的物质和主防水层4连为一体的,且地砖层5的多块地砖一部分位于地面,另一部分位于墙面,相邻的地砖之间采用混凝土等粘性物质进行无缝拼接,地砖层5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另一方面也具有美观作用。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墙与地面的交接处先铺设包含有多层结构的防水结构,从而提高防水能力,铺设完成后的防水结构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粘附防水层1、防水涂料层2、无纺布层3以及主防水层4,其中,粘附防水层1主要是将该防水结构粘附在墙与地面交接的位置处并形成L形,该防水结构铺设完毕后,最后在主防水层4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复合的粘附防水层(1)、防水涂料层(2)、主防水层(4),防水涂料层(2)包括聚氨酯涂料层(21)和加筋布(22),加筋布(22)位于墙与地面交接处,且呈L形,聚氨酯涂料层(21)覆盖在加筋布(22)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复合的粘附防水层(1)、防水涂料层(2)、主防水层(4),防水涂料层(2)包括聚氨酯涂料层(21)和加筋布(22),加筋布(22)位于墙与地面交接处,且呈L形,聚氨酯涂料层(21)覆盖在加筋布(22)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与地面交接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料层(2)和主防水层(4)之间设置有无纺布层(3),聚氨酯涂料层(21)涂覆在无纺布层(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与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宁孙平刚薛小锋郝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远大洪雨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